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山扶貧的“北航樣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定點幫扶呂梁老區脫貧攻堅紀實

大學 北航 呂梁山 農村改革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呂梁的結緣,源自於一場舉國扶貧攻堅行動。

習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衝鋒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個月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幹部們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囑託,滿懷對呂梁革命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帶著“老區不脫貧,北航不脫鉤”的鄭重承諾和誓言,踏上了呂梁這片紅色的土地,開啟了在中陽縣對口定點扶貧的征程。20個月來,他們踏遍中陽的山山水水,叩訪千家萬戶,始終出實招、辦實事,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等新模式,幫助呂梁老區人民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

在歲月的流轉中,那些值得銘記、值得感恩的事件,將呂梁山扶貧的“北航樣本”,脈絡清晰地記錄,顯現著它的深度與厚度,折射出它的崇高與不凡。

“紅色血脈”讓北航與中陽結下不解之緣

2015年8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戰部等9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組織320箇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中管高校,與我市中陽縣結成定點扶貧單位。

接到通知後,北航高度重視,迅速展開同中陽縣的有效對接,2016年初,正式啟動了校地定點扶貧。一年半來,北航黨委書記張軍、紀委書記何新洲、副校長魏志敏、黨委副書記程基偉、副校長房建成,及原常務副書記張維維6位校領導六赴中陽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先後選派了北航駐中陽縣掛職副縣長李建偉、蘇睿,北航駐中陽縣陽坡村“第一書記”樑幫龍、馮維成;校扶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學院、校友企業家、本研學生前往中陽調研考察超過1000人次,我市市縣幹部群眾前往北航培訓超過500人次。催生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定點扶貧規劃(2016-2018年)》,促成了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呂梁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為代表的6個校地合作協議,架起了大山內外互通有無的扶貧橋、轉型橋、致富橋,推動教育、科技、產業3大領域扶貧任務紮實有序開展起來。

如此高頻次、全方位地做調研、走“親戚”,是因為呂梁革命老區的紅色傳統與北航的紅色基因一脈相承。“如果說北航與呂梁有什麼相似之處,那就是有著共同的紅色血脈。”北航黨委書記張軍院士接受新華網的採訪時說,“我多次來到呂梁,感受到了呂梁快速發展的脈搏,感受到呂梁人民的勤勞樸實,人心思進。呂梁是革命老區,而北航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雙方紅色基因的配對,北航必須全力發揮自身人才、智力、科技等方面優勢,助力呂梁這塊紅色土地脫貧奔小康。”

可以說,老區脫貧攻堅的每一步,都凝結著北航人的心血和汗水,老區的每一個變化,都鐫刻著北航掛職幹部和校友企業家們傾力傾情的深深腳印。

精準施策在呂梁山上寫好扶貧大文章

教育鑄魂,創新驅動,產業固本。通過前期的全方位調研,北航決定發揮自身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重點在教育、科技、產業三大領域做好扶貧文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一年多來,北航實驗學校與中陽一中、三中和北街小學結成手拉手共建校,兩地中小學師生互訪、教科研互動和跟班影子培訓已成常態。北航團委組建研究生支教團山西分團,每年派遣3名團員前往中陽縣陽坡塔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組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團中陽分團,組織600餘名本科生前往中陽短期支教和社會實踐。北航繼續教育學院與呂梁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幫助呂梁培養產業轉型亟需的大數據、雲計算人才。北航飛行學院主動探索在中陽一中建立民航飛行員招飛基地,把山區孩子的飛行夢變為北航夢、中國夢。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地區發展人才是核心,領導幹部是關鍵。4月15日,呂梁市黨政幹部培訓班中陽一班開班儀式在北航舉行,50名中陽黨政骨幹接受了為期一週的脫產培訓。“一系列的培訓、講座,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有效提升了創新發展的意識,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結業儀式上,很多幹部都深有感觸。

