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買鞋:這天應該避免買鞋,“鞋”與“邪”同音,買鞋會為自己帶來不好的運勢。

忌說鬼:當天鬼魂無處不在,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大肆談論鬼怪,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夜遊:若你八字較輕就要早早回家,孤魂野鬼到處遊蕩,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邀你回家。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買鞋:這天應該避免買鞋,“鞋”與“邪”同音,買鞋會為自己帶來不好的運勢。

忌說鬼:當天鬼魂無處不在,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大肆談論鬼怪,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夜遊:若你八字較輕就要早早回家,孤魂野鬼到處遊蕩,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邀你回家。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玩碟仙:平常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何況是鬼節,更要忌諱和避開。

忌游泳:這天很多河段、池塘都會藏有水鬼,若游泳會一不小心命被抬走。

忌撿錢:路邊的錢都是拿來買通牛頭馬面的,撿了就會侵犯他們,容易被他們教訓。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買鞋:這天應該避免買鞋,“鞋”與“邪”同音,買鞋會為自己帶來不好的運勢。

忌說鬼:當天鬼魂無處不在,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大肆談論鬼怪,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夜遊:若你八字較輕就要早早回家,孤魂野鬼到處遊蕩,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邀你回家。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玩碟仙:平常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何況是鬼節,更要忌諱和避開。

忌游泳:這天很多河段、池塘都會藏有水鬼,若游泳會一不小心命被抬走。

忌撿錢:路邊的錢都是拿來買通牛頭馬面的,撿了就會侵犯他們,容易被他們教訓。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偷吃祭品:這天所有的祭品都是為鬼魂準備的,未經他們同意就動用,會為自己招來厄運。

忌晚上拍照:若在晚上拍照會很容易將陰界的鬼魂拍到,帶回家中,被黴運纏身。

忌把玩冥紙:這是大忌,冥紙是鬼魂的金錢,隨便把玩會引起他們的不悅。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買鞋:這天應該避免買鞋,“鞋”與“邪”同音,買鞋會為自己帶來不好的運勢。

忌說鬼:當天鬼魂無處不在,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大肆談論鬼怪,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夜遊:若你八字較輕就要早早回家,孤魂野鬼到處遊蕩,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邀你回家。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玩碟仙:平常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何況是鬼節,更要忌諱和避開。

忌游泳:這天很多河段、池塘都會藏有水鬼,若游泳會一不小心命被抬走。

忌撿錢:路邊的錢都是拿來買通牛頭馬面的,撿了就會侵犯他們,容易被他們教訓。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偷吃祭品:這天所有的祭品都是為鬼魂準備的,未經他們同意就動用,會為自己招來厄運。

忌晚上拍照:若在晚上拍照會很容易將陰界的鬼魂拍到,帶回家中,被黴運纏身。

忌把玩冥紙:這是大忌,冥紙是鬼魂的金錢,隨便把玩會引起他們的不悅。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床邊掛風鈴:風鈴的聲音會招來鬼魂,人在睡覺時陽氣最弱,容易被入侵。

忌披頭散髮:這天到處都遊蕩著孤魂野鬼,若披頭散髮,會被他們誤認為同類,和你聊天。

忌亂吹口哨:口哨的聲音和鈴鐺的聲音,會被鬼魂認為是對他們的召喚,若看到是陌生人,他們則容易動怒。

"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七月十五中元節是道教節日,為地官大帝聖誕。道教《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全國各地建有許多三官廟、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宮等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即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地官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水官大帝誕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地、水三官信仰起源於自然崇拜,由古代祭祀天地水的儀式發展起來,在國家和民間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北宋道書《雲笈七籤》卷五十六說:"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即一切生命都離不開天、地、水三官的統攝。

《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這三子就是三官大帝,在世即堯、舜、禹三位明君,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地官於中元節降臨人間,根據各人先前的所作所為,校定人們的善惡,所有罪過都被三官記錄在冊。

中元節雖然有祭奠亡者、超度亡魂的民間陰事活動,但於道教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吉的日子,這天適宜齋戒沐浴,禮拜天、地、水三官,懺悔往日至今所做過的錯事,併發心改錯向善,改變自我。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俗稱鬼節。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

民俗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而最初這個節日很可能與鬼神崇拜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說文解字》對“鬼”的解釋是:

人所歸為鬼。

又說,“鬼”陰氣賊害、故從“厶”

神陽鬼陰,鬼就是人迴歸陰氣的狀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甲骨文中,“鬼”字下面是個“人”,上面是個大腦袋(非“田”字),是人們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

鬼,與儺戲中戴著猙獰面具的舞人驅邪有關。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這讓我們想起了民間傳說《鍾馗捉鬼》。

漫畫家方成畫過一幅鍾馗圖:鍾馗靴帽整齊,雙手袖於袍內,以石為枕,臥眠於地,並題五言詩道:

春眠不覺曉,

鼾聲驚飛鳥。

人間鬼太多,

鍾馗累壞了。

鍾馗,或許是中國最得民心的神吧!

