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大衛·休謨 叔本華 文學 斯賓諾莎 鄧州信訪 2017-06-22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最初給我介紹哲學的是庫諾·費舒爾,那時我在海德堡聽他的講座。他在那裡很有名氣,那年冬天他開設的是關於叔本華哲學的系列講座。

聽講者濟濟一堂,要想找個好位子,就得提早去排隊。費舒爾是個短小精悍的人,衣著整潔,圓圓的頭,白頭髮梳理得很平整,一張紅潤的臉。

他的小眼睛機敏而且炯炯有神。他長著個滑稽的扁平鼻子,那樣子好像是被人打塌的,所以你會以為他是個退休的拳擊手,而不是個哲學家。

他很有幽默感,而且也確實寫過一本論機智的書,那本書我當時正在讀,只是現在已忘記得乾乾淨淨了。

他時不時地會說句笑話,逗得聽講者鬨堂大笑。他嗓音洪亮,是個口若懸河、善於辭令和鼓動人心的演說家。

我那時太年輕也太無知,不很理解他所講的一切,但我對叔本華古怪而獨特的個性卻有了一個清晰的印象,對他的哲學體系生動而奔放的性質也有了一點模糊的感覺。

時隔多年,我不敢發表什麼評論,只想說明一點,那就是庫諾·費舒爾的講座與其說是一本正經地講解哲學,不如說是一項藝術活動。

從那以後,我就大量地讀哲學了。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我發現讀哲學很有趣。確實,對一個把讀書看作是一種需要和一種享受的人來說,哲學在各種可供閱讀的重要科目中是最豐富多彩和引人入勝的。

古希臘令人興奮,但從這方面講,它能給你的激動卻很有限,因為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把流傳至今已少得可憐的古希臘文獻以及有關的論述全都讀完了。

意大利文藝復興也令人神往,但相對而言,這個題目較小;它蘊含的思想不多,其藝術方面的創造性價值也早已枯竭,所剩的只有優雅、嫵媚和勻稱(這樣的性質,你也司空見慣了),因此你會感到厭倦,而對那個時期的人,你也同樣覺得厭倦,因為他們雖多才多藝,卻是千人一面,像一個模子裡鑄出來似的。

接著你可以永無止境地去讀那些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論著,只是不等把這些材料讀完,你已經興味索然了。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法國大革命也是個很有吸引力的題目,它的優點就是它具有現實意義。它在時間上離我們很近,因此我們只要稍稍發揮一下想象力,就能使自己置身於發動那場大革命的人群中。他們幾乎可以說是我們的同時代人,因為他們的思想和活動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就某種風尚而言,我們都是法國大革命的後繼者。

這方面的資料非常豐富。有關的文獻浩如煙海,而且還在沒完沒了地出現。

你始終可以找到新穎而有趣的材料來讀。然而,它仍不能使你滿意。由它直接產生的藝術和文學微不足道,你只能去研讀發動那場大革命的那些人物,而關於他們,你越讀就越會因為他們的猥瑣和庸俗而感到驚訝。

出演世界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戲劇的那些演員,竟然那麼可悲地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不相配。最後,你懷著一絲淡淡的厭惡之情,拋開了這個題目。

只有哲學永遠不會讓你失望。你永遠不可能到達它的盡頭。它就像人的靈魂一樣多姿多彩。它真是了不起,因為它幾乎涉及人類的全部知識。

它談論宇宙,談論上帝和永生,談論人類的理性功能和人生的終極目的,談論人的能力及其侷限;

如果有人帶著這些問題在這個神祕朦朧的世界裡去遊歷而又得不到回答的話,它就勸說他心安理得地滿足於自己的無知;它教他退守為安,並且賦予他勇氣。

它啟迪人的心智,同時也激發人的想象力。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我覺得,它為業餘愛好者提供了比給予專家學者還要多的冥思遐想,這樣的冥思遐想趣味無窮,藉此可以消閒解悶。

由於受庫諾·費舒爾講座的啟發,我便開始讀叔本華的著作,後來又幾乎讀了所有經典哲學家的重要著作。

那裡固然有許多東西我沒法理解,而且即使我自以為理解的也未必真的理解,但我在讀它們的時候卻覺得趣味盎然。

其中只有黑格爾一直使我感到厭煩。這當然是我自己的不是,因為他對19世紀哲學思想的影響已證明了他的重要性。

我覺得他過於冗長曲折,不管論證什麼總要兜個大圈子,實在使我難以忍受。不過,對其他柏拉圖以後的哲學家,我都是像一個在異國旅遊的遊客那樣興致勃勃地一個接一個讀的。

我不是思辨地研讀,而是像看小說一樣,尋求興奮和樂趣。(我曾坦率地說過,我讀小說不是為了受教育,而是為了樂趣,請讀者諒解。)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作為一個關心人類性格的人,我從這些不同的哲學家提供給我檢驗的自我表白中獲得莫大的喜悅,看到了隱藏在各派哲學後面的一個個的人。

當我看到某些人很崇高時,我就肅然起敬,而當我發現有些人很古怪時,又覺得好笑。

當我隨著普魯提諾從一片孤寂中頭暈目眩地躍入另一片孤寂時,我感覺到一種奇妙的欣喜;

我雖然知道笛卡兒從合理的前提得出了荒謬的結論,但他明快的筆調仍使我入迷。

讀他就像在湖泊裡游泳,湖水是那麼清澈,直見湖底;晶瑩的波瀾讓你心曠神怡。

我把初讀斯賓諾莎視為我生活中一次不平凡的經歷,它使我充滿莊嚴、崇高之感,就像仰望一片巍峨的群山。

我在讀英國哲學時也許有點偏見,因為我在德國受到影響,認為除了休謨之外,其他英國哲學家大多是不值一提的,而休謨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為康德批判了他;不過,我覺得他們不僅僅是哲學家,也是很出色的散文家。

此外,他們或許稱不上傑出的思想家(對此我不敢妄加判斷),但不管怎麼說,他們肯定是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人。

我想,大概不會有人在讀霍布斯的《利維坦》時,不為他那率直爽快的英國作風所吸引,也不會有人在讀貝克萊的《哲學對話》時,不為這位主教可親可愛的魅力所陶醉。

再說,康德固然把休謨的理論批駁得一無是處,但我覺得休謨那種優美、文雅和清晰的文筆卻是無與倫比的。

包括洛克在內,英國哲學家寫出的英文,確實可以成為所有注重文體的文人學士的楷模。

我每次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時,都要重讀一遍《老實人》,在自己心裡確立一個標準,以此檢驗自己是否寫得像它那樣流暢、那樣優雅、那樣機智。

我覺得,現在的英國哲學家們在動手寫作前,若都能認真讀一遍休謨的《人類理解論》作為一種借鑑,那對他們一定大有好處。

因為他們寫出來的東西並不總是很出色的。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要比他們的先輩來得嚴密,所以不得不使用一套自己創造出來的術語;

但是這樣做卻很危險,因為當他們談論到與所有有頭腦思索的人都密切相關的問題時,人們就會抱怨他們沒有把意思講清楚,往往叫人不知所云。

據說,英國現在哲學家懷特海教授的頭腦是當今從事哲學研究的人當中最靈敏的。

我只是覺得可惜,他為什麼就沒有想到,應該把自己的思想盡量表達得清楚一點呢?

斯賓諾莎就遵守一條很好的規則,那就是:

他在表達事物性質時所用的詞語,其含義絕不會背離該詞語的一般含義。

讀 毛姆:讀哲學的樂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