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隱士李必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說明我們身體之中有“三一”,分別為上一、中一、下一: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這“三一” 監統身體之中百神和各個器官,因此又被稱為“ 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 三一” 是如此重要,人如果能排除雜念、專守“ 三一”就能驅除邪氣,不失正氣,達到身體安康,長身不老。

上清派守三一的方法又被稱為“五斗三一”,五斗”是指行法術時存思五星,五星分別為: 陽明、丹元、陰精、北極、天關。具體的作法便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位進行精思。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隱士李必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說明我們身體之中有“三一”,分別為上一、中一、下一: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這“三一” 監統身體之中百神和各個器官,因此又被稱為“ 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 三一” 是如此重要,人如果能排除雜念、專守“ 三一”就能驅除邪氣,不失正氣,達到身體安康,長身不老。

上清派守三一的方法又被稱為“五斗三一”,五斗”是指行法術時存思五星,五星分別為: 陽明、丹元、陰精、北極、天關。具體的作法便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位進行精思。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

除了“守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得輔之“行氣”修身。“行氣”之概念起源於上古,指利用人體的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以達到身體健康的一種方法。

葛洪在《雜應篇》中寫道:“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容衛,使無輟閡。”即要早晚行氣導引以疏通榮氣、衛氣。葛洪還介紹了具體的行氣操作方法以及行氣原則,根據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隱士李必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說明我們身體之中有“三一”,分別為上一、中一、下一: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這“三一” 監統身體之中百神和各個器官,因此又被稱為“ 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 三一” 是如此重要,人如果能排除雜念、專守“ 三一”就能驅除邪氣,不失正氣,達到身體安康,長身不老。

上清派守三一的方法又被稱為“五斗三一”,五斗”是指行法術時存思五星,五星分別為: 陽明、丹元、陰精、北極、天關。具體的作法便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位進行精思。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

除了“守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得輔之“行氣”修身。“行氣”之概念起源於上古,指利用人體的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以達到身體健康的一種方法。

葛洪在《雜應篇》中寫道:“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容衛,使無輟閡。”即要早晚行氣導引以疏通榮氣、衛氣。葛洪還介紹了具體的行氣操作方法以及行氣原則,根據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花千骨》劇照

魏晉期間的士人流行服藥和導引方術,認為通過服藥和導引行氣是具備長壽的效果的,舉個例子,如嵇康:“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也。”

綜合上述,通過各種外服、內修之法,修仙者在堅持不懈的前提下便可突破一層層的修煉層級,實現由“人”變為“仙”的轉換。有趣的是,網絡修仙小說以上述修煉之術為基礎,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呈階梯上升的修為境界,簡單來說,即修到哪個程度、便可進入哪個境界。

舉個例子,修真小說《縹緲之旅》將修真者的修為境界共分為十二層級:築基、旋照、開光、融合、心動、靈寂、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大乘。

這數等修煉層級並非全憑空創造,而是融入了不少佛、道的傳統文化思想,譬如第一層級“築基”即為道家修煉之基礎。《金丹要訣》中提及“構屋者以治地為築基,煉丹者以死砂為築基。……砂汞成銀丹之基,外丹築基死汞,與內丹築基接命,同也。”再者,“元嬰”也表現出道家對“嬰”的偏愛,嬰兒是人類最接近天道自然的狀態,《道德經》記載:“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復歸於嬰兒便是修為達到“返璞歸真”的一種境界。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隱士李必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說明我們身體之中有“三一”,分別為上一、中一、下一: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這“三一” 監統身體之中百神和各個器官,因此又被稱為“ 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 三一” 是如此重要,人如果能排除雜念、專守“ 三一”就能驅除邪氣,不失正氣,達到身體安康,長身不老。

上清派守三一的方法又被稱為“五斗三一”,五斗”是指行法術時存思五星,五星分別為: 陽明、丹元、陰精、北極、天關。具體的作法便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位進行精思。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

