互聯網人口紅利觸頂,電商也急需轉型!

截至2017年,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達7.72億,用戶量增速持續放緩,互聯網人口紅利接近天花板,這也就意味著線上零售行業可用的新增用戶不足,行業進入用戶存量階段。

線上新用戶增速放緩造成線上獲客成本不斷增加,意味著電商的零售利潤空間一再壓縮,流量紅利到頂,企業急需降本增效的新途徑。

客觀上的市場需要,再加上互聯網巨頭的推動、新技術的進步以及資本市場的青睞,新零售誕生之後就掀起了一陣革新浪潮。

圍繞著“線上線下融合”“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重構人、貨、場關係”等新零售關鍵要素,市場上陸續出現了多種創新甚至顛覆傳統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技術應用和運營深度。

首先乘東風而起的是無人值守貨架,以辦公室場景為切入點,將零食送到用戶手邊。經過一年多的激烈廝殺,無人值守貨架市場以一地雞毛收場,大多數企業黯然離場,留下每日優鮮等少數綜合實力雄厚的企業。究其根本,是因為企業慣性沿用了互聯網獲客方式,即先燒錢補貼圈用戶,用戶量做大了再談商業模式和運營,同時輕視了“線上線下融合”的難度,輕視了在新零售中供應鏈控制的重要性。

互聯網人口紅利觸頂,電商也急需轉型!

無人便利店可謂是眾多新零售模式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單品了,包括視頻監控、生物識別、感測融合技術、結算意圖識別和交易系統、機器學習、RFID技術、卷積神經網絡技術等等。然而,核心技術商業應用不成熟、系統穩定性不足、無法應對複雜的購物環境等問題也在困擾著企業,再加上這種模式對技術、供應鏈、資金鍊等要求較高,目前無人便利店還停留在探索階段。

相比較而言,線下生鮮新零售(如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已經穩紮穩打走出來一條更接地氣也更貼合商業本質的新零售模式,全面盈利指日可待。這種模式在生鮮供應鏈、線下配送效率、現場餐飲運營等方面對企業提出了較高要求,不是一般的小超市可以輕易複製的。

網易嚴選打造的體驗式購物“嚴選HOME”則是從另一角度闡述了線上線下融合的內涵,以自營或合作的方式,打造場景式體驗購物,將線下用戶引導至線上。將來的購物體驗,或許就是任何時候、任意地點、任意場景的模式。

除了以上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模式外,新零售也已經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如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通過對傳統便利店的標準化改造,對其進行統一供貨、管理,可幫助其實現第一步信息化升級。

互聯網人口紅利觸頂,電商也急需轉型!

梳理過新零售主要模式之後,我們發現,在經過第一輪大浪淘沙留存的企業中,只有少部分是在變革中狂歡,比如阿里、京東、蘇寧、永輝等;而大部分傳統零售企業則在實踐中焦慮,長久以來在企業架構、內部管理、技術陳舊、人才引進等方面的落後需要長久的系統化的調整。

有些傳統零售巨頭選擇向狂歡中的互聯網巨頭靠攏,以資金和資源換取跟上新零售市場發展的步伐。有些傳統零售企業希望依靠新技術來激發企業活力,期望開拓一條生存之路。無論何種方式,傳統零售企業都要做好經歷變革陣痛的準備。

即使是處於引領梯隊的企業,依然面臨嚴峻形勢。隨著店鋪規模逐漸擴大,應考慮如何保證高效的運營管理;如何應對不同級別城市用戶需求的變化;如何在既有模式下完成突破創新,引入更多先進技術釋放人力成本等等。

互聯網人口紅利觸頂,電商也急需轉型!

好消息是,從數字100研究院的調研數據來看,普通消費者對於新零售的未來很有信心,80%的消費者認為“新零售符合時代潮流,非常看好未來發展”。可見新零售市場對於消費者的初步普及教育已經基本完成。

新零售是用新技術和數據,推動了真正的C2B的進程。先有技術和數據的跨越大發展,後有新零售,而新零售的本質是全方位C2B,產品開發、渠道分銷、廣告觸達全部基於受眾需求與數據做到千人千面。新零售更多的是信用體系和深度瞭解消費者的服務體系升級並完善的一種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