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章'

"

《道德經》第四章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元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授受,方便接引。

【原文】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釋義】

此一節文,指示道的相貌。道,是個什麼樣子呢?《道德經》以衝、盈、淵、宗以喻之。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衝,虛無也。用,妙用也。盈,充滿也。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或,不定之辭,或許也。

“道衝”,大道虛無。虛無的大道,生生不息,妙用無窮。然而,生生不息之相,妙用無窮之德,卻不能將大道充滿,故曰“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此心此道,萬相生於此,萬相滅於此。萬相生生,此心不增。諸法滅滅,此心不減。此心此道,至虛極而遍滿,含無量而不盈。此心此道,不是別的物,而是我人的覺性心體。

淵者,深邃也。宗者,根源也。此心此道,外不見其邊際,故云高廣。此心此道,內不見其形狀,故云淵深。這個無邊無際、無形無相的覺性心體,萬相從此而生,萬相滅歸於此,故云“似萬物之宗”,亦名是萬法之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銳者,利也,猛也。紛者,亂也,擾也。

治理鏡中之亂相者,愚也。治理心中之妄想者,愚也。鏡中之相,層層疊疊,縱橫交錯,有什麼實際?鏡中之銳,本無實際。鏡中之亂,形同泡影。既無實際,既同泡影,治他作麼?明悟此心,以平等之心,挫不實之銳。明悟此道,以致虛之道,解不實之紛。此挫此解,乃無為之作。無為之作,乃無挫之挫,無解之解。猶如夢中人,面對利劍之銳,只要他夢中醒來,則利劍全無。利劍全無,劍銳何存?猶如煩惱人,面對娑婆之事,只要他一念頓悟,則娑婆全無。娑婆全無,紛擾何存?

若能見得此心,若能悟得此道,則“天地萬物與我為一”,所謂和光同塵,全體一味。

無為之為,無言之言,泯民之爭,滅民之盜。無挫之挫,無解之解,挫民之銳,解民之紛。此乃治萬民、平天下之綱要,此乃度眾生、到彼岸之要義。

以有為之為,治幻相之亂,純屬以幻滅幻,徒添禍亂。神秀大師的這首偈,便是如此。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鏡中萬相,本無實際。本無實際,拂拭什麼?不識鏡影,全體是幻。以幻除幻,夢中說夢。

惠能大師則不然。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識得心體時,見得大道時,一切萬相,皆是“我的尊容”,皆是“道的德相”。如佛經所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既覺,亦無漸次。”了知幻相,本無實際,便是脫了幻相。離了幻相,則幻相即是莊嚴,則娑婆即是極樂。體之與相,道之與德,如水之與波,亦如鏡之與相,一體如如,無二無別,這便是和光同塵,這便是“天地萬物與我為一”,經雲“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湛者,清澈也。此心此道,無形無相,清澈無邊,是名湛兮。這個湛然清澈的心,這個湛然清澈的道,諸佛不能見其形,先聖不能睹其容,唯證乃知難可測,故曰“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吾不知誰之子”。這個含萬物而不盈的,這個生萬物而不居的,我不知他的來處,所謂“吾不知誰之子”。用佛教的話說,此是威音那畔的事,此事無始無終,更有誰能作他之先?用禪宗的話說,一喝之下,萬法消融。萬法消融處,猶隔萬重山。是故,學人當須透過這“萬法消融”之相,探得這生髮萬法之源。到得這裡,方為威音那畔,到得這裡,方為“帝之先”。

“象帝之先”。這個象,就是好像。帝,就是天帝。先,就是以前,就是以先。這個生髮萬相而又一塵不染的,這個生髮萬相而又無形無相的,即是“帝之先”,即是威音那畔。帝之時,只是個一派大好的境界,而不是“帝之先”的事。威音王佛時,只是個一絲不掛的境界,而不是威音那畔的事。若是真行者,不落帝之時,只取“帝之先”。若是真行者,不落威音王,直取威音那畔。

禪宗有個公案,世稱“月落後相見”。

僧問曹山:朗月當空時如何?(按:管他什麼朗月當頭,還是什麼大日當頭,皆是生滅變遷的境界。住在這生滅變遷的境界上,終歸落空亡。境界壞時,娑婆依舊。)

