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 隋唐演義 藝術 文學 三俠五義 柳下亂彈 2018-12-04

記“永不消失的電波”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

一、單田芳出生在書曲世家,一家三代十一位書曲藝人。

單田芳是中國最偉大的說書家,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說書家,擁有海內外“粉絲”十幾億,遍佈海峽三地以及東南亞、美國等地,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單田芳的聲音。

眾多影視明星也都是單田芳的忠實粉絲,都是聽著單田芳富有磁性的聲音讀過了快樂童年、少年、青年……可以說是能聽懂中國話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聽過單田芳的聲音。

以至於單田芳成了“評書”的代言人。筆者(評書演員王壽成)多次在外聯繫演出業務時,有的人不明白“評書”的概念,一時不明白評書具體指的是什麼,很多人會想到文學的“書評”;但是你只要說出“單田芳”三個字,對方立馬恍然大悟,哦,聽過聽過,單田芳啊,這就是評書!

評書就是單田芳,單田芳就是評書。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童年

單田芳出生在一個真正的書曲世家,祖籍山東德平人(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北部),其祖父為討生活往來於京津兩地,後招贅到了河北省淶水縣楊氏家族,楊氏(單田芳的奶奶)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叫單永生,單田芳的父親是老二叫單永魁,老三叫單永槐。

為了生活,單永生跟隨民間藝人學唱西河大鼓書,人稱“八歲紅”,八歲就是小有名氣的說書神童了,後來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可以獨當一面了,為了省錢讓二弟單永魁(單田芳的父親)學習彈弦,給大哥伴奏,後來老三單永槐學說了評書(省一個彈弦的人),在天津專說《三俠劍》,稱為當時的名家之一。

後來單永魁結識了同樣是書曲藝人家庭的女藝人王香桂,結為伉儷。王家是河北竹板書世家,單田芳的外祖父叫王福義,是著名的竹板書藝人,也是第一個把竹板書帶到東三省的老藝人。單田芳的伯父、父母親、三叔和三個舅舅都是當時的著名說書藝人,特別是母親王香桂,更是譽滿京津以及東三省,最後是哈爾濱市曲藝團的業務團長,筆者(評書演員王壽成)當年聽已故評書泰斗袁闊成先生說起過單田芳先生的母親王香桂,對王香桂的說書藝術讚歎有嘉。袁先生說,“當初香桂嫂子說書,兩點開書,一點鎖門”。為什麼鎖門,不能再允許進人了,書場都要擠得爆炸了,就那麼火。因為袁闊成先生跟單田芳的三叔單永槐是磕頭的把兄弟,所以喊單田芳的母親“香桂嫂子”。王香桂是唐山老藝人劉福軒的徒弟,劉福軒跟王香桂的父親(單田芳的姥爺)王福義是師兄弟;劉福軒編創了西河大鼓的《東漢演義》一書,現在唐山曲藝團檔案室還保留著劉福軒之子劉起先記錄整理的西河大鼓《東漢演義》書稿。也是王香桂的拿手書目之一,另外還有《隋唐演義》《大明英烈》《薛家將》《呼家將》等等。單田芳五歲就跟隨母親學會了《隋唐演義》“宮門掛玉帶”的片段。單田芳的兩個妹妹單臨榮、單臨玉也都是哈爾濱著名的女鼓書演員。

一家三代十一位書曲藝人。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青年單田芳

二、單田芳曾經的理想是做工程師,不想再說評書。

單田芳是家裡的唯一男孩,單永魁、王香桂夫妻一共養育了八個孩子,老大是單田芳,也是唯一的男孩,原名單傳忠。下面有七個妹妹,只有三妹、四妹單臨榮、單臨玉從事了鼓書工作,其他的妹妹並沒有學習藝術方面。大妹妹在成都,二妹妹在瀋陽,其他五個妹妹都在哈爾濱。

雖然單田芳五歲就跟隨母親學會了《隋唐演義》“宮門掛玉帶”的片段書目,但是他確不想再跟父母長輩一樣去說書了。有人說,搞書曲這一行的就像吉普賽人一樣,居無定所,四海漂流。 是的,單家從京津兩地到唐山、山海關,再到東三省,到處搬家。

