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碩士、清華博士被阿里巴巴和百度拒絕

北大碩士、清華博士被阿里巴巴和百度拒絕

北大、清華畢業生應聘被拒,十分正常。我國社會必定會從學歷社會走向能力社會,大學生要重視自己的能力培養。

誰說北大碩士、清華博士去某公司應聘,就一定會被錄用?就連哈佛、MIT畢業生去應聘,不被錄用,現在也十分正常。

北大碩士、清華博士被阿里巴巴和百度拒絕

首先,人們一直反對用人單位以學歷識人,但內心深處,卻一直有學歷情結,總認為名校畢業的學生就比其他學校畢業的學生能力強,就會受到用人單位青睞。如果覺得北大、清華畢業生不被錄用,十分奇怪,那是不是承認用人單位就按畢業學校身份錄用人才呢?或者反過來,有的用人單位以連北大、清華博士都不用來體現自己的用人水準,這不照樣有名校情結,“蹭名校”炒作嗎?

名校畢業是一個學生的求職身份,但這並不能代表就有比其求職者有更高的能力。這提醒所有進入名校的學生,要在求學期間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認為只要有名校身份,就在人才市場暢通無阻。同樣,對於非名校畢業生,也不要因自己的學校“出身”就自卑。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學歷社會”最終會轉變為能力社會,名校身份、海歸身份現在都已經貶值,每個學生在規劃自己的學業和職業發展生涯時,不能只想著改變自己的學歷身份,而要想著怎樣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

其次,一名大學畢業生不被一個單位錄取,並不說明他不優秀,而是適合不適合。這也是擇業要雙向選擇的原因。用人單位要選適合的大學生,大學生也要選適合的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聘用人才,要看人才本身是否勝任,哪怕畢業生很優秀,但這並不一定適合本單位,用人單位要考慮招聘人才和崗位的匹配度,包括穩定性。比如有用人單位擔心名校畢業生擇業期望太高,工作不穩定,因此,寧願選擇一些來自非名校的大學畢業生。而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也會投多家簡歷,被一家單位拒錄,還有其他單位的機會,而其他單位的機會說不定更適合自己。因此,要理性地看待不被某家單位錄用。這是人才市場中十分正常的雙選選擇現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