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

本文5181字,閱讀完需要17分鐘

"

本文5181字,閱讀完需要17分鐘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本文5181字,閱讀完需要17分鐘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建功大灣區”,是黨委書記、校長陳新在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主題。他寄語畢業生,建功灣區,要堅定理想,要勇於創新,要勤於奮鬥。“同學們作為年青一代學士、碩士、博士,是新時代創新的中堅力量,應該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搶佔創新的制高點。”

7月5日,廣東省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適逢招生錄取季,南都記者專訪了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新。作為一所以工為主、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學校,去年剛過完60歲生日的廣工正迎來它的下一個甲子。

“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談及灣區建設的機遇與挑戰,陳新直言,學校對標灣區建設對科技、人才的需求,結合優勢學科,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共建創新平臺、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等,期待乘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快車,實現學校更大發展。

“當前,對科技創新和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陳新表示,契合灣區建設對高素質工科人才需求,學校設立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院,統籌協調10個校地合作平臺建設。同時,正在籌建廣東工業大學跨界學院,助力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未來還將與港澳高校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研究院,創新粵港澳高校學生聯合培養模式。

南都:現在正是招生錄取季,還是先請你介紹廣工今年招生的新變化。

陳新: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招生總計劃9500人,比去年增加400人;其中,省內計劃8324(約佔90%)。

從變化上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進一步推進大類招生,全校本科招生專業(含大類)53個,其中10個是按專業大類招生(數學類為新增招生大類),這10個專業大類覆蓋了33個原本科專業方向,其餘43個仍按專業招生。

生物醫藥學院啟動招生,招生專業:生物工程、製藥工程;本科國際班生源省份(市)增加至5個:廣東、湖南、海南、福建、重慶。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首次兼收文科類考生。

南都:近日,廣東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你怎麼看待高校面臨的這一機遇?

陳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廣東將會吸引和匯聚更多優秀的人才和學生,政府與產業更多的資源也將投入進來,這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都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已經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學校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注入了強大動能。

而廣工只有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做好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參與者與建設者,才能早日建成高水平大學。

南都:具體看,在融入和服務大灣區建設中,在合作辦學、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方面,高校會有哪些空間?

陳新:高校應主動擔當,科學謀篇佈局。比如廣工依託學校與地方政府共建系列重大協同創新平臺,包括佛山廣工大裝備創新院、東莞華南工業設計創新院、廣州國家IC基地等,總結經驗,強化優勢,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同時,充分發揮學校“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支撐作用,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產業發展技術需求,不斷深化與高水平高校、產業界領頭企業等的合作,開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科技攻關,顯著提升學校已有的若干平臺的研究水平與服務能力。努力在若干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實現新突破。

此外,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結合自身優勢謀劃。比如,可以圍繞IC芯片設計與電子製造、智能製造裝備、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灣區急需的學科專業,依託相關合作平臺,依託粵港澳高校聯盟,組建專業聯盟,培育新興交叉學科。聯動港澳科技、產業資源,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共建產學研有機融合的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為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撐。

學校已經與港澳及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開展學生交換和學分互認,建設跨校聯合課程和交叉課程,共享教師教學資源,拓寬協同育人路徑,為大灣區培養有國際視野、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本文5181字,閱讀完需要17分鐘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建功大灣區”,是黨委書記、校長陳新在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主題。他寄語畢業生,建功灣區,要堅定理想,要勇於創新,要勤於奮鬥。“同學們作為年青一代學士、碩士、博士,是新時代創新的中堅力量,應該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搶佔創新的制高點。”

7月5日,廣東省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適逢招生錄取季,南都記者專訪了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新。作為一所以工為主、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學校,去年剛過完60歲生日的廣工正迎來它的下一個甲子。

“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談及灣區建設的機遇與挑戰,陳新直言,學校對標灣區建設對科技、人才的需求,結合優勢學科,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共建創新平臺、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等,期待乘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快車,實現學校更大發展。

“當前,對科技創新和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陳新表示,契合灣區建設對高素質工科人才需求,學校設立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院,統籌協調10個校地合作平臺建設。同時,正在籌建廣東工業大學跨界學院,助力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未來還將與港澳高校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研究院,創新粵港澳高校學生聯合培養模式。

南都:現在正是招生錄取季,還是先請你介紹廣工今年招生的新變化。

陳新: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招生總計劃9500人,比去年增加400人;其中,省內計劃8324(約佔90%)。

從變化上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進一步推進大類招生,全校本科招生專業(含大類)53個,其中10個是按專業大類招生(數學類為新增招生大類),這10個專業大類覆蓋了33個原本科專業方向,其餘43個仍按專業招生。

生物醫藥學院啟動招生,招生專業:生物工程、製藥工程;本科國際班生源省份(市)增加至5個:廣東、湖南、海南、福建、重慶。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首次兼收文科類考生。

南都:近日,廣東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你怎麼看待高校面臨的這一機遇?

