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五星七曜星君、北斗七星君

五星七曜星君

道教崇奉的7位星神。指日、月及五星。五星為歲星,即木星、熒惑星,即火星、太白星,即金星、辰星,即水星、鎮星,即土星。五星又稱五曜,和日、月合稱七曜,尊之為星君。 日、月及五星之崇拜,起源很古。西漢以前,雍州即有專門祭祀它們的祠廟。

道教人物:五星七曜星君、北斗七星君

太陽星君

《史記封禪書》說:“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即辰星、二十八宿之屬,百有餘廟。” 兩漢時,多據星象以占驗人事。現存緯書輯文中,即多以日、月、五星運行之位置及表露之顏色等,以預言人事之吉凶。 道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給以姓氏、服色,賦予威權職掌,使之具有完全的擬人神表徵而崇拜之。

道教以日為大明之神,稱為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金色太陽為飾。 以月為夜明之神,稱名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色月光為飾。 《太上洞真五星祕授經》則徑直以木、金、火、水、土稱五星君,並對其服飾、職掌作了描述;《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又將五星和儒家五常相配,得出十分吉祥的結論。

道教人物:五星七曜星君、北斗七星君

太陰星君

北斗七星君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7位星神,即北斗七星。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斗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

最初有兩種名稱,一為《春秋運鬥樞》所記。說:“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道教形成後,以北斗為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

道教人物:五星七曜星君、北斗七星君

《稱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說:“七星第一星名說天樞,魂神鬥次;第二星名說天璇,魂神鬥次行;第三星名說天機,魄精鬥次行;第四星名說天權,魄精鬥次行;第五星名說玉衡,魄靈鬥次行;第六星名說開陽,魄靈鬥次行;第七星名說搖光。”同時又稱北斗有九星,為九皇之神,稱“北斗九星,七見二隱。”

古代很重視北斗七星的作用。《史記天官書》說:“北斗七星,所稱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所稱“七政”,據《索隱》引《尚書大傳》,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也就是說,自然界天地的運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分佈,以及人間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決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