所以家裡長輩也想讓單田芳(當時學名叫單傳忠)好好的上學讀書,以後改換門庭,不在說書了。可是陰差陽錯的,單田芳先生還是在上了十幾年學之後,都讀到了東北理工大學了,還是因為家庭變故,父母離異,而不得不走回了父母的老路,開始了說書生涯,同時也娶了大自己九歲的師姐王全桂為妻,如此算來單爺一共是十二位書曲藝人了。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夫妻與其妹妹

雖然父母是說書的,全家三代都是說書的,藝人的子女要說書,還得要另外拜師學藝,於是十九歲的單傳忠就拜在了五十年代轟動一時的著名說書大家李慶海先生的門下,改藝名單田芳。(慶字的徒弟都是“田”字的。)

1954年拜師,從1955年開始,單田芳先生正式開始了說書生涯。從鞍山的小茶館開始說家傳的《明英烈》,然後是《童林傳》(雍正劍俠圖),兩年的時間在鞍山爆紅,成了著名的青年評書演員。後來在老藝人楊田榮的指導下藝業大進,學會了《三俠五義》,又得到了當時的西河泰斗趙玉峰的指點,開始說《隋唐演義》。《隋唐演義》是趙玉峰跟北京流派的評書名家樑殿元學來的。都說單田芳會的書多,並不是自己瞎說的,每部書都有傳承和來源的。單田芳一遍說書一遍觀摩學習,利用說書之餘的時間跑遍了全鞍山市大小二十一家書館,又學會了《水滸傳》、《水滸後傳》等傳統書,並且演說了《林海雪原》、《平原槍聲》、《紅巖》、《紅色保險箱》包括蘇聯偵探小說《看不見的戰線》等三十多套(部)新評書。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

三、單田芳的評書:繼承傳統,開拓創新

說起單田芳,歷數先生說過得書目,林林總總,有人說一百一十多部,其實不然,這只是按目錄算的,其實單田芳先生很多部書在不同的電臺電視臺錄製過多個版本,這樣算來不算現場書館的現場,只算保留下來的音像資料就多達200多部了。出版各類評書文本上百部,當年沒有打字機電腦,可都是先生親手書寫出來的,幾千萬的文字書稿。

對於單田芳評書系列作品,王壽成認為要分成兩大部分來看待,就是“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先說繼承傳統,單田芳先生自80年代初期開始在各電臺錄製評書,以《隋唐演義》《明英烈》《童林傳》《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為代表的傳統作品,是他繼承家學、楊田榮、趙玉峰等前輩的藝術技巧的代表作品。當然了,在講演傳統書目的時候,單田芳先生也進行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老書新說,長書短說,使其更加適應廣播的節奏。單田芳的評書緊湊、簡介,人物形象突出,語言明快富有感染力。 咱們很多聽書的觀眾都有這個感覺,不管是走路還是逛街,只要耳邊“飄”來一句單田芳的錄音,立馬就會被這種富有磁性的渾厚聲音所感染,耳朵立馬被“揪”了過去,非要聽個爽快不可。筆者就曾多次駐足街頭聆聽出租車裡傳出來的單田芳的評書,或者遛彎兒的時候在公園“跟蹤”聽收音機的老大爺,就為了多聽一段單田芳的評書。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

單田芳的評書“虎頭、豹尾”,就是開書的時候極具張力,渲染誇張,讓你非聽不可;臨到結尾,如同豹子尾巴一樣短促有力,是人慾罷不能。乾脆有力,借用一句單田芳先生評書裡常用的語句,那就是“胡蘿蔔就酒——嘎嘣脆!”記得當年小時候聽書,說書先生還是習慣書館的程式,一上來幾句定場詩,“上回書說到……”簡短回顧一下前文,才再接著往下說;臨到一回書的結尾,總要有句“欲知後事如何,咱們明天再講。”記得還是從單田芳先生的評書開始,全部去掉了這些個“零碎兒”,後來其他說書先生也跟單先生學的不說這幾句話了。可以說對於當今職業說書人和業餘愛好者來說,大多數人都是受到過單田芳評書的影響。以至於很多愛好者和觀眾認為只有像單田芳先生那樣的沙啞嗓子才是說書的嗓子,仿學者趨之若鶩。其實單田芳先生早年的嗓子又明又亮的,即使後來嗓子壞了之後,單田芳的嗓子還是極具張力的,單田芳的高音兒是很多人沒有的,又寬又厚,各種聲部都有,你聽單田芳的書男女老少各種聲音呢分辨率極高,就證明單田芳的嗓子是一條好嗓子,當然這也是單田芳跟隨老藝人會說的運氣的科學發聲方法。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單田芳 錄音