陳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廣東將會吸引和匯聚更多優秀的人才和學生,政府與產業更多的資源也將投入進來,這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都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已經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學校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注入了強大動能。

而廣工只有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做好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參與者與建設者,才能早日建成高水平大學。

南都:具體看,在融入和服務大灣區建設中,在合作辦學、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方面,高校會有哪些空間?

陳新:高校應主動擔當,科學謀篇佈局。比如廣工依託學校與地方政府共建系列重大協同創新平臺,包括佛山廣工大裝備創新院、東莞華南工業設計創新院、廣州國家IC基地等,總結經驗,強化優勢,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同時,充分發揮學校“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支撐作用,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產業發展技術需求,不斷深化與高水平高校、產業界領頭企業等的合作,開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科技攻關,顯著提升學校已有的若干平臺的研究水平與服務能力。努力在若干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實現新突破。

此外,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結合自身優勢謀劃。比如,可以圍繞IC芯片設計與電子製造、智能製造裝備、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灣區急需的學科專業,依託相關合作平臺,依託粵港澳高校聯盟,組建專業聯盟,培育新興交叉學科。聯動港澳科技、產業資源,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共建產學研有機融合的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為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撐。

學校已經與港澳及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開展學生交換和學分互認,建設跨校聯合課程和交叉課程,共享教師教學資源,拓寬協同育人路徑,為大灣區培養有國際視野、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新生拉住校長陳新(右三)合影。

南都:在人才培養上,你覺得當前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是最緊迫的嗎?

陳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科技創新中心;廣東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窗口”,這些都需要大量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大灣區對能夠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深度服務產業發展的工科畢業生和具有工科背景的畢業生需求旺盛。這就要求高校與時俱進,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具有國際視野、有堅實基礎、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都:高校在培養產業領軍人才上,你有何建議?

陳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近年來,學校一直在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多維協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多專業融合、跨專業互動、創業引導、全程項目驅動等多種創新創業培養方案;通過與政府、產業、港澳多方協同,搭建了富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平臺;探索和實踐了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我們的多專業融合培養的新工科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來,學校創建了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印製電子電路(PCB)創新學院、集成電路(IC)班和科技金融創新班等多類跨界培養模式。

以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為例,學生每年在數學、控制、機械、計算機、工業設計等多專業新生中選拔,報名火爆。已招生四屆,在讀學生217人。2019年首屆畢業生共60人已經順利完成本科階段學習。

目前,學校正計劃建設廣東工業大學跨界學院,將機器人聯合學院、PCB學院、IC班等多專業融合、多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試點統一納入跨界學院管理,突出多專業融合培養的“創意、創新、創業”教育。跨界學院將整合、協調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聯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力量,擴大國際合作,努力培養一大批勇創新、善溝通、複合型的行業未來領軍型人才。

南都:《綱要》中涉及很多關於創新方面的佈局和要求,廣工在產學研方面一直做得不錯,你能分享下經驗嗎?

陳新: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目前,廣工與地方政府共建一批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共83個,主動服務、支撐、引領灣區產業轉型升級,向價值鏈中高端提升發展。

高校應該堅持推進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學術創新和服務社會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地方經濟主戰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需求。比如,廣工就建設了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高層次科研平臺;圍繞精密電子製造技術、激光與增材製造技術、新一代通信與網絡等廣東新興戰略領域,主動承擔了一批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力爭攻關一批前沿性、引領性技術和重大原創科技成果。

當然,高校也應在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上進行深化改革,在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的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接下來,廣工將進一步強化協同創新平臺的功能和效益,探索與港澳地區高校開展戰略科研合作,動員相關學科大膽探索建設各類“粵港澳創新合作平臺”;探索突破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完善產業技術研究的體制機制建設,推動具有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落地轉化。

2018年底,學校設立了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院,統籌協調學校分佈在各地市的10個產業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實現更加高效地整合創新資源,切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不斷完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

"

本文5181字,閱讀完需要17分鐘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建功大灣區”,是黨委書記、校長陳新在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主題。他寄語畢業生,建功灣區,要堅定理想,要勇於創新,要勤於奮鬥。“同學們作為年青一代學士、碩士、博士,是新時代創新的中堅力量,應該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搶佔創新的制高點。”

