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死記硬背,20分鐘教會你推導近體詩的平仄

登鸛雀樓 李嶠 孟浩然 梧桐樹邊羽 2019-05-23
無須死記硬背,20分鐘教會你推導近體詩的平仄

格律詩的格律表其實不需要死記硬背。

格律詩有四種平仄基本格式,即“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這四種格式是針對格律詩首句分析得來,而整首詩的平仄關係是根據“對”、“黏”的規則進行推導即可。

我們用五絕舉例,具體講解一下如何進行推導,大家學會這一套推導方法(一二句相對,二三句相黏,三四句相對),應用熟練,根本就不需要去背平仄格律表。

仄起不押韻

我找個例子結合著講第一種格式啊,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們看首句平仄“仄仄平平仄”,這個是屬於仄起不押韻的寫法。我們說到的首句平起,仄起都是指首句的第二個字,首聯首字是可平可仄的,這裡“白”字為入聲字,以仄音入韻。

格律詩的韻腳採用平聲字。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都一樣。

無須死記硬背,20分鐘教會你推導近體詩的平仄

我們來看第一種格式下整首五絕的具體平仄推導。

“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平仄要跟第一句完全相反,“平平仄仄平“,再根據“黏”的原則,第三句要和第二句發音相似,但是不要押韻,一般最後一字就會選擇仄聲,對應的就可以推出第三句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再根據“對”的原則,第四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這就是仄起不押韻的格式,按“對”,“黏”的原則推導出四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起押韻

第二種格式仍然是仄起,但是首句要押韻,也就是說第一句結尾要改成平聲。但這樣一改呢,首句五個字的平仄間的關係就被打破,第一種是“仄仄平平仄”,那麼因為尾字用平音押韻,又不能孤平,又不能三平尾,就只能把第三個字改了。那麼第二種格式首句平仄就是“仄仄仄平平”。看例子,李嶠的《中秋月》: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起句“仄仄仄平平”,那麼我們按照對黏的推導原則,可以推出整首詩的平仄關係: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家對照著詩檢驗下,有沒有問題。第二句因為要入韻,所以跟第一句不能對那麼死,只要在“二、四”的重要位置上平仄相對就行。

我們再回頭看看剛剛第一種格式的平仄關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然後再看剛推出的第二種平仄關係,發現聯繫沒有?其實只有首句的三五字平仄關係調換了一下,其他的根本就沒變。所以“仄起押韻式”也是不用背的,兩種格式只是稍微變化了一點。

無須死記硬背,20分鐘教會你推導近體詩的平仄

平起不押韻

舉例子看第三種格式,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我們直接把平仄標出來: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裡要注意第一句的平仄“平平仄平仄”實際上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又稱“鯉魚翻波”,是合律的,我們按照“平平平仄仄”進行格式推導就可以。

關鍵來了,我們不要孤立看問題,我們再把這種格式和第一種對比一下。第一種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發現了什麼沒有?這就是把後兩句先說,把頭兩句後講嘛!

你寫詩的時候前後句調整都可以的。

平起押韻

既然要押韻,那麼首句的最後一字必須是平聲啊,直接把第三種格式的首句最後一個“仄”改為“平”,同時,前面第三個字的平仄也改掉。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種格式就不舉例了,大家自己可以去發現。四種格式到這裡就全齊了。

總結

所以,大家只需要記住“仄仄平平仄”,第一種基本格式的首句平仄,那麼五絕的四種格式全都能推導出來。律詩也是一樣的。

五言是這樣,七言就是往前加字,加字的時候注意平仄關係就行。

所以,近體詩的格律是不用死記硬背的,只有這四種基本格式。四四(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一十六,一共就十六種格式,而且完全是可以推演出來,不用勞心費力的去記。

要做到在格律中游刃有餘,無他,唯手熟爾。

無須死記硬背,20分鐘教會你推導近體詩的平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