說書首先要學會發聲,王壽成以前有專門的論述,這裡簡單說,就是丹田氣鼓盪,腹腔、胸腔、口腔、腦腔共鳴。單單的聲帶振動會充血嘶啞,要用丹田氣衝撞聲帶,連續說書兩個小時,聲帶不累。同時通過脣舌控制氣流來仿學男女老少各種人物的聲音,評書裡還要有戰鼓、響炮、馬跑、馬嘶、兵器打鬥各種聲響,都需要利用說書人的嗓子模仿出來,老先生總結為“說書八技”,共分八大類,幾十條小類,這不是聽錄音呢就能掌握的,必須拜師,跟明白老師下苦功學習才能掌握的,還同時得具有一條好嗓子。

單田芳先生就有一條好嗓子,還有幾十年的苦功夫。

這才成就了四十年來單田芳連續幾百部評書上萬集錄音錄像“永不消失的電波”。

這是說的繼承和發展,那麼再說創新,以及提高。

一開始聽早期的單田芳先生的傳統評書,都不覺得單先生是五十年代的老大學生,還是理工科的。因為單田芳的評書語言淳樸、生動,甚至很多大白話和方言、土語。

甚至不如一些只有小學文化的說書人語言華麗。

這就要說到單田芳評書作品的第二部分,就是改編和創作的新評書。那就是以《百年風雲》《亂世梟雄》《天京血淚》《民國英烈》等為代表的近代史評書。

那麼說起來《隋唐》《薛家將》《大五義》等傳統書的技巧,有很多位老藝人在說書技巧上足可以與單田芳並肩,甚至於在某些方面要超越單田芳的。這也是一些老藝人和其擁躉所津津樂道的。但是放眼近代史評書的話,其他人立馬被單田芳甩出幾條街去了。

這就體現出來單田芳作為一個老大學生的實力,單田芳後來修的是歷史專業,對於歷史的解讀絕對高於任何一個說書人了。同時單田芳一生歷盡磨難,嚐遍人情冷暖,在數次歷史運動中劫後餘生,他對於“說頭人情方是書”比任何人理解的都透徹。你光知道這句話不行,你得理解透徹!

口開金聲玉振,舌動百年風雲——評書大師單田芳

晚年單田芳

看透人世既為仙啊,單田芳先生絕對是老神仙級別的了。所以他的評書作品大巧若拙。

高手不出手,敵人自傷身啊!

單田芳的評書是一種氣功,有一股魔力,好像一瓶毒藥,不要嘗試,一旦接觸,你的靈魂必被他俘虜。

王壽成聽書四十年,七歲以前是孫敬修,七歲以後是單田芳,三十三年不輟,永愛單田芳。

單田芳的近代史評書,以及後期改編的很多小說作品,包括《曾國藩》《大唐貴妃》以及《豐澤園與欒蒲包》等等,很多學者、商人、教授都表示聽後受益匪淺。這就不僅僅是說書技巧的問題了,這是說書、做人的“格局”問題。

評書還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評書不但是表現技巧(當然這是基礎)的問題,還要說書人具有超越觀眾的智慧和人格,要感染觀眾要引導觀眾。

所以,王壽成常說“聽書,是最奢侈的生活方式”。 一般人真的聽不了書,聽不懂書的。熱愛上單田芳的人,起碼都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最基本的是一個熱血沸騰的人,他才喜歡聽單田芳。

單田芳的評書正如他的評書裡所說,就是“大碗酒、大塊肉”。聽多了會醉!會上癮,會有依賴感,不聽單田芳,難受! 跟吃肉一樣,不來一段單田芳,不過癮!

建議很多喜歡聽書的朋友,一定要認真聽一聽單田芳中後期的作品。以《百年風雲》《亂世梟雄》《天京血淚》《民國英烈》等為代表的近代史評書。還有部分新小說改編的作品,你會發現另一個高度的單田芳。

王壽成教給你的,一定要會聽書!

單田芳的近現代史評書,是評書史上一塊里程碑,也是今後評書演員的寶貴財富,單田芳是一座寶礦,留待後來人挖掘。

先生功德圓滿,已登極樂,希望評書自有後來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