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如今在大街小巷看到的綠色車牌越來越多,電動汽車已經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大眾的焦點。

有句俗話叫:“人紅是非多”,眼下電動汽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同時,有關電動汽車駭人聽聞的謠言也越來越多。

“電動汽車輻射導致不孕不育甚至癌症!”

“下雨天開電動汽車觸電身亡!”

“又自燃了!電動汽車竟存在如此隱患!”

鋪天蓋地的所謂“新聞”,可以說每一條都要驚掉小編的下巴。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謠言的“風暴中心”吧。

謠言一:電動汽車不安全,容易爆炸、自燃

相信關注電動汽車的小夥伴都多多少少看到過一些電動汽車起火、自燃或者爆炸的新聞,這讓原本就對電動汽車心存疑慮的大家更難放心了。

從原理上說,電動汽車的自燃、碰撞起火等狀況基本是因為電池熱失控引起的。鋰電池因防護措施不到位或嚴重的外力破壞導致防護失效,金屬鋰與空氣接觸所造成的。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電動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會最大限度保證車輛在極端工況下對乘客的保護。鋰電池通常都被封裝在密閉容器衝,且為防止外力破壞通常配以不鏽鋼外殼和鋁合金外殼。例如,特斯拉的電動汽車甚至採用了鈦合金防護板。還會有側柱碰、翻滾實驗、火燒實驗等國內碰撞標準之外的測試來提高品質標準。

傳統車的汽油箱也具有危險性,作為能量載體,鋰離子電池必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這種危險性完全可以通過系統的措施來加以控制。

謠言二:純電動汽車充電時必須由空充到滿

還記得小編剛開始用手機的時候,就被告知手機充電一定要先把虛電放空,然後從0充電,並且充滿12小時,這樣電池才能徹底激活。於是如今人們又把這套理論用到了電動汽車身上,認為電動車的電池也需要這麼操作。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事實上無論是手機電池還是電動車電池,現如今鋰電池技術早已經突破了這個技術難點,不光不需要滿充滿放,反而應該快充快放。所以遇到充電樁的時候,直接充就是了,不用遲疑。

謠言三:純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

這則謠言的殺傷力十分強勁,畢竟關係到身體健康,大家會格外謹慎。一般人普遍認為包括純電動汽車以及家用電器在內的任何需要通過電來發揮作用的事物,都會因為通電時帶來的電場變化而產生輻射,從而對人身產生危害。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破解這條謠言要從兩方面下手,從理論角度講,電磁輻射中電離輻射才會對人身造成危害。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電動機、電池組,其釋放的能量根本無法產生電離輻射,所以對身體無害。

此前有人進行過實驗,用日常測量電磁輻射的儀器,測試了多款國產電動汽車的輻射情況,結果相當樂觀,電磁輻射強度甚至低於筆記本電腦的輻射強度,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謠言四:純電動不能碰水

很多人認為電動車帶“電”字啊,不能沾水吧?謠言製造者說:下雨天不能碰電動汽車!搞得大家開車出去提心吊膽,碰到積水點更是望而卻步。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其實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目前都是完全封閉的結構,就算泡在水中也不會對人體直接產生危害。廠家在做安全測試,他們會把電池組浸泡在水中24小時檢驗電池組的防水性能。因此外部的水不可能進入電池內部造成短路,對乘客造成傷害。

同樣的道理還有人說下雨天不能給電動汽車充電。其實電動汽車在下雨天完全可以充電,畢竟這麼明顯的問題,我們能想到,機智的汽車設計師也能想到。之前很多車企都做過雨天車主充電的專題,檢測結果當然是完全木有問題。還有充電樁大多也都是防水性超強的,所以請大家放心充電。

謠言五:純電動汽車跑不遠

一說到電動車大家先入為主的會覺得“動力不行吧?”“跑不了多遠吧?”“只能在家門口跑跑吧?”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偏見。純電動汽車能否行駛的遠取決於續航里程和充電樁的鋪設密度以及數量。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必須承認的是,國產電動汽車的主流續航也就200-300公里,相比於燃油車500公里以上的續航還是有點差距,充電樁的數量相比加油站也確實不多,但開純電動汽車跑長途的“電粉們”已經屢見不鮮,而且國內一線城市以及周邊的充電樁的數量已經迅猛增長,郊區遊對電動汽車車主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淹沒在海量資訊中,這些訊息魚龍混雜,我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不能輕信謠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