曹山禪師曰:“猶是階下漢。”(按:何止朗月當頭時,不識此心,一切境界時,皆是階下漢。若識此心,運水搬柴皆是當人之神通,山河大地皆是當人之尊容。)

僧雲:“請師接上階。”(按:離開腳下,向外求階,正是階下漢。)

曹山禪師曰:“月落後來相見。”(按:太隱晦,何必呢?這麼接人,喪我兒孫。)

朗月當頭,切不可作物理學的朗月當頭想。“朗月當頭”,這是個比喻,靈明覺照的境界。若作月光想,即是顛倒妄想,即是培植魔子。凡是下過一番功夫,而又作月光想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會作這樣的妄想,我修了這麼長時間,怎麼沒有“朗月當頭”呢?怎麼沒有見到月光呢?或許是我的功夫還不夠吧?凡是有這樣想法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渴望這樣的境界。凡是渴望這樣的境界的人,那一定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魔障,障礙自己的修行路。

如何才能相見?

答曰:朗月當頭,不能相見。月落後,也不能相見。即使太陽出來,也不得相見。乃至諸佛形象,晃耀於當前,也不得相見。

朗月當頭時,落在光明相里。月落後,又落在黑乎乎裡。色相無邊,又如何出得?苦海無邊,又如何出得?

若出不得,莫說朗月當頭是階下漢,即使十個太陽同時出來,也是階下漢,乃至金沙鋪地,光影交錯,也是階下漢。

若欲相見,只須到達“帝之先”,只須到達“威音那畔”。到達了“帝之先”,到達了“威音那畔”,便是相見了也。這裡的“相見”,不是自他相對的相見,而是絕待無對的相見。若非如此,皆是邪見。

帝之先,不是天帝之前,只是諸人當下的這個不死的人。那一畔,不是與此相對的那一岸,只是無彼無此的這一岸。這一岸,回頭是岸。回過頭來,試看這遍含萬相而又一塵不染的,究竟是個什麼?這是“帝之先”,這是“威音那畔”。

"

《道德經》第四章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元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授受,方便接引。

【原文】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釋義】

此一節文,指示道的相貌。道,是個什麼樣子呢?《道德經》以衝、盈、淵、宗以喻之。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衝,虛無也。用,妙用也。盈,充滿也。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或,不定之辭,或許也。

“道衝”,大道虛無。虛無的大道,生生不息,妙用無窮。然而,生生不息之相,妙用無窮之德,卻不能將大道充滿,故曰“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此心此道,萬相生於此,萬相滅於此。萬相生生,此心不增。諸法滅滅,此心不減。此心此道,至虛極而遍滿,含無量而不盈。此心此道,不是別的物,而是我人的覺性心體。

淵者,深邃也。宗者,根源也。此心此道,外不見其邊際,故云高廣。此心此道,內不見其形狀,故云淵深。這個無邊無際、無形無相的覺性心體,萬相從此而生,萬相滅歸於此,故云“似萬物之宗”,亦名是萬法之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銳者,利也,猛也。紛者,亂也,擾也。

治理鏡中之亂相者,愚也。治理心中之妄想者,愚也。鏡中之相,層層疊疊,縱橫交錯,有什麼實際?鏡中之銳,本無實際。鏡中之亂,形同泡影。既無實際,既同泡影,治他作麼?明悟此心,以平等之心,挫不實之銳。明悟此道,以致虛之道,解不實之紛。此挫此解,乃無為之作。無為之作,乃無挫之挫,無解之解。猶如夢中人,面對利劍之銳,只要他夢中醒來,則利劍全無。利劍全無,劍銳何存?猶如煩惱人,面對娑婆之事,只要他一念頓悟,則娑婆全無。娑婆全無,紛擾何存?

