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天津

道教 明朝 海河 建築 道學在天津 道學在天津 2017-09-18

一、道教史演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據天津史志記載,天津出現道教宮觀的最早時間為元代。據統計,元代以來,在天津境內僅天后宮就曾有過16座,分別於大直沽、東門外、陳家溝、丁字沽、鹹水沽、賀家口、葛沽、泥沽、東沽、蘆北口等處。其中以大直沽天后宮(又稱東廟、天妃靈慈宮)和小直沽天后宮(又稱西廟)。

明初天津設衛以後,道教空前發展,有籍可查者,明代始建、重建的道教宮觀有32座。

應妙真人李德晟(道號天希)來天津小直沽天后宮擔任住持,為天津道教清微正乙派(天師派)的開山祖師,是天津市區境內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道士。

明正統十年,禮部行文給此廟道士邵振祖,令他領道藏一部,此後這部道藏一直珍藏在小直沽天后宮藏經閣內五百餘年,於1957年舊曆重九前運京,送給白雲觀中道教協會收藏。

民國初年的著名道士、中央道教總會會長陳至彬曾在天津道院修道,後入北京白雲觀任方丈。陳大師對清末民初天津道教的發展曾產生過一定影響。

清末民初,興廢廟辦學之風,天津城鄉許多道教宮觀改為學堂,其間,也有一些道教宮觀改作其他公共事業處所,道士和道教信徒人數日益減少,道教活動的規模大大縮小。

二、 道教派別

天津境內道教早期派別較多,近代以來主要有三個宗派:

清微正乙派,又稱天師派。屬正一教派。此派留半發,可娶妻生子繼承父業,所以亦稱“夥居道士”,在天津勢力最大,居統治地位。天尊閣、天后宮、玉皇閣、帝君廟、玉皇廟等均屬此派。

龍門派,龍門派屬全真派。此派開壇放戒,不婚,素食,蓄全發。福壽宮、水月庵、淨業庵等均屬此派廟宇。

華山派,屬全真派,呂祖堂、城隍廟均屬此派廟宇。

三、 廟宇與道士

建國初期(1950年),市區(郊縣宮觀數據尚未統計)共有道教宮觀16座,計大直沽天后宮(東廟)、天后宮(西廟)、龍王廟、三清觀、玉皇廟、呂祖堂、玉皇閣、城隍廟、圓通觀、帝君廟、淨業庵、水月庵等。。1956年市區內道教宮觀減至12座。至1966年只剩天后宮(西廟)、呂祖堂和玉皇閣3座。

建國後,多數道士陸續轉業還俗,道士人數逐年減少。1950年統計,天津市區有道士60人,到1958年,市區僅有道士24人;1976年,減至8人。到2005年只有兩位健在。

四、組織與管理

明清時代中央設道錄司,在天津州設道正司,在天津縣設道會司,這些均為中央或地方政府機構,負責管理道教事務。天津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的官職,一直由天津道教清微正乙派(天師派)小直沽天后宮的住持擔任。李惟彬、薄惟誠、孫希敏、郭希山、郭最正、劉希彭等人曾任天津縣道會司;郭惟源曾任天津府道紀司都紀。

1913年9月北京白雲觀方丈陳至彬在京成立全國性道教團體“中央道教會”,同年12月7日,直隸道教總會在天后宮舉行成立會,30餘名會員到會。宗旨標榜“表彰道脈,力挽頹風,增人群道德,永享共和幸福”。事務所設在天后宮,福壽宮住持劉教壽任會長。1934年天津道教會改名為天津特別市道教會,陳省銘、張修華分別任正、副會長,會址設在玉皇閣內。1942年在日偽政權操縱下,成立華北道教總會天津分會,董政國(曾任吳佩孚部師長)任會長。1946年3月天津“華北道教總會天津市分會整理委員會”成立。7月改選董事會,理事長陳省銘,常務理事張修華,張永年。同年9月改名為“天津市道教會”。1948年4月天津市道教會重新改選,選舉張修華為理事長,張永年、呂永翔為常務理事,此外還選出理事12人,監事2人。以迄新中國建立。

解放後,1958年在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開展了社會主義教育,組織道士參加生產勞動,成立了“道教生產社”。道士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愛國愛教的道路。

1956年11月,中國道教協會發起人會議在北京召開,天津市道教會理事長張修華作為發起人之一代表天津道教界應邀出席。會後,於1956年12月14日至15日,天津市道教會召集全市(指今中心市區)道士(中心市區共26人,其中25人出席)在玉皇閣召開了“中國道教協會發起人會議”傳達報告大會。會上改組了天津市道教會,選舉張修華為理事長,李智深為副理事長,馮宗嶽為祕書長,胡承勳等為常務理事。1957年4月,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天津道教會”亦改名為“中國道教協會天津分會”。會址最初設在玉皇閣,後遷至天后宮(西廟)。

文革命期間,中國道教協會天津分會被迫停止活動。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恢復。

天津道教主要場所

寧河天尊閣

道教在天津

天尊閣是天津歷史上道教三大閣之一,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城東北寧河縣豐臺鎮。該閣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有唐初始建和明代始建等多種說法。據《豐潤縣誌》等文獻和倖存至今的碑文記載,清康熙年間重修天尊閣,咸豐八年(1858)曾進行油漆、彩塑。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平方米。三簷歇山式木結構樓閣建築,上下三層,通高17.4米,巍峨挺拔、氣勢恢宏。由山門、配殿和該閣組成,曾為供奉元始天尊、西天王母和紫微大帝等神祇的道教場所,又名太乙觀。下層稱三清殿,面闊5間,進深4間前出廊;中層為王母殿,面闊5間,進深4間;上層名天尊閣,面闊5間,進深2間前出廊。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附近建築全部倒塌,惟天尊閣巍然屹立,為震中地區僅存的古代高層建築。

