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道德經 活著 老子 國學 儒家 小說 國學書舍 2019-06-18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人生沒有最完美的,所有的人生都會存在著一些問題,從生活到感情,都會存在著很多遺憾。這些遺憾甚至是無法彌補,永遠無法回頭的。

因為人生是一個單程路,所有走過的路,一步一個腳印,都會在無形之中,形成你的人生狀態。

但是當面對這些遺憾的時候,大多數人總是懊惱痛苦,其實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容納,容納人生中的一些不完美。人生也正是因為能夠有一份容納不完美的智慧,人生才能夠完美。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看完《活著》那一本小說之後,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活著的本身到底是為了什麼?

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是很多人覺得活得很艱難,因為生活本身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創傷和遺憾。

其實想了很久,一個最好的答案就是,活著的本身就是為了活著。因為人生的歷程本身是並沒有意義的,人生的意義是在於經歷。

生活中遇見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有開心有不開心,有驚喜也有遺憾,正是這些酸甜苦辣交織的過程,才促成了美好的一個人生。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所以擁有這樣一種智慧之後,逐漸的就明白了容納的一個道理,容納世間百態,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

《道德經》之中就提倡,把完美的東西表現的有所欠缺,才能夠好好的保存。

比如說《道德經》中說: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鋒利的東西總不是以長久的保存,當你學會磨平外在的一些稜角的時候,才能夠長久的存在。所以儒學中就提出了中庸之道,保持中庸,保持適度,才是最好的一種為人處事的智慧。

在《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中,就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納。

極大的成就都好像是有一些殘缺的,這也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智慧,他覺得這樣的一種狀態是永遠不會衰敗的,這也符合大道的智慧。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最聰明的東西也不會潰決,它的作用永遠無窮盡的,筆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的,最靈巧的東西好像有一些笨拙。

豐盛的東西都是呈現出一副快要潰決的狀態,它的作用是永不枯竭的,然而那些保持圓滿的事物,卻總是容易招致災禍。

聰明的東西都好像有一些笨拙,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要如水一樣的智慧,就是說像水一樣柔軟,與世無爭。但是我們的容納與柔軟並不是任人宰割,而是通過披上一件笨拙的外衣來保護自己。

因為在人性中也有這樣一個人性的弱點,叫做:嫉妒。當你一味的展示自己的聰明機智,展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鋒芒畢露的這種狀態。這也是《道德經》中反對的狀態,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和坑害,那麼你的財富和地位也岌岌可危了。

《道德經》:容納人生中的不完美,能夠保全自己,也能內心坦然

既然我們有的時候,需要保持一份柔弱和不完美,那麼我們為何不能接受人生中的不完美呢?有的時候人生沒有活成想要的樣子,人生沒有達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願望,或許也是更好的能夠保全自己的人狀態。

或許是人生給你另外的一種厚待吧,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去接受,以這樣的一種智慧去生存,會坦然許多。

本文由國學書舍,您對《道德經》的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