除了“守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得輔之“行氣”修身。“行氣”之概念起源於上古,指利用人體的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以達到身體健康的一種方法。

葛洪在《雜應篇》中寫道:“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容衛,使無輟閡。”即要早晚行氣導引以疏通榮氣、衛氣。葛洪還介紹了具體的行氣操作方法以及行氣原則,根據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花千骨》劇照

魏晉期間的士人流行服藥和導引方術,認為通過服藥和導引行氣是具備長壽的效果的,舉個例子,如嵇康:“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也。”

綜合上述,通過各種外服、內修之法,修仙者在堅持不懈的前提下便可突破一層層的修煉層級,實現由“人”變為“仙”的轉換。有趣的是,網絡修仙小說以上述修煉之術為基礎,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呈階梯上升的修為境界,簡單來說,即修到哪個程度、便可進入哪個境界。

舉個例子,修真小說《縹緲之旅》將修真者的修為境界共分為十二層級:築基、旋照、開光、融合、心動、靈寂、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大乘。

這數等修煉層級並非全憑空創造,而是融入了不少佛、道的傳統文化思想,譬如第一層級“築基”即為道家修煉之基礎。《金丹要訣》中提及“構屋者以治地為築基,煉丹者以死砂為築基。……砂汞成銀丹之基,外丹築基死汞,與內丹築基接命,同也。”再者,“元嬰”也表現出道家對“嬰”的偏愛,嬰兒是人類最接近天道自然的狀態,《道德經》記載:“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復歸於嬰兒便是修為達到“返璞歸真”的一種境界。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金庸筆下青春永駐的小龍女

修煉之途,實在困難重重。譬如修真者若進入六層的元嬰期,修煉出自己的“紫府元嬰”,可以達到所謂的靈魂不滅;在這之後尚需修至十層的渡劫,才可達到肉身不滅。一旦開始修煉即不可停歇,或許需要耗時上百年、上千年。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也曾說道:“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志。”由此,其實修仙的關鍵並不在於各種修煉方法,而是在於堅持不懈的志氣。

那麼,真的沒有其他快捷的修仙之法了嗎?

有的。比如“熬夜”,每多熬過一個點,功力便可上升一層——


"

最近,改編自蕭鼎同名仙俠小說的電影《誅仙》即將上映,與此同時,同樣以蕭鼎同名小說為背景的手遊《誅仙》也藉機與電影跨界合作,在電影與遊戲的世界中共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一場盛大的仙俠盛宴。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影《誅仙》海報

近幾年來以“仙俠”為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是越來越多了,其新意在於“仙俠”脫胎於傳統的武俠文化,同時吸納了部分中國傳統佛道文化,重新構建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充滿想象力的玄妙“仙界”。

早在民國初年,便有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罕世鉅著,儘管它仍屬武俠小說但作者獨創了“修仙進化論”;到了網絡發達的現代,蕭潛的《飄遂之旅》可謂網絡原創修真小說的開山之作,他更完整地開創了一套“修真體系”,包括各種修真層級、門派等。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這些仙俠主題所講述的不外乎圍繞著“神仙”或“修仙”這幾個元素,這些天馬行空的構想使得現代人得以從煩悶的日常生活中跳脫出來、進入這個虛擬的玄幻世界。尤其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無處不存在著人們對所謂“仙界”的幻想,比如誇自己特別敬佩的人叫“大神”;女孩子稱作“小仙女”;甚至將“熬夜”稱為“修仙”,調侃那些時常熬夜的人可通過熬夜來完成一層層的修煉層級。

那麼,當我們說著這些“神仙”、“修仙”時,我們說的究竟是什麼仙呢?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青雲志》片段

“仙”的概念,實際上源自道教。

唐代道士吳筠在《玄綱論》記:“天地、人物、靈先、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在道教的自然觀中,“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世間萬有,而萬有間最為根本的存在者便是天、地、人、神(仙)和鬼。道教作為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神仙信仰為貫穿始終的最基本的信仰。

何謂“神仙”?

