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19世紀末的大洋洲,沒有一個獨立國家

大洋洲由一塊大陸,即澳洲大陸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眾多島嶼群組成,包括新西蘭島、新幾內亞島以及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三大島嶼群。而從地理大發現開始,歐洲列強即頻繁造訪大洋洲,最初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比如新幾內亞島的得名即源於西班牙人發現當地居民與非洲的幾內亞人十分相似。到了17世紀,英、法也步入了殖民擴張行列,並逐漸成為大洋洲地區的決定性力量。其中英國佔領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法國則囊括了新喀里多尼亞和波利尼西亞群島。然而就在大洋洲的殖民體系已經成型的時候,結束了南北戰爭的美國和完成了統一的德國又以全新的面貌強勢進入。

圖說19世紀末的大洋洲,沒有一個獨立國家

十九世紀後期,美國經濟開始步入迅猛發展的新時期,不僅工業生產能力躍居世界首位,而且煤、鋼產量已經相當於英國和德國的總和,1900年的鋼產量更是突破了一千萬噸大關。隨著工農業生產的提速,美國經濟的主要部門都開始不同程度的依賴海外市場。十九世紀末,美國所產石油的1/2,鋼鐵的15%,銅的50%和農業用具的16%均依賴出口。在農業方面,棉花收成的半數和小麥總產量的1/3也要出口。所以為了滿足壟斷資本的需求和穩定社會秩序,美國的政界和工商界一致認為唯有擴大出口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穩定。所以對海外市場垂涎三尺的美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條向海外擴張和爭奪殖民地的道路。

但是十九世紀末的世界基本上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了,這迫使美國只能將屠刀伸向已腐朽沒落的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保護僑民”的戰艦“緬因”號在哈瓦那爆炸沉沒,美方遂以此為藉口挑起美西戰爭。結果西班牙海軍在菲律賓馬尼拉灣和古巴聖地亞哥灣連遭重創。同年末,交戰雙方在巴黎簽訂合約,規定西班牙將菲律賓、關島讓予美國,美國給予兩千萬美元的補償。美西戰爭是一次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國主義戰爭。戰後的1899年,美國就迅速佔領了威克島,並與德國瓜分了薩摩亞群島。菲律賓、薩摩亞、關島就像踏腳石一樣,將美國的勢力逐步引向了廣袤的亞洲和太平洋。

圖說19世紀末的大洋洲,沒有一個獨立國家

而與此同時,完成了統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亦將觸角伸向了亞太地區。在美西戰爭前後,德國就從西班牙手中購得北馬裡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俾斯麥主政時,德國的重心在歐洲,其政策是在孤立法國的同時,防止出現一個遏制德國的同盟。為此俾斯麥竭力維持與沙俄的傳統友好關係及與奧匈帝國的聯盟關係,並刻意推動英國與法國在海外殖民地問題上爭個你死我活。但隨著對原材料進口地和製成品出口地的需求與日俱增,德國也開始參與全球競爭。尤其是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繼位和鐵血宰相俾斯麥辭職後,德國徹底失去了“在空中同時玩八個球的能耐”,只能推行一種相對簡單的外交政策,即對奧一邊倒,同時建立強大的海軍,重新瓜分殖民地。至十九世紀末,德國通過與英國瓜分新幾內亞島、購買加羅林群島等方式,確立了在太平洋北部地區的統治地位。翻看當時的太平洋地圖,德國的控制範圍僅次於英國。所以面對德國強勢的“世界性政策”,英國不得不與法國和沙俄調整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最終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軍事集團形成了,並且因為發生在巴爾幹地區的一起偶然的暗殺事件,持續了四年三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結果德國戰敗,被剝奪了全面海外殖民地,其中,德屬太平洋的很大一部分被日本繼承,廣袤的太平洋即將經歷新一輪博弈和勢力重組。

圖說19世紀末的大洋洲,沒有一個獨立國家

在歐美殖民統治之下,十九世紀末的大洋洲沒有一個獨立國家。但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先是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英國自治領的身份邁出了獨立自主的第一步。而後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之下,大洋洲的眾多島嶼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獨立運動,一系列享有主權的獨立島國相繼誕生。時至今日,大洋洲一共誕生了十四個獨立國家。而亞太地區眾多小國的獨立標誌著殖民體系的最後崩塌和民族獨立國家體系的最終形成,至此,世界上的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任務基本完成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