七月半,中元節,分享一幅大師之作,硃砂鍾馗,降妖除魔,諸邪不侵,接福呈祥,大吉大利!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溥 心 畬 《終南進士圖》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王”鍾馗的故事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傳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

一天夜裡,唐明皇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鬼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自己的玉笛,正要大喊侍衛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個大鬼跑了進來,大鬼長的豹頭環眼,蓬髮虯髯,頭系角帶,身著藍袍,腳登朝靴,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自稱是終南山落第進士,名叫鍾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綠袍安葬,感激不盡,“誓與陛下除盡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

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並變為門神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

鍾馗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還是神話傳說,眾說紛紜。

好多門神形象裡有鍾馗,據說鍾馗是鬼王,能捉鬼,所以把他的形象貼在門上是為了避邪驅鬼保平安,民俗上講是呼形喝像。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鍾馗到底是誰?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主要職能就是捉鬼。

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雍州終南人,雖然長得醜,但是才華橫溢,剛直不阿。

至於醜到什麼境界,用三個詞足以形容:虎背熊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

還是滿英俊的嗎?唐朝的審美也沒誰了。

馗哥因為長得醜導致仕途不順,死後改行當神仙,結果不小心卻名垂千古。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繁體]馗 [繁體筆畫]11 [五行]金

《說文》馗,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

馗就是四通八達的道路。

鍾馗作為人名,其實不單單指一位。

《正字通》記載,後漢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北史堯暄本名鍾馗,字辟邪。

胡應麟筆叢記載:六朝已有鍾馗,後人附會為作傅,如北史及唐人張鍾馗,諸取名者,皆以鬼神為名也。

所以,鍾馗這個名字,並非唐朝開元盛世第一次出現。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另一說法,鍾馗的得名是由逐鬼法器“終葵”(椎)而來。

《周禮·冬官考工記注》齊人(山東半島)謂椎為終葵。葵馗聲相近,即鍾馗也。

《廣成子傳》蚩尤飛空走,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山海經》作夔。

馗,本意有九頭龍的意思。

椎,就是棒槌,可作武器用,於是,有人便借用其諧音,編出一個手執椎形仲葵打鬼的鐘馗。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

“《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云:‘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 鍾馗 。好事者因作 鍾馗 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道教中稱鍾馗為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

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鬼節還有名字為,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道家為“地官生”。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日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地官赦罪,平衡陰陽;欲成陽事,必行幽科;超亡度孤,陰超陽泰。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至心皈命禮 ·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

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

主管三界十方九地,

掌握五嶽八極四維。

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

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

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

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

群生父母,存沒沾恩。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

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中元節正值地官大帝聖誕,

所謂:

地官赦罪,神明慈悲。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出離長夜,得睹光明。

萬罪蕩除,冤仇和釋。

滌淨靈魂,究竟本心。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很多人肯定很好奇,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我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農曆七月是傳說中的鬼月,而七月十五(8月15日)的“中元節”,便是我們常說的鬼節了。

在這一天,你會看到路邊有人畫圈燒紙錢,記住,千萬不要過去湊熱鬧!否則會惹禍上身,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下面就來介紹一些不得不知的中元節的禁忌,別因無知闖下大禍!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中元節民俗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在中元節這天晚上,人們用厚紙做燈底,放上燈盞或者蠟燭,再放入江河湖泊中,任其漂流,據說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民間在中元節時都會有一定的儀式,人們相信祖先都會在這一天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後輩們會提前準備錢幣、蔬果、美酒等來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後人和泰平安,鴻運高照。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燒街衣:農曆七月人們會在晚上,帶上蠟燭、金銀紙衣和一些祭品,在十字路口畫圈拜祭,希望那些孤苦無依的鬼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中元節祭祀與祈求豐收常聯繫在一起,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焚香,將香插在地上來禱祝稻穀豐收,插得越多,則象徵著秋收會稻穀豐登。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蒸麵羊:在中元節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家蒸花饃,將其捏成扁平狀稱為“面羊”,寓意羊羔跪乳。人們以此來表達孝道,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吃鴨子: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這一天吃鴨子,因“鴨”與“壓”同音,吃鴨子是為了鎮壓鬼魂。也有說法是因為鴨子是在水中游,有河燈普渡祈禱之意。

中元節禁忌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買鞋:這天應該避免買鞋,“鞋”與“邪”同音,買鞋會為自己帶來不好的運勢。

忌說鬼:當天鬼魂無處不在,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大肆談論鬼怪,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夜遊:若你八字較輕就要早早回家,孤魂野鬼到處遊蕩,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邀你回家。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玩碟仙:平常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何況是鬼節,更要忌諱和避開。

忌游泳:這天很多河段、池塘都會藏有水鬼,若游泳會一不小心命被抬走。

忌撿錢:路邊的錢都是拿來買通牛頭馬面的,撿了就會侵犯他們,容易被他們教訓。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偷吃祭品:這天所有的祭品都是為鬼魂準備的,未經他們同意就動用,會為自己招來厄運。

忌晚上拍照:若在晚上拍照會很容易將陰界的鬼魂拍到,帶回家中,被黴運纏身。

忌把玩冥紙:這是大忌,冥紙是鬼魂的金錢,隨便把玩會引起他們的不悅。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忌床邊掛風鈴:風鈴的聲音會招來鬼魂,人在睡覺時陽氣最弱,容易被入侵。

忌披頭散髮:這天到處都遊蕩著孤魂野鬼,若披頭散髮,會被他們誤認為同類,和你聊天。

忌亂吹口哨:口哨的聲音和鈴鐺的聲音,會被鬼魂認為是對他們的召喚,若看到是陌生人,他們則容易動怒。

道教節日|中元節民俗及禁忌大全(附祈福寶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