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不死,中國必亡?北大教授和清華教授為了漢字懟上了

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錢玄同 蘇老師讀歷史 2017-04-02

今天來上一堂語文+歷史課。最近讀了馮友蘭寫的《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蔡元培校長“兼容幷包”的治校理念讓北大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最高學府,以北大為主陣地的新文化運動給日後的中國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那段時間,北大出了很多有個性的學者,今天先講講其中的一個人。

他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是國學大師、革命家章太炎的弟子,舊學功底了得,但卻極力提倡白話文,這就是北大教授錢玄同。就是下面這哥們:

漢字不死,中國必亡?北大教授和清華教授為了漢字懟上了

後來,他變本加厲,索性主張廢除漢字。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漢字是象形文字,不容易學習。為什麼中國人那麼愚昧,為什麼文盲率那麼高?就是因為漢字太難學!所以,乾脆把這方塊字廢了,中國話照說,不過改成用拉丁字母拼寫,這不就結了~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學習西方的新階段。在這之前,中國人學習西方已經經過了器物階段——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一敗塗地;制度階段——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帝制是廢除了,軍閥們起來了,國家也不見得變好了。現在,中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文化,認為中國的落後是自己的文化造成的——某種程度上,這話不是沒道理。那麼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字,自然也就成了攻擊的目標。只是像錢玄同這樣攻擊漢字如此堅決的,還真是少見。

你覺得錢玄同很厲害?那看看下面這位。

這時,一個清華教授出場了,他是名列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趙元任。就是下面這位:

漢字不死,中國必亡?北大教授和清華教授為了漢字懟上了

清華北大早期的一場互掐要開始了。

在康奈爾大學物理系教過書(沒錯,你沒看錯專業,是物理系)的趙元任如此高冷,根本不屑於跟早稻田師範生錢玄同展開正面交鋒,呵呵一笑,寫了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叫做《施氏食獅史》,全文如下: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此文一出,錢玄同欲哭無淚……這篇文章直刺錢玄同主張的要害:中國話同音字太多。如果用拼音文字,這篇文章就得寫成“shishishishishishishishi……”

一場廢除漢字的圖謀,被趙元任談笑風生間,檣櫓灰飛煙滅……

現在來正式介紹一下這位趙元任先生是何方神聖,隨便講一些關於他的事吧,大家感受一下:

他出生在天津,12歲父母去世後被送到蘇州寄養,學會蘇州話,後來跟會福州話的伯母學了福州話,15歲到南京讀書學會了南京話……後來,英國數學家、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素(沒錯你沒看錯……是文學獎,諾貝爾沒有數學獎)遊歷中國各地,趙元任擔任翻譯,他是直接把英語翻譯成當地方言:比如到南京就翻譯成南京話,到長沙就翻譯成長沙話……

他是康奈爾大學數學系本科,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康奈爾大學物理系講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後來覺得還是國學有意思,就教國學去了……任教期間有一大愛好:跟自己的學生學他們的家鄉話。

清華國學院聘請四大導師年齡(1925):王國維48歲、梁啟超52歲、陳寅恪35歲、趙元任33歲。

《廈門大學校歌》曲作者(沒錯,不是詞作者)。

翻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平心而論,錢玄同雖偏激,不過後來漢字也一定程度上朝著錢玄同主張的方向發展。中國推行了標準化的簡化字,讓漢字更容易識記,也確實啟用了“拉丁字母化”的漢字——漢語拼音。今天中國如此之高的識字率離不開前輩學者的共同努力。

對了,標題那句殺氣騰騰的話是誰說的?就是下面這位大神,大家都認識……他年輕時說的,後來也改了。

漢字不死,中國必亡?北大教授和清華教授為了漢字懟上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