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商平臺:如何變革農產品流通

電子商務 農產品 農業 三農 路林欣 2017-05-11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從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到零售商那裡的蔬菜僅在管理和攤位租用上的費用就佔到整個過程全部消耗的45%。中間商肯定也從中提價,概括下來,流通過程中蔬菜的價格上漲了一倍都不止。

根據調查發現,到2017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大約為4200個,八成以上的農產品從這些市場到達最終的消費端。在整個農產品流通過程中,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經營者也從中獲得了相應的利潤。

農產品+電商平臺:如何變革農產品流通

農產品市場

如今,經濟體制改革還在進行當中,土地流轉進程不斷加快,互聯網的普及使很多領域呈現出新的局面,推動了農業生鮮電商的崛起,也給農產品批發領域帶來巨大的壓力。不過需要明確的是,互聯網在哪些方面改變了國內的農產品流通,這種變化中是否蘊藏著新的商機。

當下互聯網思維的時代,意識到生鮮電商領域的良好發展前景後,許多企業加入這場爭奪戰中。農產品電商平臺相較於農批市場的優勢在於,該平臺模塊清晰,社會化特徵鮮明,而且時值經濟轉型階段,生鮮電商的巨大潛力更加明顯,成為創業者的福音之地。

其實筆者認為生鮮電商會顛覆沒有跟上改革步伐的農批市場,農產品批發行業卻反過來將計就計。其實相比於其他行業,農批市場在資源方面更適合發展生鮮電商,因為農產品種類齊全、經銷商相對集中,八成以上的農產品是從這裡流通出去的,這裡既包括普通的農產品品類,也包括國外進口的高品質農產品。聯想佳沃已經將北京新發地作為其拓展市場,這足以說明農批市場的資源優勢。

農產品+電商平臺:如何變革農產品流通

生鮮電商

明確了優勢所在,農批市場意在轉變當前的粗放型發展道路,他們在新型經濟的衝擊下,也涉足電商領域,想借此機會更加接近農產品流通系統。但是,迄今為止,這些嘗試者都還處在探索過程中,其模式都還有待完善。

可以大概分析一下生鮮電商的發展態勢,農業領域從生產環節到流通環節,再到銷售環節的從業人員都已經嘗試了生鮮電商模式,甚至有其他行業的創業者進軍該領域。然而,我國生鮮電商中只有極少數能從中獲取利潤,也就是說生鮮電商還要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才能發揮其實際作用。現在也談不上競爭平臺,因為在產業轉型中遇到的難題已經很讓人頭疼了,比如食品質量問題,沒有形成統一的生產和質量鑑定標準。

可見行業轉型將從方方面面改變原本的局面,應該立足於整個行業系統,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在內,從整體出發,明確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前進趨勢。

農產品+電商平臺:如何變革農產品流通

農村產品電商市場

從整體來看,電商模式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確實跨越了中間商,能夠有效避免食品質量問題,增強了消費者的體驗,但多數生鮮電商只能控制產業鏈末端,他們無法干涉農業產業的上游。而生產環節事關農產品流通,與農產品銷售環節的問題相比,其生產環節的阻力更大也更難解決。例如,食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生產缺乏系統性、沒有統一標準、中間商過多、不注重品牌建設,等等。其實這都是農業電商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但筆者認為,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眾多生鮮電商紛紛落馬,究其更本原因,還在於農產品的生產環節,而不是受到物流覆蓋範圍的限制。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只是生鮮電商發揮的一部分作用,它顛覆了傳統的商業組織形式。

文/路林欣

資深互聯網行業觀察者,互聯網大數據研究者,資深全網營銷運營探索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