7月5日,廣東省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適逢招生錄取季,南都記者專訪了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陳新。作為一所以工為主、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學校,去年剛過完60歲生日的廣工正迎來它的下一個甲子。

“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談及灣區建設的機遇與挑戰,陳新直言,學校對標灣區建設對科技、人才的需求,結合優勢學科,積極推進與地方政府共建創新平臺、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等,期待乘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快車,實現學校更大發展。

“當前,對科技創新和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陳新表示,契合灣區建設對高素質工科人才需求,學校設立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院,統籌協調10個校地合作平臺建設。同時,正在籌建廣東工業大學跨界學院,助力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未來還將與港澳高校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研究院,創新粵港澳高校學生聯合培養模式。

南都:現在正是招生錄取季,還是先請你介紹廣工今年招生的新變化。

陳新:2019年廣東工業大學招生總計劃9500人,比去年增加400人;其中,省內計劃8324(約佔90%)。

從變化上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進一步推進大類招生,全校本科招生專業(含大類)53個,其中10個是按專業大類招生(數學類為新增招生大類),這10個專業大類覆蓋了33個原本科專業方向,其餘43個仍按專業招生。

生物醫藥學院啟動招生,招生專業:生物工程、製藥工程;本科國際班生源省份(市)增加至5個:廣東、湖南、海南、福建、重慶。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首次兼收文科類考生。

南都:近日,廣東出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及三年行動計劃,你怎麼看待高校面臨的這一機遇?

陳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廣東將會吸引和匯聚更多優秀的人才和學生,政府與產業更多的資源也將投入進來,這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加快建設高水平大學都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已經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學校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注入了強大動能。

而廣工只有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做好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參與者與建設者,才能早日建成高水平大學。

南都:具體看,在融入和服務大灣區建設中,在合作辦學、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方面,高校會有哪些空間?

陳新:高校應主動擔當,科學謀篇佈局。比如廣工依託學校與地方政府共建系列重大協同創新平臺,包括佛山廣工大裝備創新院、東莞華南工業設計創新院、廣州國家IC基地等,總結經驗,強化優勢,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同時,充分發揮學校“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物聯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集成”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的支撐作用,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產業發展技術需求,不斷深化與高水平高校、產業界領頭企業等的合作,開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科技攻關,顯著提升學校已有的若干平臺的研究水平與服務能力。努力在若干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實現新突破。

此外,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結合自身優勢謀劃。比如,可以圍繞IC芯片設計與電子製造、智能製造裝備、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灣區急需的學科專業,依託相關合作平臺,依託粵港澳高校聯盟,組建專業聯盟,培育新興交叉學科。聯動港澳科技、產業資源,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共建產學研有機融合的新型研究生培養基地,為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撐。

學校已經與港澳及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開展學生交換和學分互認,建設跨校聯合課程和交叉課程,共享教師教學資源,拓寬協同育人路徑,為大灣區培養有國際視野、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新生拉住校長陳新(右三)合影。

南都:在人才培養上,你覺得當前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是最緊迫的嗎?

陳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科技創新中心;廣東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窗口”,這些都需要大量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大灣區對能夠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深度服務產業發展的工科畢業生和具有工科背景的畢業生需求旺盛。這就要求高校與時俱進,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具有國際視野、有堅實基礎、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南都:高校在培養產業領軍人才上,你有何建議?

陳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近年來,學校一直在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多維協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多專業融合、跨專業互動、創業引導、全程項目驅動等多種創新創業培養方案;通過與政府、產業、港澳多方協同,搭建了富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平臺;探索和實踐了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我們的多專業融合培養的新工科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來,學校創建了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印製電子電路(PCB)創新學院、集成電路(IC)班和科技金融創新班等多類跨界培養模式。

以粵港機器人聯合學院為例,學生每年在數學、控制、機械、計算機、工業設計等多專業新生中選拔,報名火爆。已招生四屆,在讀學生217人。2019年首屆畢業生共60人已經順利完成本科階段學習。

目前,學校正計劃建設廣東工業大學跨界學院,將機器人聯合學院、PCB學院、IC班等多專業融合、多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試點統一納入跨界學院管理,突出多專業融合培養的“創意、創新、創業”教育。跨界學院將整合、協調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聯動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力量,擴大國際合作,努力培養一大批勇創新、善溝通、複合型的行業未來領軍型人才。

南都:《綱要》中涉及很多關於創新方面的佈局和要求,廣工在產學研方面一直做得不錯,你能分享下經驗嗎?

