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大學 伯特蘭·羅素 霖小姐慢半拍 2019-04-06
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昨天開車經過一段單行路段,前面有輛車開得特別慢,還一腳油門一腳剎車,我只好跟在它後面,以為是新手,就沒按喇叭。

終於到了正常路段,我超車時轉頭看了一眼,他不是新手,停停走走的原因是:他一邊開車一邊看手機。我倒吸一口冷氣,加速遠離了那輛車。

你一定對這些情境不陌生:

  • 迎面走來一個人,邊走路邊看手機,眼看著他衝你而來卻全然不知,你不得不避讓;
  • 走路時隨意往旁邊慢車道看了一眼,看見快慢車並行的路上有人邊騎車邊看手機,而他身後的車只能慢慢行駛;

……

在正式進入今天文章的主題前,先問一個問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幾分鐘不看手機,感覺錯過了好多有用的信息?於是,只要條件允許,一定會拿出手機來刷一下,以免錯過任何重要信息。

這種感覺和行為的背後,隱藏著一種邏輯:

錯過信息,意味著我比別人知道的少、我懂的知識比別人少、我和別人聊天的話題少,再想深入一些,我在競爭中的優勢就不那麼突出,我獲得成功的機率就比較低……

這會導致什麼問題呢?

--信息焦慮。

組織理論學家羅素·艾剋夫提出的智慧金字塔DIKW(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是最早正式對數據、信息、知識、智慧四者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的理論模型。

通過這個金字塔,我們可以看出:每一項是它下一項的基礎,同時,又是對它上一項價值的提煉。

由此我們知道:對信息提煉、加工、應用,就形成了知識

現在,我們看回前面提到的焦慮問題。

互聯網信息過剩,我們榨乾自己所有時間和精力,也追不上信息生產的速度,每天都在不停漏掉很多信息,這時候,我們就容易產生信息焦慮:追吧,永遠有新信息進來;不追吧,又生怕在重要信息上總是晚別人一步。

針對互聯網時代下信息焦慮的特徵,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緩解嗎?

我總結了一些應對方法,它們都是我自己平時在用的,並且使用下來感覺還不錯,在這裡分享給你們:

前面說過,我們好像總是習慣性的追著信息跑,這其實是大腦的天性:我們的大腦天生有一種「完成」傾向。

換句話說:我們的大腦更記得「未完待續」的事,對於已經做完的事,會很快忘記,大腦通過這個過程對空間進行緩存清理,用於下一輪思考。

這就是「契可尼效應」。

我們可以試著從源頭入手,控制大腦產生過多的緩存,這樣才能最終緩解信息焦慮。

具體該怎麼做呢?

1.篩選獲取渠道

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在信息過剩的互聯網時代,選擇越多對我們越不利,它會大量消耗我們的認知資源和精力、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選項越多、提取越困難、效率越低、越發焦慮,然後陷入惡性循環。

不妨試著限制獲取渠道,比如:

限制關注的賬號;

限制刷信息流的時間;

限制信息流類App的使用數量;

……

限制了獲取渠道後,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獲取信息。記住:每天看一小時還是八小時,信息都是看不完的,我們該做的是:對它進行篩選,每天在設定的時間段裡,獲取更高質量的信息。

2.調整驅動力

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前面說過,我們的大腦不喜歡「做一半的事」,只要事情未完待續,我們就會有一種過強的驅動力驅使自己去完成它。

體現在今天文章的主題上就是:強驅動力驅使我們一直追信息

不妨嘗試通過「期望管理」減弱這種驅動力,我們沒辦法生活在沒有期望的世界裡,但我們可以:謹慎的對待它。

對於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追趕快速產生的信息),可以通過調低對它的期望來減弱這種過強的驅動力。

我們對信息產生的價值寄予厚望,它能不能擔得起我們對它的期望,取決於它能產生多大的價值、它有多少能轉化為知識,而數量的堆砌,對於這兩個決定性因素恰恰是不利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僅僅擁有信息是沒有意義的,將信息轉化為知識,才是獲取信息的價值所在

接下來,我將通過兩方面來闡述:如何將信息轉化為知識。

1.聯結

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我們從周圍環境裡學到了一些知識,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不管它是明確的還是無意識的,這套系統都存在,比如:

我大學學了什麼專業;

你在哪個行業工作;

他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

這些環境都幫助我們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每天接收新信息的時候,可以把它們和我們已有的知識體系聯結起來,使之成為我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這樣做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

  • 使新信息以「知識」的面貌加入我們的知識體系,它停留在我們大腦裡的時間會更久;
  • 通過這樣的轉化擴大自己的知識體系,它和單純的信息比起來,對我們更有價值,我們為接受這樣的信息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更有價值。

關於如何做聯結,介紹一個我自己常用的小技巧給大家:做「知識卡片」,卡片的內容可以包括:

  • 用自己的話對知識點進行描述;
  • 思考知識點的本質(或核心)是什麼;
  • 它能怎樣與我自己的知識體系產生聯繫;
  • 我能怎麼使用它;

......

不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格式,你也可以搭建自己的知識卡片結構,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思考的過程,把這個知識點吃透,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知識點只有內化成自己的,才不會在需要的時候想不起來,因為它已經存在於你的習慣而不是記憶中了。

你可能注意到了,知識卡片的最後一項是:使用它。我認為,接受信息的的最終目的,是將它轉化為知識、運用於生活、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所以,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的另一方面,就是:

2.落地

每天刷信息,你還記得昨天看過的內容嗎?

應用知識的過程,是對信息進行加深理解的過程,至此,信息才完全轉化成了知識。那麼,具體怎麼把知識落地呢?這裡,我通過對知識在生活、工作、學習三方面的實踐舉例,來進一步說明。

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做一些選擇,這個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運用我們學到的關於決策方面的知識,我之前寫過《如何做決定?你需要避開這幾個坑!》,主要講的就是做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活中的大小決策,我都會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方法,避免在選擇過程中走更多彎路。

工作中,是展現邏輯思維、語言、決策、組織協調等能力的好地方,我們平時積累的一些思維模型、說話技巧、決策方法,在工作中有條件多加使用。比如:

  • 要進行宏觀分析,可以用「PEST」(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onlogical)模型,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四個維度進行分析,這樣得到的結果比較全面,對方也會覺得你不僅有自己的觀點,還能全面分析自己的觀點;
  • 待辦事項比較多的時候,可以用「重要性-迫切性」模型,把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緊迫性兩個維度進行排列,這樣做起事來更高效;
  • 產品投放市場之前,可以用「產品價值鏈」模型,從研發、生產、營銷三個維度入手,來梳理產品投入市場前的流程;
  • 維護客戶關係時,可以使用「客戶生命週期」模型,從考察期、形成期、穩定期、退化期四個維度入手,對客戶進行分析,合理開發新客戶、維護老客戶,做到有的放矢。

諸如此類。

學習的時候,多多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並且在使用過程中及時修正,最終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假以時日,你會發現,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和同學們拉開了差距。

要相信:就算每天追完所有信息,也不能讓我們變成一個睿智的人,因為單純的數量堆砌,並不能讓信息產生價值,只有對它嚴格篩選、歸納提煉、賦予價值、應用於生活,才能讓「接收信息」這個動作變得有意義,最終,將信息轉化為知識、緩解信息焦慮。

你有更好的緩解信息焦慮的方法嗎?或者,你對將信息轉化為知識有怎樣的見解?歡迎來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