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戰役中,普軍裝備、使用的德萊賽針發槍

面對普軍不斷變猛的攻勢,奧軍戰地統帥路德維希·馮·拜尼戴克無法穩定軍心,這導致其麾下各部只能各自為戰。雖然奧軍將士的戰鬥表現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他們終究無法抵擋戰術上、裝備威力上佔優的普軍。

午後3時,拜尼戴克下令全線撤退,藉助炮兵火力和騎兵的掩護,克尼格萊茨的奧軍殘部撤出戰場,退到了歐姆茨地區。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戰役中,普軍裝備、使用的德萊賽針發槍

面對普軍不斷變猛的攻勢,奧軍戰地統帥路德維希·馮·拜尼戴克無法穩定軍心,這導致其麾下各部只能各自為戰。雖然奧軍將士的戰鬥表現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他們終究無法抵擋戰術上、裝備威力上佔優的普軍。

午後3時,拜尼戴克下令全線撤退,藉助炮兵火力和騎兵的掩護,克尼格萊茨的奧軍殘部撤出戰場,退到了歐姆茨地區。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四、德意志與奧匈帝國

在這場戰爭中,普、奧雙方各自都爭取到了為數不少的戰時盟友,其中,追隨普魯士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版圖的北部,而追隨奧地利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南部。

而奧地利盟友漢諾威王國的軍隊,雖在6月27日對陣普軍的朗根薩爾察戰役(英:Battle of Langensalza;德:Schlacht bei Langensalza)中一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隨後,由於普軍向戰地大舉增援,意識到事態不妙的漢諾威王國即於29日宣佈退出戰爭。受此影響,奧地利的同盟體系開始出現崩潰,在隨後的日子裡,奧爾登堡大公國、布倫瑞克公國等若干南德意志小邦也先後向普軍拱手獻降。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戰役中,普軍裝備、使用的德萊賽針發槍

面對普軍不斷變猛的攻勢,奧軍戰地統帥路德維希·馮·拜尼戴克無法穩定軍心,這導致其麾下各部只能各自為戰。雖然奧軍將士的戰鬥表現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他們終究無法抵擋戰術上、裝備威力上佔優的普軍。

午後3時,拜尼戴克下令全線撤退,藉助炮兵火力和騎兵的掩護,克尼格萊茨的奧軍殘部撤出戰場,退到了歐姆茨地區。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四、德意志與奧匈帝國

在這場戰爭中,普、奧雙方各自都爭取到了為數不少的戰時盟友,其中,追隨普魯士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版圖的北部,而追隨奧地利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南部。

而奧地利盟友漢諾威王國的軍隊,雖在6月27日對陣普軍的朗根薩爾察戰役(英:Battle of Langensalza;德:Schlacht bei Langensalza)中一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隨後,由於普軍向戰地大舉增援,意識到事態不妙的漢諾威王國即於29日宣佈退出戰爭。受此影響,奧地利的同盟體系開始出現崩潰,在隨後的日子裡,奧爾登堡大公國、布倫瑞克公國等若干南德意志小邦也先後向普軍拱手獻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其實,在普魯士的陣營裡,力量最強的盟友不是北德諸邦中的哪個,而是德意志區外的意大利。意大利此時也在進行統一戰爭,為了趕走長期佔據威尼斯的奧地利人,以撒丁王國為核心的意大利王國政府決定與普魯士結盟。

意、奧間進行的著名戰役是爆發於7月20日的利薩海戰,是役,意大利海軍落敗。在陸上戰場,意、奧間的博弈發生在6月24日的庫斯托察戰役(英:Battle of Custoza)和7月21日的貝奇卡戰役(英:Battle of Bezzecca)期間。這兩場陸戰,意、奧各有勝負。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戰役中,普軍裝備、使用的德萊賽針發槍