道教中的神仙譜系

實際上,在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及早期道教中“神”與“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說苑·修文篇》對“神”是這樣解釋的:“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在《說文解字》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由此可見“神”為造物主一樣超自然的存在,不受自然規律限制。至於“仙”,“仙”字在古代寫作“仚”,《說文解字》解釋為“人在山上貌。”《釋名·釋長幼》中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意即古人認為想要得道成仙,必須隱進深山、長期修煉,方能達到“老而不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和仙都可以長生不死、各有神通,但二者主要的區別在於神多屬於先天而成;仙乃是人通過修煉得道後天而成的,道教的神仙也以此分為神和仙兩類。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道教龐大的神仙譜系

道教中的“神”主要包括天神、地抵、物靈、地府神靈、人體之神和人鬼之神等。葛洪在其《神仙傳》中詳細地將神祗劃分為七個等級,最高天神是原始天王;第二等級為老君、玄女等神;再者依次為主宰人間具體事務的神靈等等。

至於我們所關注的“仙”,是後天修煉而成的,道教按照修煉成仙方式的不同,將“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尸解仙。根據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中說:“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 謂之尸解仙。”葛洪認為, 上等仙由於修煉得好,可以直接肉體飛昇成仙,叫做天仙。中等仙不能昇天,只能留在地上,但也是肉體直接成仙,叫做地仙。下等仙的肉體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直接成仙,需假託死掉,然後在化生成仙,叫做尸解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標準“神仙打架”

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有些人能“修煉得好”成上等仙,而有些卻“修煉得不好”成了下等仙呢?關鍵在於其修煉方法之差異。

葛洪說明:“硃砂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茹芝導引,嚥氣長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歲以還者,下士也。”這就是說,服食金丹大藥舉形升虛的是天仙,其次靠行氣導引的是地仙,可以在名山遨遊。下等的是服食草木之藥在人間先死後蛻的尸解仙。由此看來,“修仙”也有明確的層級之分。

然而,人真的能通過修煉而成仙嗎?

道教中的“修仙”原理

眾所皆知,“修仙”成功便可長生不死,所謂長生不死的原理並不在於永生,而是實現由人變為仙的一種轉換。由於世間萬有皆由“道”以氣化的方式孕育而成,人與神仙之間是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的,人體生命能與天地自然“同源、同構、互感”,而從人到神根據其神性的有無程度可進行排序:

根據《太平經合校·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網題》所記:

“今神人真人仙人道人聖人賢人民人奴婢皆何象乎?然神人者象天,天者動照無不知。真人者象地,地者直至誠不欺天,但順人所種不易也。仙人者象四時,四時者,變化凡物,無常形容,或盛或衰。道人者象五行,五行可以卜佔吉凶,長補安危。聖人者象陰陽,陰陽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萬物,聖人亦當和合萬物,成天心,順陰陽而行。賢人象山川,山川主通氣達遠方,賢者亦當為帝王通達六方。凡民者象萬物,萬物者生處無高下,悉有民,故象萬物。奴稗者衰世所生,象草木之弱服者,常居下流,因不伸也,奴碑常居下,故不伸也,故象草木。”

聖人以上都是高於人的神仙,在這個等級劃分之中,即使最低賤的人只要堅持學道修仙就能夠一級一級地上升為不同級別的神仙,如《太平經合校·賢不肖自知法》所說:“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由此看來,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即可修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好好學習,認真修仙

那麼,具體該怎麼“修”呢?