若能見得此心,若能悟得此道,則“天地萬物與我為一”,所謂和光同塵,全體一味。

無為之為,無言之言,泯民之爭,滅民之盜。無挫之挫,無解之解,挫民之銳,解民之紛。此乃治萬民、平天下之綱要,此乃度眾生、到彼岸之要義。

以有為之為,治幻相之亂,純屬以幻滅幻,徒添禍亂。神秀大師的這首偈,便是如此。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常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鏡中萬相,本無實際。本無實際,拂拭什麼?不識鏡影,全體是幻。以幻除幻,夢中說夢。

惠能大師則不然。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識得心體時,見得大道時,一切萬相,皆是“我的尊容”,皆是“道的德相”。如佛經所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既覺,亦無漸次。”了知幻相,本無實際,便是脫了幻相。離了幻相,則幻相即是莊嚴,則娑婆即是極樂。體之與相,道之與德,如水之與波,亦如鏡之與相,一體如如,無二無別,這便是和光同塵,這便是“天地萬物與我為一”,經雲“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湛者,清澈也。此心此道,無形無相,清澈無邊,是名湛兮。這個湛然清澈的心,這個湛然清澈的道,諸佛不能見其形,先聖不能睹其容,唯證乃知難可測,故曰“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吾不知誰之子”。這個含萬物而不盈的,這個生萬物而不居的,我不知他的來處,所謂“吾不知誰之子”。用佛教的話說,此是威音那畔的事,此事無始無終,更有誰能作他之先?用禪宗的話說,一喝之下,萬法消融。萬法消融處,猶隔萬重山。是故,學人當須透過這“萬法消融”之相,探得這生髮萬法之源。到得這裡,方為威音那畔,到得這裡,方為“帝之先”。

“象帝之先”。這個象,就是好像。帝,就是天帝。先,就是以前,就是以先。這個生髮萬相而又一塵不染的,這個生髮萬相而又無形無相的,即是“帝之先”,即是威音那畔。帝之時,只是個一派大好的境界,而不是“帝之先”的事。威音王佛時,只是個一絲不掛的境界,而不是威音那畔的事。若是真行者,不落帝之時,只取“帝之先”。若是真行者,不落威音王,直取威音那畔。

禪宗有個公案,世稱“月落後相見”。

僧問曹山:朗月當空時如何?(按:管他什麼朗月當頭,還是什麼大日當頭,皆是生滅變遷的境界。住在這生滅變遷的境界上,終歸落空亡。境界壞時,娑婆依舊。)

曹山禪師曰:“猶是階下漢。”(按:何止朗月當頭時,不識此心,一切境界時,皆是階下漢。若識此心,運水搬柴皆是當人之神通,山河大地皆是當人之尊容。)

僧雲:“請師接上階。”(按:離開腳下,向外求階,正是階下漢。)

曹山禪師曰:“月落後來相見。”(按:太隱晦,何必呢?這麼接人,喪我兒孫。)

朗月當頭,切不可作物理學的朗月當頭想。“朗月當頭”,這是個比喻,靈明覺照的境界。若作月光想,即是顛倒妄想,即是培植魔子。凡是下過一番功夫,而又作月光想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會作這樣的妄想,我修了這麼長時間,怎麼沒有“朗月當頭”呢?怎麼沒有見到月光呢?或許是我的功夫還不夠吧?凡是有這樣想法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渴望這樣的境界。凡是渴望這樣的境界的人,那一定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魔障,障礙自己的修行路。

如何才能相見?

答曰:朗月當頭,不能相見。月落後,也不能相見。即使太陽出來,也不得相見。乃至諸佛形象,晃耀於當前,也不得相見。

朗月當頭時,落在光明相里。月落後,又落在黑乎乎裡。色相無邊,又如何出得?苦海無邊,又如何出得?

若出不得,莫說朗月當頭是階下漢,即使十個太陽同時出來,也是階下漢,乃至金沙鋪地,光影交錯,也是階下漢。

若欲相見,只須到達“帝之先”,只須到達“威音那畔”。到達了“帝之先”,到達了“威音那畔”,便是相見了也。這裡的“相見”,不是自他相對的相見,而是絕待無對的相見。若非如此,皆是邪見。

帝之先,不是天帝之前,只是諸人當下的這個不死的人。那一畔,不是與此相對的那一岸,只是無彼無此的這一岸。這一岸,回頭是岸。回過頭來,試看這遍含萬相而又一塵不染的,究竟是個什麼?這是“帝之先”,這是“威音那畔”。

《道德經》第四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