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20年|一家三代浙大人:時代印記不同,求是精神不變

大學 浙江大學 夏承燾 竺可楨 澎湃新聞 2017-05-23

父親抗戰期間入讀浙江大學龍泉分校;自己1978年考入杭州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於1998年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畢業後執教三十載;兒子1998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之後在浙大拿到碩士學位——原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導張夢新,一家三代同為浙大人。

浙大120年|一家三代浙大人:時代印記不同,求是精神不變

張夢新年輕時候的照片

除了祖孫三人,他的妻子在杭州大學中文系函授畢業,兒媳讀浙大中文系專升本,弟弟就讀於浙大行政管理研究生課程班,外甥上的是浙大MBA和總裁班,侄兒讀的是浙大夜大課程。

“從我這一家窺斑見豹,可以看出浙江大學為培養人才做出的巨大貢獻。我的家人在不同時期就讀於浙大,時代給我們烙下不同的印記,但不變的是‘求是創新’的浙大精神。”5月20日,張夢新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

恢復高考後首批大學生,30歲時帶著2歲兒子上大學

現年69歲的張夢新1966年高中畢業,1977年冬天參加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次考試。

“文化的傳承是潛移默化的,我父親1940年代在浙大讀國文,我參加高考時,當時的杭大就有很多老師曾教過父親,所以我對杭大有了解,很希望進入這所大學學習。”他告訴澎湃新聞。

1978年,張夢新抱著2歲的兒子考入杭州大學,因為妻子要上班,白天沒人管,他只能把兒子放在學生寢室的床上,用夾子把蚊帳夾住,告訴他“爸爸去上課,你要乖。”

畢業時,同學給他寫的留言是:我可不會像你那麼狠心,把孩子放在蚊帳裡,自己去上課。

“這不是狠心,是學習機會來得不容易,必須克服各種困難。”張夢新回憶,當時杭大借用校外一處禮堂上課,大冬天,140個人坐在四面透風的禮堂裡凍得瑟瑟發抖,可每個人都在認真聽課、做筆記。

父親抗戰期間在浙大西遷途中入學

但張夢新說,和父親比起來,自己的求學環境不知道已經好了多少。

抗戰爆發後,浙江大學師生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懷著“教育救國,科學興邦”的理想,由杭州輾轉江西泰和、廣西宜山、貴州遵義辦學,歷時兩年多,行程2600餘公里,譜寫了一部“文軍長征”的史詩,抗戰勝利後才回遷杭州。西遷途中,浙大還在浙江龍泉辦過分校。

1941年,張夢新的父親入讀浙大龍泉分校。“沒有電,只有桐油燈,要躲炸彈,還時常斷炊,但老師肯教、學生肯學,上課的是鄭曉滄、徐震堮、夏承燾等名師巨匠,他們教學生學問,更以自己的甘於清貧、認真教學、艱苦頑強,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一個正直有擔當、愛國愛民的人。”張夢新說。

2016年,張夢新與杭大中文系同事任平教授去了龍泉分校舊址,緬懷父輩,併為出版《風雨龍吟集》收集資料。

“在龍泉辦學時條件非常艱苦,但鄭曉滄、夏承燾等老一輩浙大人在教書育人之暇還時常吟詩填詞,成立了‘風雨龍吟社’,雅集唱和,集成油印的《風雨龍吟集》,我們想出版這本書,傳承求是文脈。”張夢新告訴澎湃新聞。

執教三十年,講臺就是傳承浙大精神的平臺

父親就讀於抗戰時期,自己是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而張夢新兒子的時代標籤則是改革開放後的大學生。

“他們這代人更開放,但‘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不會變。我讓兒子讀新聞,因為新聞對社會作用大,能學到新東西。”張夢新說,家庭氛圍對人的影響很大,如父親影響他一樣,他的就讀、任教的經歷也影響著兒子。

1998年,張夢新的兒子在杭州大學本科畢業。那年9月,浙江大學、杭州大學等四校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的一項重大舉措。

“我侄子、外甥是2000年後讀的浙大,現在的浙大,辦學層次、師資力量越來越好,教學環境與我和父輩時不可同日而語,但求是精神是不變的。”

不僅在自己的小家,作為浙大教師,張夢新將講臺作為傳承求是創新精神的平臺。

曾擔任13年浙大校長的竺可楨先生問過新生兩個問題:你們來浙大做什麼?離開大學後做什麼樣的人?他還有一句名言: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造就多少專家,而尤在乎養成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氣、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在30年的執教生涯中,我時常把老校長的這些話講給學生聽,這是傳承浙大精神的方式。”張夢新說。

與他一樣為浙大學子付出忠誠與努力的老師還有許多。他的同事鄔武耀先生1993年離休後仍堅持上課,當年11月8日晚,在上課時突發腦溢血,倒在講臺旁,經搶救無效離世。他的博士導師徐朔方,在八十高齡、幾近失明的情況下,仍堅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明代文學史》的研究。

正是有了這樣一代代老師、學生,百廿浙大才如此星光閃耀,湧現出了竺可楨、蘇步青、貝時璋、王淦昌、談家楨、錢三強、葉篤正、徐光憲、谷超豪、程開甲、李政道等一大批著名科學家,以及馬一浮、鄭曉滄、豐子愷、夏承燾、沙孟海、夏衍、姜亮夫、常書鴻等一大批文化大師;200餘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5位校友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4位校友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位校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