陳新: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能否比肩國際一流灣區,關鍵看創新。目前,廣工與地方政府共建一批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共83個,主動服務、支撐、引領灣區產業轉型升級,向價值鏈中高端提升發展。

高校應該堅持推進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學術創新和服務社會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地方經濟主戰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需求。比如,廣工就建設了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高層次科研平臺;圍繞精密電子製造技術、激光與增材製造技術、新一代通信與網絡等廣東新興戰略領域,主動承擔了一批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力爭攻關一批前沿性、引領性技術和重大原創科技成果。

當然,高校也應在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上進行深化改革,在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的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接下來,廣工將進一步強化協同創新平臺的功能和效益,探索與港澳地區高校開展戰略科研合作,動員相關學科大膽探索建設各類“粵港澳創新合作平臺”;探索突破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完善產業技術研究的體制機制建設,推動具有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有效對接、落地轉化。

2018年底,學校設立了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院,統籌協調學校分佈在各地市的10個產業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實現更加高效地整合創新資源,切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不斷完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

廣工校長陳新:高水平大學建設,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
陳新“盛裝”參加2017年的畢業典禮。

南都:培養國際化視野人才,需要依託國際化辦學。高校在合作辦學方面,你怎麼看?

陳新:高校可以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大引智力度,強化與世界頂尖學術機構的鏈接互動,拓展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遴選若干有一定合作基礎的世界頂尖高校作為戰略合作對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立體化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從而提高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水平,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

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廣工正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全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交流合作。與港澳高校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研究院,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和各創新創業平臺等資源,加強粵港澳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和成果分享轉化,創新粵港澳高校學生聯合培養模式,促進粵港澳地區學生文化交流。

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巴基斯坦高校共建人工智能創新研究中心。嘗試境外合作辦學模式,為巴方培養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等不同學歷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推薦優秀師生到中巴雙方“一帶一路”參與機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著名高校學習交流和交換。

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建設發展需要,積極拓展高水平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發展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提升中印合作動畫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合作水平。推進和完善“2+2”本科國際班項目。與一批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開展2+2等課程銜接互認項目合作,構建國際課程銜接互認網絡。

/記者觀察/

總喜歡往一線跑的校長

“前不久,國家信息通訊重點研發計劃高校立項數,廣東工業大學位居全國第八。有評論說:前十高校中,出現了一匹黑馬,那就是廣東工業大學。”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校長陳新把這一好消息分享給畢業生。

1995年,陳新任教廣東工業大學;2010年,被任為廣工校長。2017年5月起任廣工黨委書記、校長。熟悉陳新的人都知道,他總是不斷有創新想法,很有激情。且一有時間,就喜歡往一線企業跑,尋找市場技術痛點、發現企業技術需求。

忙於學校事務之外,陳新更喜歡去實驗室做自己的研究。2016年,陳新所帶領的科研團隊發明的系列專利,以500萬元許可轉讓,成為廣東省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首批審議通過的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在全國具有先行先試意義。

創新,產學研深度融合,是他傳遞給師生的高頻詞。

在廣工2017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陳新反覆叮囑畢業生,“在這個創新潮湧的時代,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把創新之魂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把創新汗水揮灑在南粵大地上,相信自己,你們一定可以。這就是我今天最想對你們說的話。”

陳新認為,面向科技變革前沿是“頂天”,對準產業需求是“立地”,“頂天立地”服務引領廣東產業需求是廣工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廣工累計派出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科技特派員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二。師生高度重視服務廣東創新發展、實踐創新創業,也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廣工現象”。

在陳新的理念裡,廣工始終堅持開門辦學,避免“閉門造車”,也就是“接地氣”——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強調產學研融合。廣工已在廣州、佛山、東莞、河源等地落地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曾任佛山市委書記的劉悅倫就點贊過佛山南海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廣工大研究院是最接地氣的研究院”。

陳新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實現源頭創新的科學家很重要,但永遠是少數人。大學的絕大多數人是要走向社會、走向市場,所以廣工大每年培養的學生一定是要在祖國的大地上、在廣東創新的熱土上發揮作用”。2018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陳新也如是說,“高水平大學特別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一定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把論文寫到祖國的大地上,把創新成果轉化在南粵大地上。”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人物新聞工作室

統籌:南都記者 賀蓓

採寫:南都記者 賀蓓

通訊員 黃華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