日前,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修舊如舊恢復原狀”的古建築修繕原則,對天尊閣的主建築、部分支柱、木地板等進行了維修和更換,並實施綠化。目前,修繕工作已經全部結束,使天尊閣重現遠古風貌。

天妃靈慈宮

道教在天津

天妃靈慈宮,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大直沽天后宮”,俗稱“東廟”。坐落於河東區大直沽中路,始建於元代延佑年間(公元1314—1320年),是中國北方最早的媽祖廟,也是天津發現的最早的寺廟,被史學界稱為“天津第一廟”,與福建湄州的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齊名。該廟是遵《地藏》和堪輿之說,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式地形營造的道觀。廟門向南朝海河而立,海漕入海河後,舟人於漕船上即可朝拜。該廟為磚木結構,宋代風格,氣勢恢宏,巍峨壯觀。在元泰定元年,一場火災焚燬了原有的靈慈宮。兩年後,在三岔河口又建了一座新的天妃宮(後升為天后宮),成為後來的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而焚燬的靈慈宮也於元至正年間得以重修,與三岔口的那座(西廟)形成了歷史上祭祀媽祖的東、西廟。在明代天妃宮仍有重修,直至清代一直香火興盛不衰。清人蔣詩《沽河雜吟》有“劉家巷裡如雲舶,部禱靈慈天后宮”的詩句,描寫了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熱鬧情景。清末八國聯軍時,天后宮毀於入侵的俄軍手中。1902年,雖有當地居民集資重修了三間大殿,但終未能逃脫湮滅於歷史塵埃之下的命運。

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天妃宮遺址進行發掘,現已建成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天津天后宮

道教在天津

天后宮(天妃宮西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現存的著名道教宮觀,坐落在天津市區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西岸,俗稱“西廟”、“娘娘宮"。現與福建莆田湄州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並稱中國三大媽祖廟。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及聚會娛樂的場所。始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為火災焚燬了原有的靈慈宮後,在三岔河口又建的一座新的天妃宮(後升為天后宮)。明以後曾多次擴建修葺。建築物有戲樓、幡竿、山門、牌坊、鐘鼓樓、前殿、正殿、後殿,是市區現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築。清人崔旭《津門百吟》有首詩對祀奉天后的情形帶有總結性:“飛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來垂廟饗,海津元代祀天妃。”這首詩算是概括了600多年來從朝廷到民間敬奉天后的歷史。

1985年天后宮進行了大修,市政府將此闢為民俗博物館,展示天津歷史發展、民間風俗等。現為目前天津保存最為完整的道觀。天后宮附近還是天津早期商業和民俗活動繁華之處,現已闢建為富有中國味、天津味、古典味、文化味的"古文化街",古樸典雅,熱鬧異常。

天津呂祖堂

道教在天津

天津呂祖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衚衕18號。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觀。始建於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當時為永豐屯屯中祠堂。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葺後,改為呂祖廟觀,定名為“呂祖堂”。後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和民國九年(1920年)三次修葺。主要建築有山門,前殿,後殿和五仙堂,佔地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前殿主要供奉呂洞賓,後殿供奉北斗元君,兩側有藥王和藥聖。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天津興起,"乾"字團首領曹福田率靜海一帶義和團來津,在此設總壇口,領導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侵略。為中國惟一保存較完整的義和團總壇口遺址。新中國成立以後,1962年被列為天津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1985年修復后辟為天津義和團紀念館,對外接待觀眾。目前,是國內唯一的反映義和團運動的紀念館。

【天津玉皇閣(清虛閣)】

道教在天津l

玉皇閣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津市南開區玉皇閣大街。建於明宣德二年(1427),萬曆年間重修。玉皇閣原為道教建築群,建築包括牌坊、山門、鐘鼓樓、配殿、六角亭、大殿和清虛閣,原是天津市區規模最大的道觀。現在僅存觀內主體建築清虛閣,是市區現存年代最早的木結構高層建築,坐西朝東,面對海河。上層內供玉皇銅像,周圍有迴廊欄杆,可登臨遠眺。舊時每逢“九九”重陽節,男女老少都會佩戴茱萸,登高賞菊,而玉皇閣高大雄偉,便是極目遠眺、欣賞風景的絕佳之處。清代天津詩人周自邰曾有詩篇《九日登清虛閣》 “此日無風雨,清虛閣上游。天寒欺短髮,地闊豁雙眸。萬井魚鱗屋,千帆鷁彩舟。登臨情未已,不負菊花秋。”詩人通過登高遠眺,描繪出海河秋色的動人景色。

天津福壽宮

道教在天津

福壽宮是明清天津衛著名道觀之一。位於西青區西營門街小稍直口村。始建於元泰定年間,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再次重修,原有大殿三座,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建築恢弘,風格古樸。殿內主要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眼光娘娘、慈航真人、呂祖、關公、柳二太爺等神祇。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西王母誕辰,福壽宮都要舉行蟠桃盛會,一時商賈雲集,朝客萬千,香火極為興盛。民國初年著名道士、中央道教總會會長陳至彬曾在福壽宮修道,後入北京白雲觀任方丈。1949年解放天津時福壽宮被國民黨先遣軍燒燬,解放後遺址被改為了校舍。現福壽宮僅存青石臺階,抱鼓石、石牌坊基礎,幡杆夾杆石和古槐一株。夾杆石雕成精美的石獅,高1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