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碼頭》《追蹤》入圍釜山電影節,阿里A計劃迎三年“大考”?

近日,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正式公佈了入圍名單,包括賈樟柯監製的《在碼頭》、羅晉主演的《追蹤》都雙雙入圍。在威尼斯華語片僅剩《嘉年華》一支“獨苗”,多倫多又歸屬於“大導”狂歡後,釜山國際電影節還是體現出了一定的“多元性”。

既有張艾嘉執導的《相愛相親》被選為閉幕片,也有賈樟柯、羅晉這樣知名度頗高的影人蔘與。6部華語電影,也成為了今年頒獎季華語電影出鏡率最高的一個國際電影節。

值得注意的是,《在碼頭》和《追蹤》都出自阿里影業的A計劃,自2015年成立至今,3年10億資金孵化的青年導演扶持體系也在今年迎來了“大考”。而目前國內大大小小十餘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又該如何在影市的變革期拋灑自己的“熱情”呢?

《在碼頭》《追蹤》入圍釜山電影節,阿里A計劃迎三年“大考”?

《在碼頭》和《追蹤》自帶“光環”,電影節是起點還是終點?

雖然釜山國際電影節向來以扶持青年導演著稱,而阿里影業的A計劃也以孵化新人為主,但《追蹤》和《在碼頭》的導演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新人”。

《在碼頭》的導演韓東是一位在業內有著較高聲望的詩人,作為“第三代詩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對中國當代文學寫作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56歲的他此前也和賈樟柯多次合作,如今只是在導演崗位上迎來自己的“首秀”。但除了在文學領域的聲望,又因為“老搭檔”賈樟柯親自擔任監製,讓這部電影從開拍就備受矚目。而《追蹤》的導演李霄峰此前也榮獲過南方人物週刊2015青年領袖稱號,其執導的《少女哪吒》就入圍過當年的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單元。

《在碼頭》《追蹤》入圍釜山電影節,阿里A計劃迎三年“大考”?

兩人都屬於“跨界”,無論是從電影製作的經歷還是年齡上,似乎都和“新導演”並不匹配。除了導演此前都是從文學出道外,兩部電影還都屬於阿里影業A計劃推出的影視作品。

對於此類由青年電影計劃所扶持的中小成本電影來說,遠赴國際電影節拿獎成為了登陸院線的“敲門磚”。而釜山國際電影節算是中國導演的福地,此前多部華語電影在這裡拿下大獎,再加上電影節主打新人新作,讓此類電影更容易成功“鍍金”。

如今三年已過,阿里影業在今年正式宣告著“新基礎設施服務”的轉型,無論是助攻淘票票的宣發優勢還是阿里大文娛的整合聯動,比其2015年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阿里發展戰略的轉變,對於A計劃電影登陸院線和商業變現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如今,釜山國際電影節入圍成為了兩部電影未來的第一步。此後,兩部電影在阿里的“助推”下登陸院線並非沒有可能。

只是暫且不論兩部電影在釜山的實際表現,從兩部電影的風格來看,《在碼頭》屬於荒誕派,而《追蹤》屬於懸疑犯罪,兩大類型雖然在市場待遇上有所改變,但仍然有著非常明顯的票房天花板。

此前,阿里影業的負責人就《在碼頭》表示:“《在碼頭》受制於成本限制,阿里應該不會在宣發上砸太多錢,所以計劃先從國外電影節開始,再根據實際情況,看是否登錄院線。”

而這樣的情況又何嘗不是《追蹤》所面臨的窘境。雖然“獲獎片”在內地迎來了新的“粉絲”,阿里又在市場資源上有著強大的佈局,但風格和類型的侷限性,依舊讓此類電影寸步難行。

對於阿里影業而言,三年後重新回顧其A計劃,究竟又面臨著什麼樣的考驗?

阿里10億投資迎來“大考年”,大手筆投入關鍵在於“參賽片”?

阿里影業A計劃於2015年10月啟動,阿里影業還聯合優酷土豆、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巨人網絡、新片場等覆蓋影視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伙伴,全力為A計劃保駕護航。

阿里影業構建了一個投資製作、內容開發、宣傳發行、線下影院、視頻網站、社交平臺多版權的“全產業鏈孵化模式”。該計劃內容包括了與優酷土豆成立8090喜劇工場、一線電影人委培生以及未來三年投入10億元用於孵化專項資金。

《在碼頭》《追蹤》入圍釜山電影節,阿里A計劃迎三年“大考”?

