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州的“鹽場”

文圖無關


馬惠彬/原創

在我國曆史上,因鹽而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造就了無數的貪官汙吏。隨著國務院的一道指令,它將成為商品經濟中的普通一員。故想起了在德州城歷史上曾經輝煌過的“德州鹽場”。

德州最早的鹽場

清雍正年前,大運河在德州鹽店口街的西部流過,鹽店口北街和南街之間的運河上有座石橋,過橋向東的路直通南營街東頭的西四牌樓,西四牌樓中西牌坊匾額上的“西通漕運”就是指的鹽店口碼頭。因“下窪鹽場”生產的鹽,有一部分需通過運河運往沿河各地,這個鹽碼頭設在這裡,故這裡不僅鹽商的店鋪林立,而且官府還在此設立了“鹽運分司衙門”“鹽倉庫”等機構,這裡便成了德州城西較繁華的碼頭之一,因而得名“鹽店口街”。

什麼時候在這裡形成的鹽碼頭暫時找不到可靠依據。但從多種相關的資料看,明初肯定就形成了,可以說德州較早的鹽碼頭在鹽店口街,最少也有300年的歷史。

清雍正年間,將運河改道至現在的位置後這裡逐步蕭條。隨著運河的改道,官府也將浮橋同時移到了西關(橋口),西關不僅成了運河的綜合碼頭,而且還有進京的御路在此通過,故鹽商、鹽衙門等就都匯聚到了浮橋口碼頭,這就是後來的德州鹽場。

橋口鹽場的歷史

據清·乾隆《德州志》記載:“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皇殿河險,……在上碼頭築壩,遏塞舊道,至浮橋口接合舊流。上碼頭至皇殿一段為廢河矣”。

從乾隆二十八年(1763)起,鹽店口街的鹽衙門、倉庫、鹽店等就逐步移到了橋口街,到1949年11月“利民鹽業公司”撤銷,這個“鹽場”在橋口街駐了200餘年。

橋口街西頭的這個長方形的鹽場,坐東面西沿河而建。南部是古樸典雅、大屋頂式的四合院建築,高大宏偉的大門樓左右都有門房。進院迎門的是前出廈的青磚青瓦正房,南北偏房均是普通的瓦房,這裡就是明清時期的“鹽運分司衙門”。德州解放時這個院落只剩下大門和北門房了。

在東房和北房之間,有一月亮門通往北院德露天倉庫,該院進出貨的大門也朝著運河。院裡有東房五間,系三明出廈兩暗門相對的德州式四合院民房,裡是倉庫的辦公地點。這座房子在“文革”前期還在。

這個鹽場是什麼時候建的,因暫時查不到詳細資料無可考究,但從它處的位置看,應該是在浮橋口碼頭形成的早期建的,最遲也是乾隆年間的初期。故可以肯定的說,清朝時德州及周圍鹽的供應多數應出於這個鹽場。

民國時期,德縣縣政府下設的鹽務局、緝私隊和倉庫都駐在這裡。鹽的銷售由官商相通的“鼎裕鹽業公司”承包。

日偽時期,日本鬼子為了盤剝中國資源,他們壟斷了鹽的運輸和銷售,故偽德縣的鹽務局、緝私隊和鹽場倉庫,也設在橋口街河邊的這個鹽場裡。日本鬼子利用“安清幫”壟斷了鹽的外運和銷售。日本鬼子投降後,因通往下窪鹽場的道路被封鎖鹽運不出來,日本鬼子留下的兩個鹽垛,很快就被城裡的漢奸、偽軍給搶光了,故這裡一度蕭條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南院的房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橋口鹽場的新生

德州解放後,民主政府的貿易公司立即回覆了鹽的運輸和銷售,橋口鹽場又火爆了。

1948年9月,晉察冀與晉冀魯豫邊區合併成立了華北人民政府,為進一步加強華北解放區的經濟建設,在寧津縣柴胡店設立了“利民鹽業公司”。

濟南解放後,“利民鹽業公司”遷到了濟南,辦公地點在天橋東側的小緯北路。公司下設:濟南分公司、泊鎮分公司、德州分公司、黃臺倉庫和六合裡倉庫,負責冀、魯、豫、皖解放區的食鹽供應。直屬中央領導,李秋野先生任經理,方振遠先生任副經理。