道教中的“修仙”之術

根據《太平經合校·東壁圖》所述:“好道者長壽, 乃與陰陽同其憂, 順皇靈之行, 天地之性, 得其道理,故天枯之也。趣學不止, 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由此看來,修煉成仙即可長壽,而修仙的方法須“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才能得其“道”。道教強調“道法自然”,由此修煉者必須返歸純樸自然之本性,以此達到與道合一的狀態,才能得道長生、證真成仙。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劇照

《太平經》在說明“道”的同時也提及“德”:“道興者主生,萬物悉生; 德興者主養,萬物悉養,無冤結。”由“道”至“德”,“德”是修仙之根本,在開始“修仙”前,需要積德。

早期道教吸納了儒家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規範,非常強調行善積德。善忠孝順乃太上天君的旨意,人若要想符合天神心意,行善就是必不可少的。《太平經合校·急學真法》中記載:“夫為善者, 乃事合天心, 不逆人意,名為善。善者, 乃絕洞無上,與道同稱。天之所愛, 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 仕人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在另個層面上來說,道教強調人只有做善事才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人本是以“道”稟天地之氣而生的,行善積德可以與天地相感應。

由此,在行善積德的基礎上,即可開始“修仙”。

修仙指南(一)——外服

我們知道,道教認識到自然界物質形態的多樣性,且相信人與萬物均能變化,因此主張“服食”。服食分為草木類和金石類兩種,“草木之藥,埋之即腐,煮之即爛,燒之即焦,不能自生,何能生人”與之相比“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鹽滷沾於肌髓,則脯臘為之不爛,況於以宜身益命之物,納之於己,何怪其令人長生乎?由此,古人普遍金石比草木更能有效煉成成仙之道,簡單來說,就是多吃菜沒有用,得吃金丹。

何謂金丹?

金丹即金液還丹,所謂“金液”,根據《雲岌七籤》卷六十五《太清金液神丹經》稱:“ 金在酶中過三七日(即二十一日),皆軟如胡,曲伸隨人,其精液皆入酶中,成神黑也。”金液之法就是古人用酸液融化金屬的一種方法。那麼“還丹”,指的是在煉丹過程中, 經過由砂變汞、由汞變砂、最後煉就的丹藥,“還” 為返還之意。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有人調侃,影視劇中常以麥麗素表現仙丹

葛洪可謂是鍊金液還丹的“大神”,他在其著作《抱朴子》中敘述了煉丹之法:“凡草木燒之即燼, 而丹砂燒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 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丹砂為仙藥之上等,次則黃金、諸芝、玉等,葛洪還不斷強調金玉之於成仙的重要性:“冶一斤金, 壽弊天地, 食半斤金, 壽二千歲; 五兩,千二百歲, 無多少, 便可餌之。”

實際上,葛洪的煉丹之法表現了古代的重金石而賤草木的思想。古人普遍認為不同的金石礦物攝取了不同的宇宙天地之精氣——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煉丹的過程與天地造化是同途的,爐鼎即是一小宇宙,將不同的金石礦物放入爐鼎中進行燒煉,實際上就是模擬天地造化的進程,將不同的金石中的天地精氣煉合為一。人如果服用了燒煉成功的神丹, 就能成真成仙,壽與天齊。如《抱朴子內篇·黃白》中記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 變化愈妙。黃金入火, 百鍊不消, 埋之, 畢天不朽。服此之物,煉人身體, 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由此,煉丹相當於製造一個小宇宙,實為神聖之事,其過程有非常多的禁忌。煉丹前須齋戒沐浴,不能讓小孩和女人靠近;必須用金魚、玉環、青絲等貴重信物與天盟誓。煉丹的場所也有所規定,必須找罕無人跡、且有正神保護之山,同時還得提防各種猛獸毒蟲的侵害等等。

煉丹,真不簡單。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的場景

修仙指南(二)——內修

內修為內在修行,即把“道”轉化為修煉者心裡的感知,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和“道”融合一體,從而通神成仙。內修最重要的方法,便是“守一”。

何謂“守一”?“守”可理解為安守、守持,而“一”在道教思想中有著諸多涵義,有起始義, 有本根義,如《太平經合校·五事解承負法》所說:“以何為初, 以思守一, 何也?一者, 數之始也,一者, 生之道也,一者, 元氣所起也,一者, 天之綱紀也。”葛洪非常重視“守一”之法,它認為“守一”的作用和服用金丹的地位相當:“仙經曰,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此皆至道要言也。”