面對普軍不斷變猛的攻勢,奧軍戰地統帥路德維希·馮·拜尼戴克無法穩定軍心,這導致其麾下各部只能各自為戰。雖然奧軍將士的戰鬥表現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他們終究無法抵擋戰術上、裝備威力上佔優的普軍。

午後3時,拜尼戴克下令全線撤退,藉助炮兵火力和騎兵的掩護,克尼格萊茨的奧軍殘部撤出戰場,退到了歐姆茨地區。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四、德意志與奧匈帝國

在這場戰爭中,普、奧雙方各自都爭取到了為數不少的戰時盟友,其中,追隨普魯士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版圖的北部,而追隨奧地利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南部。

而奧地利盟友漢諾威王國的軍隊,雖在6月27日對陣普軍的朗根薩爾察戰役(英:Battle of Langensalza;德:Schlacht bei Langensalza)中一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隨後,由於普軍向戰地大舉增援,意識到事態不妙的漢諾威王國即於29日宣佈退出戰爭。受此影響,奧地利的同盟體系開始出現崩潰,在隨後的日子裡,奧爾登堡大公國、布倫瑞克公國等若干南德意志小邦也先後向普軍拱手獻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其實,在普魯士的陣營裡,力量最強的盟友不是北德諸邦中的哪個,而是德意志區外的意大利。意大利此時也在進行統一戰爭,為了趕走長期佔據威尼斯的奧地利人,以撒丁王國為核心的意大利王國政府決定與普魯士結盟。

意、奧間進行的著名戰役是爆發於7月20日的利薩海戰,是役,意大利海軍落敗。在陸上戰場,意、奧間的博弈發生在6月24日的庫斯托察戰役(英:Battle of Custoza)和7月21日的貝奇卡戰役(英:Battle of Bezzecca)期間。這兩場陸戰,意、奧各有勝負。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會戰之後,奧地利已無力再發起新的強勁攻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儘早與普魯士媾和,是唯一可行的選擇。普魯士由於曾對盟友意大利許諾,在奧地利向意大利交出威尼斯之前絕不單獨媾和,因此,奧地利的媾和請求,直到8月以後才得到普魯士政府的受理。

"

在19世紀中葉時的歐洲中部地區,存在著一個由眾多德語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其中,普魯士、奧地利兩個實力強邦在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既相互合作,也相互較量。

1864年,為了阻止丹麥併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施泰因兩個德語人口聚居的地區,普魯士、奧地利結成了軍事同盟,共同對丹麥實施打擊。然而,當丹麥作為普、奧共同敵人的角色不復存在後,普魯士、奧地利這一對在對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盟友,卻圍繞“戰利品”的分配問題,開始了同室操戈。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9世紀中前期的德意志邦聯版圖,其中包含有普魯士(藍色)和奧地利(橙色)兩大強邦所屬的土地

一、關係微妙的兄弟

早在18世紀,普魯士與奧地利作為德意志地區的兩大強邦,就存在著競爭、合作相互交織的微妙關係。進入19世紀後,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進一步高漲,它們之間的關係圍繞對諸德語小邦的爭奪,變得更具有競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德意志統一的實現之路,註定走起來不會盡是和風細雨。

在實現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普魯士作為實力增長速度遠快於奧地利的一方,逐漸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為了將奧地利的影響力從將來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中排除,普魯士開始籌劃建立版圖不包含奧地利的統一德國。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表現普、奧百年間競爭關係的漫畫,其中,奧地利被比喻成象,普魯士被比喻成獅子

而奧地利這個國家,其在今天雖是個獨立存在的共和國,可在200多年前,統治該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也是整個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主宰者。因為,這個王朝的君主同時兼任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戰火將它燒燬之前,它維繫著德語諸邦形式上的一統。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但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奧地利,還是歐洲舞臺上有聲色的強國,因此,它對獲得德意志統一的主導權志在必得。

