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們中國的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家文化在中國音樂、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並起著主導地位,也可以說中國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桂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尤其是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與道家的“道”緊密相連,“道法自然”就是最好的詮釋。

桂林與道教的那些陳年往事

據不完全統計,在桂林道教歷代所建的道宮、道觀大致有二十多處,其中有:

一、慶林觀(又名東觀),唐貞觀十三年(6 3 9)桂州總管李靖建,唐太宗賜名“慶林觀,以表彰桂州所貢瑞石產生之地。宋元豐中曾布將慶林觀遷建於普陀山後之曾公巖前,今動物園門外右側(抗戰中觀房全毀)

二、七星觀,原在七星山麓,宋景定年間(1260--1264)建,後有重修。現在觀屋久廢無存。

三、全真觀,在普陀山半山間,元至元十七年(1280)全真派道士唐大淳將原棲霞巖佛寺改建,取名全真觀,明末道人潘常靜改名為真武閣,並在巖壁塑雕龜蛇浮圖,又設元帝殿,抗戰期間毀。

四、白雲觀,位於疊彩區大河鄉堯山天賜田,始建於明代,當時羅浮山道士在此募化修建白雲觀。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經重修後,改名壽福庵,為佛教所用。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復改白雲觀,為道教場所,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復改佛教所用,幾經更改於2005年7月批准在天賜田設立道教活動場所白雲觀。

五、紫極官,在今伏波山南側,該宮建於唐代,元代寺觀均毀。

六、承恩觀,又名藥王廟,原在伏波山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光緒二年(1876)重修。抗日戰爭中觀屋全毀。

七、慶真閣,原在疊彩山碧霞洞,元天曆三年(1330)道士建,閣屋久廢無存。

八、元武閣,原在獨秀峰下,明靖江王建,閣屋久廢無存。

九、玄元洞,位於桂林市南溪山麓,自宋代以來,南溪山就有道教活動,是桂林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如三清殿、劉仙岩、大道觀、玄元洞等,都是南溪山所設立的道教場所,對桂林市影響較大。玄元洞內有三清石像,是道教修行的一個所在。咸豐二年太平軍攻打桂林市時,所到之處,佛道教均受到較大破壞,南溪山道教場所所剩不多,玄元洞內三清石像被毀壞。一九八四年,玄元洞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大道觀,原在南溪山劉仙岩。宋紹興年間(1131-1161)建,後有重修。現在觀屋久廢無存。

十一、三清殿。原在南溪山穿雲巖,宋淳熙二年(1175)道士唐德正化建。現在殿屋久廢無存。另一說法三清殿原在隱山東麓,明以前建有三清殿於此,殿後朝陽洞塑有太上老君像,岩石上刻有《太上感應篇》,故該洞俗稱為老君洞。清乾隆年間李宜民改建為佛堂名華盞庵,此後便為佛教所用。

十二、佑聖觀,原在南溪山劉仙岩,明靖江王建,清定南王孔有德重修,康熙二十五年(1686)巡撫範承勳增修。現在觀屋久廢無存。

十三、玉皇閣,桂林共有幾處:一說在堯山,建於何時無考,清末已廢,遺址無存;另一說法在伏波山半山間,明正德八年(1513)靖江王建,後有重修,閣屋久廢無存。

十四、東華觀,在東江,建於何時無考,宮亦久廢無考。

十五、元山觀,又名真山觀,在今火車南站附近,建於唐代,久廢無存。

十六、千山觀,千山觀遺址位於桂林市秀峰區麗獅路西山千山峰南山腰。據《廣西通志》及石刻記載,千山觀於唐貞觀年間始建,宋代較盛,元代時損毀。

十七、五嶽觀,在今文明路市科委周圍,宋大中祥符年同(1008一1016)奉詔所建,初名“天慶觀”,後更名五嶽觀、亦名東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清順治十五年(1658)重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道光末年燒燬,成豐十年(1860)重建,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抗戰期間觀屋全毀)

十八、壺天觀,在屏風巖口。宋淳熙年間(1174-1189)范成大建,後有重修,現在觀屋久廢無存。

十九、三官殿,原在陽橋頭,明代始建,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殿屋久廢無存。

二十、顯應宮,建於何時無考,宮屋久廢無存。

二十一、武聖官。在平章廟西(今樂群路),清嘉慶十六年(1811)建,光緒十三年(1887)重修。現在宮屋久廢無存。

二十二、坤元宮,在東江詳址無考,建於何時無考,清咸豐六年(1856)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現在宮屋久廢無存。

桂林與道教的那些陳年往事

這大大小小二十多處的道宮、道觀目前經桂林市有關部門於2014年至2016年調查落實的有白雲觀及玄元洞、千山觀兩處遺址。此外,作為在道教中的“關聖帝君”、簡稱“關帝”的關羽聖人,在桂林市的恭城武廟、恭城慄木街關帝廟、龍勝廣南城廟都設有廟宇。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南溪山是桂林市道教遺蹟最多的地方,據有關資料顯示,自唐宋開始至明清,南溪山就是道家修行的理想之處。“聳峭南溪山,何年闢仙境。龍巖孕玉泉,碧漾清溪影。芳藻映光輝,波入雉山靜。雨霽試新茶,遊人爭汲綆。”這是清代桂林著名畫家、詩人朱樹德描繪的南溪山,如此神奇意境自然是修身養性的理想場所,傳說羽化登仙的桂林籍劉仙人就是在南溪山修道而至功德圓滿。

桂林與道教的那些陳年往事

“道法自然”是一種至高境界,也是提煉一座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法則。當桂林山水意境與道教“天人合一”的神韻完美結合,相信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名城一定會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燦爛,成為新時代的洞天福地。(柅兵於戊戌玄月)

桂林與道教的那些陳年往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