那麼,究竟如何“守一”呢?我們可參考上清派的守一術。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隱士李必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中說明我們身體之中有“三一”,分別為上一、中一、下一:上一為一身之天帝;中一為絳宮之丹皇;下一為黃庭之元王。這“三一” 監統身體之中百神和各個器官,因此又被稱為“ 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 三一” 是如此重要,人如果能排除雜念、專守“ 三一”就能驅除邪氣,不失正氣,達到身體安康,長身不老。

上清派守三一的方法又被稱為“五斗三一”,五斗”是指行法術時存思五星,五星分別為: 陽明、丹元、陰精、北極、天關。具體的作法便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位進行精思。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片段

除了“守一”,在日常生活中還得輔之“行氣”修身。“行氣”之概念起源於上古,指利用人體的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以達到身體健康的一種方法。

葛洪在《雜應篇》中寫道:“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容衛,使無輟閡。”即要早晚行氣導引以疏通榮氣、衛氣。葛洪還介紹了具體的行氣操作方法以及行氣原則,根據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夫行氣當以生氣之時,勿以死氣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炁,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以至日中六時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死氣之時,行氣無益也。”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電視劇《花千骨》劇照

魏晉期間的士人流行服藥和導引方術,認為通過服藥和導引行氣是具備長壽的效果的,舉個例子,如嵇康:“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也。”

綜合上述,通過各種外服、內修之法,修仙者在堅持不懈的前提下便可突破一層層的修煉層級,實現由“人”變為“仙”的轉換。有趣的是,網絡修仙小說以上述修煉之術為基礎,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呈階梯上升的修為境界,簡單來說,即修到哪個程度、便可進入哪個境界。

舉個例子,修真小說《縹緲之旅》將修真者的修為境界共分為十二層級:築基、旋照、開光、融合、心動、靈寂、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大乘。

這數等修煉層級並非全憑空創造,而是融入了不少佛、道的傳統文化思想,譬如第一層級“築基”即為道家修煉之基礎。《金丹要訣》中提及“構屋者以治地為築基,煉丹者以死砂為築基。……砂汞成銀丹之基,外丹築基死汞,與內丹築基接命,同也。”再者,“元嬰”也表現出道家對“嬰”的偏愛,嬰兒是人類最接近天道自然的狀態,《道德經》記載:“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由此,復歸於嬰兒便是修為達到“返璞歸真”的一種境界。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金庸筆下青春永駐的小龍女

修煉之途,實在困難重重。譬如修真者若進入六層的元嬰期,修煉出自己的“紫府元嬰”,可以達到所謂的靈魂不滅;在這之後尚需修至十層的渡劫,才可達到肉身不滅。一旦開始修煉即不可停歇,或許需要耗時上百年、上千年。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也曾說道:“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志。”由此,其實修仙的關鍵並不在於各種修煉方法,而是在於堅持不懈的志氣。

那麼,真的沒有其他快捷的修仙之法了嗎?

有的。比如“熬夜”,每多熬過一個點,功力便可上升一層——


凡人修仙指南:當我們說起修仙時,修的到底是什麼仙?


今晚即可開始。

參考資料:

太平經的道教神學思想研究-徐國焱

道教神仙譜系的建構初探-李劍楠

上清派修煉思想研究-張崇富

從神仙傳記看早期道教修仙倫理的演變-苟波

葛洪神仙思想研究-張明亮

宿命與超越_葛洪的道教神仙信仰-王藝群

山嶽崇拜與道教修真關係略論-李鐵華

道教世界觀簡論-朱展炎

道教服食食材與修仙層級關係探析-徐剛

綠野仙蹤_修仙人物研究-何莉丹

飄貌之旅中修真境界的道教觀念和名詞探源-王然

網絡修真小說研究-肖重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