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雙車戰略”:大眾之後豐田、本田大力跟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高飛昌不少消費者在買車時都有過這樣的糾結:是買卡羅拉還是買雷凌,買帕薩特還是邁騰,抑或寶來與朗逸……這些車型由於太過相似,讓人難以抉擇。實際上,這些車型原本就是同一款車,由同一家外資車企在不同的合資公司分別投放而來,產品平臺與三大件沒有差異,僅在產品定位和設計方面有所區別。這樣的產品投放策略,在業內被稱為“雙車戰略”。

近來,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實施“雙車戰略”的舉動有增無減。其中最積極是豐田,其在緊湊級轎車市場佈局了卡羅拉與雷凌兩款車,在緊湊SUV市場佈局C-HR和奕澤,在中高級車市場有亞洲龍和凱美瑞。而在中大型MPV領域,除了在廣汽豐田渠道銷售的“加價神車”埃爾法,如今又來了一個威爾法,將在一汽豐田渠道銷售。

與豐田旗鼓相當的是本田,在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兩家企業中,分別有雅閣與英詩派、凌派與享域、冠道與UR-V,繽智與XR-V等雙胞胎車型存在。根據廣汽本田最新產品消息,與CR-V同級別的中型SUV也將推出。

一車兩賣 名利雙收

為什麼合資品牌熱衷於“一車兩賣”?這不得不提“雙車戰略”的始作俑者大眾汽車。2012年大眾帕薩特與邁騰雙雙問世,開創了雙車戰略的先河。此後南北大眾連續佈局了朗逸與寶來、桑塔納與捷達、途觀L與探嶽、途嶽與探歌等雙車。同樣的MQB平臺,同樣的EA2111發動機和DSG變速器,大眾是目前將“雙車戰略”玩得最爐火純青的企業,這還不包括同樣採用了大眾技術的上汽大眾斯柯達。

大眾在各個級別佈局的雙車為其帶去巨大的好處。“一車兩賣”既可以減少開發成本,還能提升產品覆蓋度,從而提高銷量。目前,帕薩特與邁騰成為中高級車市場“德系雙雄”,而朗逸與寶來、捷達與桑塔納也常年位居緊湊型轎車銷量排行前十名,在SUV領域,途觀L與探嶽也發揮出這樣的威力。

某種程度上,大眾的做法引發了其他合資車企的跟進。但並非所有的“雙車戰略”都是成功的。比起大眾,豐田與本田的“雙車戰略”一直不夠均衡。廣汽本田的雅閣常年位居日系中級車銷量冠軍,但東風本田英詩派由於名氣有限,銷量只有雅閣的零頭。豐田家族中,一汽豐田卡羅拉作為緊湊級轎車的神車,一直把知名度較低的廣汽豐田雷凌遠遠甩在身後。

另外,外資品牌實施“雙車戰略”的一個有利條件是,大部分品牌在中國都有兩家合資公司。一些在中國只有一家合資企業的外資品牌,就難以推行這一戰略,例如日產。日產在國內唯一的乘用車合資企業是東風日產,目前其在轎車市場佈局了瑪馳、驪威、陽光、騏達、藍鳥、軒逸、天籟、西瑪7款車,實現從A0級到B+級市場全部覆蓋,可謂是產品線最全的單一合資企業。但這樣的產品佈局給東風日產帶來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各個級別車型之間存在同門相爭,至今其在轎車領域只有軒逸和天籟兩款車比較成功。而如果這些車型被分配到不同的兩家企業,情況將大不一樣。

自主慎打雙車牌

在國內,合資品牌的“雙車戰略”還以更多的方式存在著。作為同一集團中的不同品牌,現代與起亞、別克與雪佛蘭、標緻與雪鐵龍之間有明顯的關聯度,這些品牌旗下的產品不難發現“雙車戰略”的影子。例如現代領動與起亞K3,現代ix35與起亞智跑,別克凱越與雪佛蘭科沃茲,昂科拉與創酷,都是來自於同平臺同技術的產品,只是因為分屬於不同的品牌,所以比同品牌的雙車現象要隱蔽許多。

合資品牌如此,自主品牌同樣如此。當年北汽為盤活昌河,將紳寶X25與X35等車型輸入昌河,打造了北汽昌河Q25、Q35,形成“一車兩賣”的局面。另外,眾泰與漢騰、君馬等品牌之前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幾乎是一款眾泰T600走天下。不過,截至目前,自主品牌的“雙車戰略”還沒有成功的例子。

仔細推敲不難發現,推行“雙車戰略”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車型本身擁有很高的市場競爭力,豐田卡羅拉、大眾帕薩特、本田雅閣等車型莫不如此。但自主品牌發展多年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能與合資抗衡的單一車型。

截至目前較為知名的自主單一車型屈指可數,哈弗H6、吉利帝豪、奇瑞瑞虎3,這幾款的累計銷量分別達到300萬輛、200萬輛和100萬輛,但比起卡羅拉、帕薩特等全球累計銷量數千萬的車型,影響力差距還很大。也因此,自主品牌車型大多沒有貿然開展“雙車戰略”。

在此前十多年的市場競爭中,合資車企通過實施“雙車戰略”,的確為企業帶去了豐厚的市場回報,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被大大拓展。但如今,隨著市場競爭變得激烈和消費升級,消費者可選擇的車型趨於飽和和多元,車企的“雙車戰略”還能否奏效值得商榷。雖然“多生孩子好打架”,但消費者需要的是更有吸引力的差異化產品,而不是更多的同質化車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