既然普、奧兩強都想在德意志地區獲得屬於自己的威望,那麼,面對持續高漲的促統呼聲,它們就不得不找出一個實現統一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外部敵人,然後各自為擊敗這個敵人貢獻力量。於是,1864年的德丹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德丹戰爭期間,普奧聯軍對丹麥軍據守的阿爾斯島發起圍攻時的場景

二、促統首戰後的情誼裂痕

1864年10月,已在對丹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普魯士和奧地利逼迫丹麥簽訂《維也納和約》,根據此約,兩國分別獲得了對石勒蘇益格(普)、荷爾施泰因(奧)的佔管權。

於情於理,如此的戰果分配模式對於一般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但對於普魯士、奧地利這對同文同種卻有著上百年競爭關係、另外還都有意爭當促統推手的“兄弟國”來說,任何一方保有對戰果的維持權,都意味著是對另一方促統“偉業”的阻礙。有鑑於此,普、奧都想讓對方出讓戰果,以讓自己對統一的推動變得更順暢。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1864年德丹戰爭後,日德蘭半島南部土地歸屬變遷的示意圖,荷爾施泰因大公國脫丹歸奧,石勒蘇益格大公國脫丹歸普

普魯士此時相較奧地利,有著國力上的優勢,因此,在促使奧地利作讓步時,它表現得更具有進逼性。為此,不堪普魯士軟磨硬泡的奧地利,決定因勢跟普魯士進行談判。

1865年8月14日,經過談判的普、奧兩國簽署《加施坦因條約》。據此約,普魯士獲得了在荷爾施泰因境內架設電報網線、修建軍事據點的權利,此外,還獲得了本國軍隊借道過境、往返調動於普魯士本土及其於勞恩堡佔管地與石勒蘇益格間的權利。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普魯士索要這些權利,並不是想跟奧地利就此握手言和,而是想利用這些權利造就的條件製造擦槍走火的契機,以便自己“師出有名”地對奧地利發動正規軍事打擊。這一謀算的變現之日降臨在1866年的6月7日,這一天,駐紮在石勒蘇益格、隸屬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德:Edwin von Manteuffel)麾下的一支普軍部隊在不知照奧方的情況下越界進入荷爾施泰因,並與荷爾施泰因境內的奧軍發生衝突。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艾德溫·馮·曼陀伊菲爾

三、事態升級演變為戰爭

事至此,普奧戰爭事實上已經爆發,然而為了保持自己掌握著道義制高點、愛好和平、不是侵略者的形象,奧地利還是盡力保持克制,並將對普魯士的反感之情,僅以向法蘭克福德意志邦聯議會提出控訴進行表達。

而普魯士既已選擇與奧地利為敵,便不再承認親奧法蘭克福議會的權威,當該議會作出聲討普魯士侵略行徑、支持奧地利進行反擊的決議時,普魯士在該議會的代表憤而離場。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6月15日,普魯士政府向奧地利發致宣戰書,隨即派出大部隊,進佔仍為奧軍控管的荷爾施泰因。荷爾施泰因失守後,奧地利將作戰主力調撥至波黑米亞方面,並在那組建起阻擊普軍的第一道防線。27日,在特勞蒂瑙戰役中,奧軍成功地阻擊了一波普軍,但自身也遭受了慘重的減員。

兩天後,普軍在伊欽戰役中打敗了奧軍,奧軍被迫向克尼格萊茨方向撤退。奧軍計劃在克尼格萊茨進行一場會戰,以期用優勢兵力,實現扭轉戰局的願望。面對如此的戰略情勢,普軍參謀總長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以下簡稱“大毛奇”)動員3個軍團,採用兩翼迂迴戰術,以期對奧軍實施圍殲。鑑於兩翼間的空擋可能會成為奧軍突圍的通道,大毛奇又令第2軍團向克尼格萊茨急速開進。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大毛奇

會戰的槍聲打響於7月3日早間的8時。起初,奧軍佔有比較大的優勢,從上午9時至午間1時許,奧軍一直用猛烈的炮火,對普軍進行壓制。之後,由12萬兵力組成的普魯士第2軍團趕抵戰場,形勢逐漸出現逆轉。