治窮要治根,幫困先育人。為了使農村婦女也有一技之長,校地雙方聯合發起“中陽護工北航千人就業培訓工程”,對農村婦女進行家政、護工、保姆、月嫂職業培訓。在北航設立“中陽縣定點扶貧服務站”,委託家政公司將培訓合格的護工輸送到北航社區。截至今年9月,在北航社區工作的中陽護工超過100人,月均收入超過4000元,用人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扶貧扶智,趙戈飛作為第一批來中陽調研的校友企業家,與北航時任掛職副縣長李建偉、北京碩為思集團董事長李勇等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論證,提出在中陽發展大數據產業的設想。經過多方努力,總投資10億元的國家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呂梁,並在中陽縣同步建設省內首個數字媒體服務外包和大數據人才培養產業基地。由此,古老的中陽踏上了數字化的列車,建設數字中陽成為了縣委、政府“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發展戰略。

行走在距中陽縣政府500米處的升輝易地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小區,“中陽創業創新示範園”幾個大字十分醒目。這是北航與中陽縣政府聯手共建的科技創業服務載體——北航中匯科技孵化器所在地。孵化器今年2月正式揭牌成立以來,15家北航校友企業和當地創業型企業相繼入駐。首家入駐的校友企業——呂梁航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圍繞電子產品加工組裝這一技術密集、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陽縣城招聘員工6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0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在5個貧困村試辦村級加工點,直接帶動貧困戶就業100人,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通過在國家級貧困縣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科技孵化器初步實現了增加就業和移民安置相統一,帶動脫貧和產業轉型相統一,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大學生回鄉就業和創業。8月,北航中匯科技孵化器獲批山西省省級眾創空間。

“給我雨露,報以江河”。北航對呂梁老區的關懷和厚愛,激勵著老區人民奮發圖強,再鼓實勁,以新思路、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的精神風貌,寫就老區更加燦爛的發展篇章。心繫百姓拳拳深情溫暖民心

中陽縣陽坡村是為北航定點扶貧的“自留地”。曾經的陽坡村,軟弱渙散,滿目蕭瑟。北航的“第一書記”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地“串門”,“東家長西家短”地詢問情況,不厭其煩地傾聽,詳細認真地記錄。20個月來,他們用腳步和汗水寫出的“民情日誌”,也漸漸厚重起來……

“北航的幹部們簡直就是把我們當做親人一般看待,經常噓寒問暖,幫這幫那的,你們的恩情我們永世不忘。”面對記者的採訪,陽坡村建檔立卡貧苦戶許安平熱淚盈眶地說道。2011年出生的許樂樂是一名身患先天性脣顎裂的留守兒童,自幼父母離異的他從小跟著爺爺許安平生活在不到100戶人的陽坡村裡。破敗的村莊中,沒有學校,沒有玩伴,天真活潑的許樂樂唯一的好去處,就是陽坡村村委。時間一久,大家自然也都認識了這個“特別”的小孩。

爺爺奶奶年邁體弱,收入微薄,許樂樂因脣顎裂無法正常吃飯,發音含混不清,然而蒼天並沒有因為許樂樂的不幸對他格外眷顧,今年年初,許樂樂的奶奶被確診為膽囊癌中期,無疑對這一家人更是雪上加霜。同在一片藍天下,疾病診治有價,社會愛心無價;衣食所需有價,孩子老人健康生活無價。針對許樂樂一家的情況,北航扶貧工作隊制定了《下棗林鄉陽坡村許樂樂小鷹成長計劃》、發起“因愛之名——北航扶貧隊請您救救這個貧困家庭”愛心眾籌活動,發動師生校友開展許樂樂進京治病接力救助活動。併成功為許樂樂和奶奶做了手術。今年9月,在校友企業家和中陽當地愛心人士幫助下,許樂樂舉家搬離陽坡村,到中陽縣城租房居住,許樂樂奶奶得到了更好的養病條件,安排了許樂樂的爸爸到呂梁航電新能源公司工作,並安排許樂樂前往城內條件較好的小學一年級入學就讀。

“有困難有問題你們可以直接來找我,也可以給我打電話,我的電話是二十四小時開機的……”掛職副縣長蘇睿說,扶貧工作要始終堅持踏實重行,切實做到行動上深入群眾,瞭解更多的民情民意,要心平氣和地與群眾多交心、講感情,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幫他們解決實實在在的難題。

一份承諾,堅執如初,北航對老區的幫扶猶如一場大接力,是對黨中央有關精神的有力實踐,更是對老區人民的拳拳深情。這份厚意,這份義舉,將在呂梁大地上久久迴盪,歷久彌堅……

(記者 任昱 阮興時 實習記者 辛劉宇)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