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天鎮“康”字灣由來'

"

大同天鎮縣地處晉冀蒙交界,素來有“一雞聞三省”的美名,但更有一段廣為人知的傳說。

在新平鎮去天鎮縣的山路(大梁山)途中,在溝底一轉彎處的青石崖壁上有一個清晰狀的“康”字,且色澤與石壁不同,是黃色。尤其每每雨後,更為突出,彷彿剛剛寫罷。這地方當地人便是當地人口中的“康”字灣。下面就說說“康”字灣的來歷。

"

大同天鎮縣地處晉冀蒙交界,素來有“一雞聞三省”的美名,但更有一段廣為人知的傳說。

在新平鎮去天鎮縣的山路(大梁山)途中,在溝底一轉彎處的青石崖壁上有一個清晰狀的“康”字,且色澤與石壁不同,是黃色。尤其每每雨後,更為突出,彷彿剛剛寫罷。這地方當地人便是當地人口中的“康”字灣。下面就說說“康”字灣的來歷。

山西大同天鎮“康”字灣由來

大梁山

清朝康熙帝十八歲那年,受母命差遣,到五臺山暗訪其父。一天來到大營盤,被洋河水擋住去路,康熙看了看,順口說了句:十里澄沙河。卻見河水猛然消失,康熙捲起褲腿揹著捎碼就過了洋河。(的確現在如果去大營盤村的話,你會發現這洋河往西沒有水,往東走個幾裡地,地下便澄出泉眼來了,就是應驗了康熙的這句話。)

康熙繼續往前走著,來到大梁山溝底,忽然覺得口渴,就見一石壁下流著潺潺清泉,於是放下捎碼,順手取塊乾糧,就著泉水吃起來,畢竟才18歲,好奇貪玩之心有之,吃著吃著抬頭看見石壁溜滑呈光,就隨手用乾糧在石壁上寫下了“康”字,意即康熙到過這裡,另一層意思就是一路平安,早日見到父皇。就這樣留下了一個黃色的永遠抹不掉的鑲嵌在石壁上的“康”字。

"

大同天鎮縣地處晉冀蒙交界,素來有“一雞聞三省”的美名,但更有一段廣為人知的傳說。

在新平鎮去天鎮縣的山路(大梁山)途中,在溝底一轉彎處的青石崖壁上有一個清晰狀的“康”字,且色澤與石壁不同,是黃色。尤其每每雨後,更為突出,彷彿剛剛寫罷。這地方當地人便是當地人口中的“康”字灣。下面就說說“康”字灣的來歷。

山西大同天鎮“康”字灣由來

大梁山

清朝康熙帝十八歲那年,受母命差遣,到五臺山暗訪其父。一天來到大營盤,被洋河水擋住去路,康熙看了看,順口說了句:十里澄沙河。卻見河水猛然消失,康熙捲起褲腿揹著捎碼就過了洋河。(的確現在如果去大營盤村的話,你會發現這洋河往西沒有水,往東走個幾裡地,地下便澄出泉眼來了,就是應驗了康熙的這句話。)

康熙繼續往前走著,來到大梁山溝底,忽然覺得口渴,就見一石壁下流著潺潺清泉,於是放下捎碼,順手取塊乾糧,就著泉水吃起來,畢竟才18歲,好奇貪玩之心有之,吃著吃著抬頭看見石壁溜滑呈光,就隨手用乾糧在石壁上寫下了“康”字,意即康熙到過這裡,另一層意思就是一路平安,早日見到父皇。就這樣留下了一個黃色的永遠抹不掉的鑲嵌在石壁上的“康”字。

山西大同天鎮“康”字灣由來

新平鎮玉皇閣

再往前走,過了大梁快要到達石佛寺時,覺得要出恭,四下看看,有柳樹可遮擋。於是就在柳樹下解手,當起來紮好腰帶要走時,後面猛地揪了一把,回頭一看,原來是扎腰帶將一柳條紮在腰間,遂用袖一揮,咒了句:半死不活的翁頭柳。這就是今天這裡的柳樹現狀的緣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