按照作戰計劃,普軍以左、中、右三路構建起了防止奧軍突圍、反攻的戰力牆。並運用一種名為“德萊賽針發槍”的制式步槍,迅速擊垮陣型已經有所混亂的奧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戰役中,普軍裝備、使用的德萊賽針發槍

面對普軍不斷變猛的攻勢,奧軍戰地統帥路德維希·馮·拜尼戴克無法穩定軍心,這導致其麾下各部只能各自為戰。雖然奧軍將士的戰鬥表現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他們終究無法抵擋戰術上、裝備威力上佔優的普軍。

午後3時,拜尼戴克下令全線撤退,藉助炮兵火力和騎兵的掩護,克尼格萊茨的奧軍殘部撤出戰場,退到了歐姆茨地區。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四、德意志與奧匈帝國

在這場戰爭中,普、奧雙方各自都爭取到了為數不少的戰時盟友,其中,追隨普魯士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版圖的北部,而追隨奧地利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德意志邦聯南部。

而奧地利盟友漢諾威王國的軍隊,雖在6月27日對陣普軍的朗根薩爾察戰役(英:Battle of Langensalza;德:Schlacht bei Langensalza)中一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隨後,由於普軍向戰地大舉增援,意識到事態不妙的漢諾威王國即於29日宣佈退出戰爭。受此影響,奧地利的同盟體系開始出現崩潰,在隨後的日子裡,奧爾登堡大公國、布倫瑞克公國等若干南德意志小邦也先後向普軍拱手獻降。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其實,在普魯士的陣營裡,力量最強的盟友不是北德諸邦中的哪個,而是德意志區外的意大利。意大利此時也在進行統一戰爭,為了趕走長期佔據威尼斯的奧地利人,以撒丁王國為核心的意大利王國政府決定與普魯士結盟。

意、奧間進行的著名戰役是爆發於7月20日的利薩海戰,是役,意大利海軍落敗。在陸上戰場,意、奧間的博弈發生在6月24日的庫斯托察戰役(英:Battle of Custoza)和7月21日的貝奇卡戰役(英:Battle of Bezzecca)期間。這兩場陸戰,意、奧各有勝負。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克尼格萊茨會戰之後,奧地利已無力再發起新的強勁攻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儘早與普魯士媾和,是唯一可行的選擇。普魯士由於曾對盟友意大利許諾,在奧地利向意大利交出威尼斯之前絕不單獨媾和,因此,奧地利的媾和請求,直到8月以後才得到普魯士政府的受理。

普奧戰爭:德意志民族一統之戰,戰後形成的兩個國家均為一戰主角

8月23日,普、奧簽訂《布拉格和約》。該約被簽訂後,曾在戰爭期間追隨奧地利對普作戰的若干個南德意志小邦遭到普魯士的強行兼併。除此以外,戰前以奧地利為核心領導力量的德意志邦聯被宣佈解散。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的落敗,標誌著奧地利從此不再享有對德意志地區事務的話語權,有鑑於此,奧地利轉而與長期受它掌控的匈牙利,於戰爭結束後的次年簽署折衷協議,這就是一戰時德意志的戰友——奧匈帝國的由來。

普魯士在此戰中的形象,雖說地區性的侵略色彩很濃,但從更深層的角度說,它又帶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性。普魯士推行的“小德意志”統一方針,在維持統一德國國民血統純潔性的基礎上,推動了德意志民族國家在先進制度的引導下快速發展,最後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上地位顯赫的大國。

參考資料:

1.《略論克尼格累茨戰役的軍事、政治意義》(沈瑞英)

2.《普墺戦爭》(伊藤正之助)

3.《Handbuch der preußischen Geschichte》(德:Wolfgang Neugebauer)

4.《The Road to Königgrätz: Helmuth von Moltke and the Austro-Prussian War 1866》(Quintin Barry)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