利民鹽業公司德州分公司駐馬家大井街(現旭升街),估計是原專署商業局或供銷社的院。由劉清舟任經理。任順才、孔澤生任副經理。由孔澤生副經理主管業務。

德州分公司下設:

一、總部:設業務科、會計科、祕書室、司務處等,公司大約有30餘人,分公司總部除負責全面工作外,倉庫裡也存有部分鹽,負責對德州市區內的供應。

二、橋口倉庫:該倉庫就駐在古老的橋口鹽場裡。這裡承擔著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即通過運河對沿途的故城、鄭口、武城、夏津、臨清、館陶等地區,以及它們周圍的縣區進行供應。故下窪鹽場的鹽也大部分被運送到橋口鹽場,這裡的業務量最大、工作人員最忙。

該倉庫的負責人稱股長,由宋德三擔任,高泉任副股長:有會計一人、業務員若干以及司務長、練習生及保衛人員等,常駐人員約15人左右:鹽場裡的工作人員都穿著統一的黑色制服,在解放初期顯的那麼威風。

橋口倉庫的業務主要有:

1、接貨:即接收從下窪鹽場送來的貨。這些送貨的交通工具不一,多為老式鐵軲轆的牛車、人推的獨木輪小車、很少能見到馬拉的膠輪車。下窪鹽場距德州城約300華里左右,這些原始的車輛上又全部是散裝的鹽,且到達的時間參差不齊,故在橋口鹽場裡天天可看到送鹽的車輛。有時還可看到他們從船上卸鹽。運鹽的車輛到達後,他們用統一的竹筐逐一過磅後入庫,所謂的入庫就是倒在他們的露天鹽堆上,然後用蘆葦蓆子蓋好。

2,出貨:就是裝船、很少有用車來拉鹽的。因為他們所供應的對象是沿運河的區域,故出貨的任務就是裝船。裝船的程序更為原始,即他們的大門面朝運河東大堤,出門後在大堤內側有一條約45度的土斜坡,運河裡的船靠到斜坡處,斜坡與船之間用木橋板連接。有時河水少還要在兩塊木橋板之間墊上支撐物,形成較長的臨時棧橋。裝卸工就通過這個棧橋將鹽裝到船上去,這就是沿用了幾百年的德州鹽碼頭。

他們發貨的程序是:首先將磅秤固定好,再將秤砣的位置固定在約定好的刻度上,一般為100公斤。然後在磅秤上放上統一的竹筐,由工人將鹽裝入筐內,過磅員負責添量或減量,稱準後由兩個搬運工人抬走去裝船,每抬走一筐過磅員他都在賬本上記上一筆。當搬運工人抬著鹽筐出鹽場的大門時,由專人在鹽筐裡插上一支籌(竹籤),到船上有專人將籌拔出收好,以此來核對裝船的數量。

3、儲存:雖然在這個時期,國民黨的飛機不斷的來德州轟炸,但鹽的運輸線還是暢通的,橋口鹽場裡的庫存還是較多的。由於那時的鹽多是散裝,該鹽場對鹽垛的密封要求很嚴格,橋口的裝卸工也由此練就了一套封垛的高超技藝,從沒說鹽垛被雨水浸泡過。

三、五仝倉庫:具體位置大約在原鹽店口辦事處一帶,這裡說是倉庫,實際就是在一片殘牆、瓦礫堆中,將被戰火破壞的房基上,清理出一片平地將鹽堆放在這裡。四周有院牆卻殘缺不齊,在院子的西北角有兩間破舊的小北房,這就是這個倉庫的辦公室。

該倉庫的只要任務,就是負責在德石線上用火車運鹽,因當時的火車還不太正常,故這裡的業務量不算太大。在此常駐的只有一位姓蔣的股長和他夫人。兩人的吃飯由橋口倉庫往這裡送。

橋口鹽場的消失

1949年11月,中央決定將“利民鹽業公司”撤銷,組建中國鹽業公司。原利民鹽業公司的經理李秋野先生,調到北京任中國鹽業公司的副經理。副經理方振遠先生奉命率部隨軍南下,去組織華南地區的鹽業機構。

利民鹽業公司德州分公司也隨之撤銷了,這裡的工作人員,一部分隨軍南下了,多數調到濟南去山東鹽業公司工作了。橋口鹽場也隨之結束了它長達200餘年的歷史使命,變成了居民區直至今日。

注:感謝離休老人夏書傑老先生提供資料,夏老曾為利民鹽業公司職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