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和老街坊的“交換遊戲”

大學 教宗希拉略 葫蘆 錦鯉 光明網 2017-06-15

老街坊 新街坊

廣美大二學生與怡樂街的11位熱心街坊進行了一次“交換遊戲”,街坊送出百年老象牙珠子、年輕時使用過的鐵飯盒、住院老伴使用的杯子,並講述了物品背後的情感記憶。有的學生為老街坊設計了一張凳子,有的學生為老奶奶拍攝了一場微電影,還有的學生選擇了製作居民記憶檔案。這群“空降而來”的新街坊,正在悄然改變怡樂社區老街坊的生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樑超儀 通訊員虞應旻

有24位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學生實驗藝術系的大二學生,在這個學期的一門課程中,他們需要以怡樂社區為據點,尋找一切可以創作的元素,最終以藝術作品呈現居民的生活和怡樂社區的特質。

最初,面對這樣的課程任務,不少學生感到十分惶恐:這個社區的老街坊一個也不認識,被人拒絕了怎麼辦呢?但走進這個社區後,這些學生時常被老街坊的熱情所打動:有小孩子熱切地帶領他們尋找他眼中的“遊樂場”,有熱心叔叔帶他們家訪周圍的鄰居,也有年近八旬的好姨看到他們辛苦奔波,一次次地提醒他們記得吃飯,令這群學生深受感動。

不少學生選擇蒐集居民故事,如成梓鳳蒐集幼兒園小朋友的夢境做牆繪,曾嘉慧選擇了製作居民記憶檔案,黃文詩選擇了與居民來一場“交換遊戲”,蒐集居民的一件信物和一段人生故事,以此為素材創作一幅對方的肖像畫回贈。黃文詩介紹,前後走訪了20多位居民,其中有11位熱心街坊參與了這次互動,他們贈與的物品有梳子、鳥籠、象牙珠、陪伴數十年的飯盒、愛人的杯子……街坊們還分別講述了這些物品背後的故事。

變化:老街坊變得更熱愛澆水了

除了為居民畫一幅個人肖像、製作記憶檔案外,一些學生選擇以門繪、變廢為寶的方式與老街坊互動。

怡樂七巷李叔的家門口有兩件學生創作的作品,一件是原本鐵鏽破舊的門畫了一條漂亮的錦鯉魚,門縫上還有一小瓶水,一條金魚正在水中暢遊。家門旁本來是已被扔棄的花盆植物,如今已被學生設計成一個小花圃。現在,原先經常坐在門口的李叔,喜歡站起來活動身體,細心給植物澆水。李叔經常遇到對他家門繪好奇的市民,於是熱情介紹門繪和園圃的來歷。

在怡樂五巷好姨的家裡,有一張學生為她設計的椅子。好姨樂觀開朗,愛邀請街坊到家裡做客,然而家裡地方狹窄,椅子也不多,於是有學生為她專門設計了一張好姨專屬椅子。

聲音:

學會與他人交流溝通

指導這場大學實踐的廣州美術學院老師張曉靜表示,大學的學習並非只有專業上的實踐,而應該是多方位的,如學會與別人建立鏈接的能力。在與陌生人互動的過程中,真誠的溝通至關重要,這場讓社區內外的群體建立交流和溝通橋樑的實踐是雙方的,一方面學生留下了為居民創作出來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們也學會走出校園,去看社區中不同人的生存狀態,去傾聽不同群體的人生故事,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鮮活,收穫也是豐富的。

故事一:

舊杯子和八旬老婆婆的思念

紅色舊塑料杯子的信物來自一位83歲的老婆婆,老婆婆思考了很久之後把杯子送給了黃文詩,告訴了她這個杯子對於她的意義。去年,陪伴多年的老伴住院了,老婆婆保留著他常用的杯子以及杯子中喝過的水,一直不捨得清理掉,盼望著他可以早日出院回來。

如今,杯子裡的水已經放置了近一年,老伴兒仍然在醫院。老婆婆覺得,丈夫已經病重,估計沒有機會再回來了,於是把杯子贈與了黃文詩。

收到這件交換物,黃文詩坦言,感覺很沉重。如今,老婆婆仍然每天一早起來,前往探望住院的老伴。為了讓老伴補充營養,她每天緩慢地將枸杞、山藥等材料打軟、攪拌,再送過去餵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故事二:

老式飯盒與曾在工廠工作的奶奶

鍾慧琴奶奶給予的信物是一個年輕時用過的飯盒,這種老式飯盒在當年是很常見的物品。飯盒蓋子可以倒扣過來做飯碗,中間一格可以放菜,飯盒是鋁合金制的,最外面還有火燒加熱的痕跡。

鍾慧琴奶奶回憶,年輕時曾經在硫酸加工廠工作,由於上山路途遙遠需要帶飯盒吃飯,每到中午時分,用柴火加熱飯食。這個飯盒已經陪伴她近五十年了,如今很少有機會用得上,但是看到會想起年輕時候工作的回憶。

“這個飯盒這麼珍貴你真的要給我嗎?”黃文詩詢問。老奶奶表示,這些物品無法一直存留,即使留下來了,日後也會被後人丟掉,因此願意就此送出。

故事三:

象牙珠子與愛收藏的大叔

老街坊贈與的物品琳琅滿目,若以實物價值來論,最為珍貴的是一顆百年以上歷史的非洲老象牙珠子,這件信物來自一位熱愛收藏的劉叔。

劉叔1979年出生於原東山區,熱愛收藏,為人十分爽快的,在怡樂租了一個房子做工作室。在他為自己打造的“小天地”裡,劉叔與黃文詩分享了他的人生經歷和收藏故事。劉叔家中收藏了近五十個葫蘆,他逐一教黃文詩葫蘆的辨別方法。獲悉學生的創作需求,劉叔選擇了一串朋友從英國帶回來的非洲老象牙珠,解下了其中一顆,贈與了黃文詩,並告訴她,這顆珠子起碼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