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張楊與素人的電影瘋狂完成式

電影節 張楊 岡仁波齊峰 飛越老人院 北國網官方 2017-06-14

由著名導演張楊執導,歷時一年深入藏區的電影《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岡仁波齊》是一種“在路上”的極致狀態,它展現的是生命在跨越地理距離和生死、成長距離中一個個真實瞬間。6月11日,這部跨越2500公里的電影開啟了路演大連站。《岡仁波齊》從海拔最高的西藏來到海拔最低的城市之一大連,東北與西南的相遇,也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導演張楊全面解讀電影的臺前幕後,與觀眾一起分享那些在路上的故事。 張楊“出走”西藏後的迴歸之作提起導演張楊,大概立即會聯想到《飛越老人院》《洗澡》《愛情麻辣燙》幾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2012年《飛越老人院》上映後,細心的觀眾卻再難覓得這位第六代導演的身影。

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上,記者見到了張楊,此時的他已是長髮飄飄,超凡脫俗的樣貌了。張楊說他去了大理,閉門謝客,遊街串巷,種花修草;張楊還去了西藏。張楊有強烈的“西藏情結”,這源自26年前一場孤獨而自由的長途旅行。此後二十年,張楊三番五次進藏,藏區的人和風景都令他深深著迷,一顆關於“朝聖”的電影種子在他心間種下。

2014,藏曆馬年,岡仁波齊本命年,無數人前往神山轉山朝聖,一直沉匿著的“電影朝聖夢”浮了上來。《岡仁波齊》講述了十一個藏族素人在馬年出發去朝聖,在長達2500公里的一步一叩中抵達神山岡仁波齊的故事。張楊帶著一支三十餘人的拍攝團隊,在高原上歷時一年,全程跟拍一隊毫無表演經驗的藏族素人,用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方式,完成了這部“瘋狂”的電影。 這部“素人”電影該看什麼這樣一部歷時一年,五體投地,穿越2500公里高原四季的電影,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點?

首先,有風景。《岡仁波齊》的拍攝地從川、滇、藏交界的“祕境之地”芒康縣一路向西,跨越2500公里,途經林芝、拉薩、日喀則,直達阿里地區,從東至西的全藏區美景盡收眼底。其次,有信仰。“朝聖”一直是解讀藏人生活與宗教信仰的關鍵密碼,它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和神祕性構成了藏區生活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岡仁波齊》是一部真實表達藏人普通百姓生活的電影,張楊以平淡質樸的影像,生活化地展現了他們的民風習俗,生老病死,以及融入到他們血脈中的朝聖。

最後還有生活趣味。張楊將《岡仁波齊》定義為一部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劇情片,追求的是“生活化”的真實表達。整部影片沒有程式化的劇本,全靠從演員們在路上的日常生活中即興挖掘故事和人物,再轉換成電影語言表達。 藝術片的又一次破冰之旅《岡仁波齊》於2015年就已在多倫多電影節進行了全球首映,併入圍了影展“當代世界電影”單元。其後,這部影片陸續在釜山國際電影節、荷蘭鹿特丹、瑞典哥德堡、瑞士日內瓦、英國奇切斯特等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進行過展映,受到過諸多海外媒體的讚譽。《好萊塢報道》就曾發文力挺,表達這部影片對海外影迷的影響:“影片《岡仁波齊》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的方式獲得了廣泛肯定,讓很多海外影迷起了去西藏的念想。”

張楊坦言,在西藏的一年拍攝旅途也正是他自己的朝聖之路,“在通往好電影的路上,我也是信徒,這一年的拍攝就是我的電影朝聖。”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樑巍 業內評價這部電影沒有任何套路,就是這麼走著,我第一遍看時覺得特別擔驚受怕,我一直擔心前面都是這樣的(平靜),如果突然忍不住抖個機靈怎麼辦,但到最後居然就這樣完成了,這是特別深刻的記憶。張楊以往的作品做了很多加法,但這部電影幾乎就是沒做減法,天然就減成這個樣子。就像畫畫,有時候一張宣紙讓你畫,需要你開始就想得這麼簡單。” ——影評人史航這個電影太特別了,它帶給我的震撼是紀錄片的真實性的震撼,但它的整個結構又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過的,這個精心設計過的結構給人帶來紀錄片的震撼是很不容易。這些朝聖者,他們不是演員,他們都只是演著自己,是用自己朝聖的信念在演戲。觀眾一定會被朝聖之路上的人所感動。” ——學者尹鴻 據時光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