阿里影業“大手筆”入局是影市對於“新鮮血液”的求賢若渴,而從阿里A計劃的佈局來看,每一項上都體現著自己的“豪氣”和“霸氣”。如今三年已到,阿里A計劃究竟做到了哪些?

從與優酷土豆成立8090喜劇工場來看,這一項投入似乎並沒有掀起風浪。除了成立時各大媒體的報道外,三年的時間裡關於8090喜劇工場的報道少之又少。

而一線電影人才委培生還是如期的開展,首批委培生此前還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劇組進組學習。青年導演蔡侻、卜連鵬接受“奧斯卡”級別導演的近距離指導。但電影在暑期檔上映,因為眾多負面新聞導致票房草草收官。而一線電影人才委培生何時“畢業上崗”仍然是個不小的疑問。

如今,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的《在碼頭》和《追蹤》是阿里A計劃的首批作品,某種程度上說,比起前兩項重大舉措的細微“播種”,兩部入圍作品才是阿里真正渴望的“豐收”。

但《在碼頭》入圍的新浪潮單元是是釜山國際電影節唯一的競賽單元,《追蹤》入圍的則是評委會獎“Kim Jiseok Award”,脫胎於“亞洲之窗”單元,相比前者其獎項的含金量不是特別高,但面臨的競爭未必比前者弱。

十餘個青年導演計劃扎堆,“盲目躍進”與“恐慌飢渴”下該如何突圍?

目前國內存在著十餘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既有政府機構設立的青年導演資助計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也有影視“巨頭”阿里影業創辦的A計劃、光線傳媒推出的新導演培養計劃等,此外北京國際電影節、FIRST青年影展和賈樟柯的“添翼計劃”、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甯浩的“壞猴子72變”也是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重要參與者。

《在碼頭》《追蹤》入圍釜山電影節,阿里A計劃迎三年“大考”?

但即便是劉德華推出的“亞洲新星導”,孵化出甯浩《瘋狂的石頭》這樣成熟作品的青年扶持體系,近年來在發展上也是步履維艱。“同質化”短期湧入和長期孵化卻面臨困境在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中並存。

以阿里A計劃為例,從A計劃成立之初,阿里影業對其發展就做了細緻的“規劃”。2015年新生代導演崛起,《煎餅俠》、《捉妖記》、《夏洛特煩惱》的成功突圍都是自帶IP光環。

而青春和喜劇的流行,讓阿里A計劃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喜劇類人才。但三年的時間裡,影市類型發生顛倒,喜劇不再叫座。而例如《在碼頭》這樣有著強烈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依舊難以改變市場困局。

去年上映的《路邊野餐》,今年上映的《八月》,其票房成績和其關注度並不成正比。這和紀錄片市場改變市場困局不同,後者憑藉著真實、獵奇正迅速成為了市場的“新寵”。

晦澀難懂的新現實主義文藝片,依舊難以在市場破冰。而原有的喜劇類型不叫座,現有的文藝類型難突圍,阿里A計劃所主打的兩大類型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所以,騰訊影業推出的“比翼電影新計劃”將目光放在網大市場,起點低、機會大、投資少的優點讓其有了充分施展的空間。

許多青年導演計劃對於未來規劃的“盲目”讓其在此後的推進中備受煎熬。而電影製作成本連年飆升和並未改變的“投資邏輯”又讓青年導演作品難被市場所認可。

此外,每一個青年導演計劃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短板,但真正聯手的少之又少。《在碼頭》是賈樟柯“添翼計劃”和阿里A計劃的首次聯手,這在如今市場並不多見。

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大公司對於青年導演人才的極度“飢渴”。由於市場處於一個變革期,孵化新人來充實自己的“人才庫”是許多巨頭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這也就意味著或許還有更多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正在路上”。

與此同時,全國藝術院線聯盟不斷的嘗試著分線發行、阿里、萬達這樣的頂級巨頭轉型平臺化發展,這些對於青年導演計劃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在資本、院線、資源、平臺大量湧入的情況下,青年導演可能真的將要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但在春天之前,或許依舊寒冬一片。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