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說: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留學求職體驗

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 金融 經濟 畢達留學 2017-06-23

劉師兄

在畢達幫助下

2016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

2017年 他經歷了留港求職

後放棄香港的法國巴黎銀行offer

回大陸求職

問題一:香港金融那麼難,經濟學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經濟學出身可以找哪些金融崗位?

問題二:香港科技大學的經濟學如何?入讀體驗、項目資源、就業情況。

問題三:如何在香港求職?為何放棄工作offer回大陸?

1.拒巴黎銀行offer的原因?

劉師兄:我一開始申請的是前臺的工作,但後來被被調到了中後臺去。雖然工資差不多,但是未來職業發展前景並不太好,所以就推掉了。其實回來內地能去到券商,生活過得也很滋潤的。

不懂投行的前臺、中臺、後臺?參考文章《想進投行,只適合讀金融?》:http://www.betteredu.net/2017/0420/56207.html

2.香港科技大學

劉師兄:科大才成立了25年就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特別是商學院,更是聲名遠揚。而且,科大經濟系群星璀璨,彙集了一批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優秀學者,讀本科的時候就聽過不少人的名字,比如說,後來我跟著做研究助理的 Prof. Albert Park,是研究中國勞動經濟學的專家,來科大之前就是牛津的正教授,某種程度上我是奔著他而來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科大的經濟系是在商學院裡面,能夠利用商學院很多優秀的資源,而其他境外高校的經濟系普遍是在社會科學學院裡面。

3.經濟學

劉師兄:整體而言,科大經濟學碩士這個項目是偏學術的,特別重視數理能力。對於想讀PhD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並且你可以選修PhD 的課程,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前幾年這個項目大約有20%的畢業生選擇讀phd,但近幾年這個數字有所降低。

學習模塊的話,上學期都是必修課,宏微觀跟計量經濟學;下學期的都是選修,課程範圍很廣,甚至可以去修MBA跟其他專業的課。

一年制的課程一樣,這個項目的學習節奏還是比較緊湊的,課餘時間並不算多。課程難度主要在於大量的公式推導,每次上完宏微觀的課滿黑板都是公式[流淚],對於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能有點挑戰。

課程主要還是以老師教授為主,但教授會很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一個問題,而不是簡單講解理論。如果你選修了MBA的課,就會有大量的presentation跟小組作業了。

師資的話絕大部分都是國外頂尖名校畢業的,芝加哥、斯坦福、普林斯頓、多倫多、耶魯、伯克利等。比如說,albert park是哈佛的本科、斯坦佛的博士,來科大之前是牛津的正教授;系主任樑兆輝以前在港大的時候是張五常的TA,後來去了芝加哥大學跟著諾獎得主Gary Becker讀phd。

至於跟老師在課下的接觸,這個得看個人了,好幾個同學一開學就找感興趣的導師開始做研究項目了。而我也跟系裡面的兩個教授在課下經常討論一些經濟問題,教授們還是很善談的。

4.Class Profile

劉師兄:我這一屆有90人左右,中國人有80個左右,但當中有10個人左右是海本畢業的,比如說UCL、UIUC、明尼蘇達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其餘90%都是211/ 985,整體生源還是很不錯的。

就業方面,經濟系本身在就業的資源不算多,但商學院跟學校 career center的資源非常多,各種宣講會跟企業參觀活動,而且會定期舉行一些 workshop,例如修改簡歷,提高面試技巧等。

畢業後就在香港(工作)的同學有20%左右,大部分去了四大跟中資銀行。四大去年在香港招了至少2000人。回大陸的行業跨度比較廣,基本上金融業每一個範疇都有,像中信證券這類比較厲害的公司也不少。

校友資源只能說一般般了,是硬傷了,畢竟科大成立才25年,但是在深圳的話,校友資源還是可以的。

5.科大商學院比港大還厲害?

劉師兄:科大是一所很純粹的研究型大學,只要你有做研究意願,就能找到屬於你的機會。學校坐落在相對偏僻的海邊,一方面是缺乏大都市的繁華,另一方面卻能讓你沉下心來尊重學術,而且絕大部分教授住在學校,交流很方便。如果你的規劃是讀完書就出來工作,科大商學院這塊足夠響亮的牌子能幫你不少,我之前去一家公司面試,面試官就問我:聽說科大商學院比港大還厲害。

6.經濟學 or 金融

劉師兄:其實我感覺差不太多,而且去科大讀經濟學最大好處在於它在商學院,你可以脩金融系的課,學分都是互認的。

我是一開始打算找一份與投資、證券等相關的工作,所以網申的時候也是有選擇性地去申,並不是海投浪費時間。但往往跟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你可能要在好公司差崗位跟差公司好崗位之間做選擇,這裡的好跟差是想對而言的啦。

經濟學這個項目可以滿足我的職業需求。因為投資類的職位會涉及不少的經濟分析,正好可以作用學到的內容。而且系裡面有編程的課程可供修讀,這對於做有志於做 quant的同學來說是很好的準備。

7.香港求職的幾點經驗

劉師兄:商學院有一個內部的求職網站,資源很豐富,而且都是一些經過篩選比較適合應屆生的工作,匹配度很高,我就是在這裡面找的,身邊不少同學也是通過這個網站找到工作的。

香港的校招跟大陸的流程基本一樣,10月份開始就會有密集的宣講會,10-12月是求職旺季,11月中的時候學校也會搞一個大型的求職交流會,去年我記得邀請了差不多100家企業過來。

大陸學生在香港求職,最大的挑戰就是,如果想去外資頂尖投行的話,自己的背景算不上很突出,有很多求職者都是美國常青藤畢業的,而且在香港,碩士學位不見得比本科更有吸引力。對於這個問題,我會盡量突出其他方面的能力,畢竟招聘也不僅僅只是看畢業學校。在這過程中,最好多找學校career center 的老師交流下,不斷提升的自己的求職能力。

有心留下的話都能留,這幾年中資在香港的擴張很快,需要大量的人手。最主要的難點可能就是語言上的溝通了,特別是一些需要經常基礎客戶的港資公司,經常需要接觸客戶,尤其是需要經常跟客戶接觸的崗位,港資公司的面試一般都是三種需要交叉進行;外資企業的話一般對粵語還不太注重,反而希望求職者的普通話熟練。

對於大陸學生來說,都有什麼途徑可以嘗試來提高拿到工作offer的機率?儘量多networking了,特別是趁著宣講會剛結束的時候抓緊機會跟在場的公司人員交流留個好印象。1、networking的意義在於,一是你能知道關於這個公司更多的東西,二是萬一你進入到了面試環節,而面試官又是你認識的,這就很有優勢了 2、主要還是看成績的,畢竟,實習這種東西水分很重的,招生委員會的人清楚的很。

科大的地理位置雖然沒有港大好,但去中環面試也不算很麻煩,40分鐘以內就能去到。如果你住在坑口的話,25分鐘就到了。跟local多交流多接觸,儘早適應香港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融入這邊的圈子,還有就是一定要善用career center 的資源。

傳聞,港中科三所學校會比較受青睞,特別是對大公司而言,一些大公司開宣講會只會選擇去這三所學校。

小編建議,大家在申請前,多瞭解項目的質量、課程設置。一則是幫助你綜合評估申請成功率,然後制定可行的留學方案;二則,根據學校招生偏好來確定文書思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