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小白魚

文革時期,家中常買一些小白魚來吃。小白魚洗淨後,把肚雜掏出來,放入一口小鍋,用小火慢慢“炕”,慢慢地那些肚雜開始發焦,散發出一股子香味,鍋邊也慢慢沁出一些油來,這些油足夠煎炸買來的小白魚。

小白魚的吃法也很多,醃一下油炸,酥香;輕炸一下放醬油、糖燴一下,起鍋前放入小蔥,蓋上鍋蓋悶一下,謂之蔥烤魚,味道甚好。

時光似乎久遠,我們大概不會再用小白魚肚雜熬油了,起碼地溝油就已經讓我們吃個夠。

小時候,偶然去海埂玩,常見成群小白魚在清洌的水面迎著浪花竄動,有人在水邊快速地揮動著魚杆,釣小白魚。據說,小白魚喜歡在水面上,水漂拴得很低,餌料用的是大綠頭蒼蠅。

當然我知道,用來熬油的小白魚似乎又叫油魚,比小白魚又胖一些。

我查到,滇池小白魚:

  銀白魚,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白魚屬。俗稱:小白魚。

滇池小白魚

瀕危等級:瀕危。

生活於水體的中上層,常在水草叢中覓食。食性雜,不同生長階段食物組成不一樣,體長110-170毫米,以枝角類為主要食物,其次是絲狀藻、小魚及蝦等;體長171-335毫米時,則以小魚和蝦為主要食物,而枝角類很少。生長速度較之同一湖中生活的近緣多鱗白魚(A.polylepis ,俗稱:大白魚、桃花白魚)要緩慢一些,故有小白魚之稱。1冬齡魚可達性成熟,4月分集群於淺水區的礫石灘處產卵。

銀白魚為我國特有種,僅見於雲南滇池。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是滇池的主要經濟魚類,佔魚產量的50%。由於滇池圍湖造田,湖面縮小,湖盆變淺,破壞了水生生物繁殖棲息場所,尤其是產卵場所的石礫灘塗受到嚴重破壞,迫使銀白魚產卵地的遷移,而新產卵場正是水質汙染區。水環境的破壞和酷漁濫捕、湖中引種失誤等原因,導致僅分佈於滇池的銀白魚資源量大幅度下降。現在僅在捕撈季節偶見。

又查到滇池油魚,居然也查到:

滇池小白魚

雲南鯝屬鯉形目,鯉科,鯝亞科,鯝屬。俗稱:油魚。

瀕危等級:瀕危。

體長,略側扁,腹部圓。喜生活在水質清澈、透明度大、溶氧高的水域,多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食性雜,除攝食浮游動物外,也食藻類和有機碎屑等。雲南鯝為我國特有種,僅分佈於雲南滇池。個體不大,體長一般為120-200毫米。生長較慢。它以肉嫩、味美而在滇池湖畔享有盛名,每逢初冬,腸管周圍積滿脂肪,故有“油魚”之稱。自20世紀70年代始,滇池圍湖造田導致其棲息和繁殖場所的破壞,水質汙染與濫魚酷捕,引種不慎帶入大量生命力和繁殖力強的小雜魚大量吞食其魚卵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雲南鯝資源量的急劇下降,目前僅在捕撈季節中偶見。

查網絡始知滇池小白魚的生物學分類,解了小時候的“惑”。

偶爾去農貿市場,見攤子上有大白魚、小白魚,當然也有些其它的雜魚,可謂魚龍混雜。滇池的水那麼混濁,養殖又那麼濫觴,誰是滇池真正的小白魚我竟也辨識不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