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蘇莊村陳鏡三'

"

"

大名縣蘇莊村陳鏡三

陳鏡三(1910年-1942年),名鑑明,字鏡三,抗日戰爭時期,化名乃達。大名縣崔嶽村鄉北蘇莊村人,河北省立第七師範第7班畢業,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冀南三專署視察室主任,魏縣抗日政府祕書,元城縣抗日政府祕書,1942年8月,調大名抗日政府任副縣長,到職不久犧牲。

陳鏡三早在七師讀書期間,開始讀馬列著作,確立了革命人生觀。七師學潮和“驅張(反動校長張達夫)鬥爭”中,是學生中的積極分子之一。七師畢業後,到大名一高任語文教師,向學生講述魯迅、郭沫若、茅盾等進步作家的作品,啟發學生革命思想,深受進步青年愛戴和擁護。

在校期間,大量閱讀了《共產黨宣言》、《政治經濟學教程》等進步書刊,並參加了挽留革命校長謝臺臣、驅逐反動校長張達夫的學潮。七師畢業後,陳鏡三到縣立第一高級小學任國語教師,除教語文知識之外,他經常向學生宣傳革命道理,進行人生啟蒙教育。抗戰時期,許多學生在他的鼓勵下,走上了抗日戰場,這與他在校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1937年“七·七”事變後,大名被口本侵略軍佔領。陳鏡三受黨組織派遺,和李一帆、馮洋舟等一起,到丁樹本、陳明韶的三旅政治部工作,為爭取丁、陳接受我黨的統一戰線,聯合抗日作了大量的工作。那時,丁、陳對我黨派入人員暗中排斥和壓制,陳鏡三給予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對和抵制。一次黨派入的黨員幹部權屹夫的手槍被戰士偷去,丁、陳責令“以軍法論處”,陳鏡三和李一帆得知後,共同面見丁樹本,據理力爭,權屹夫方免遇害。丁、陳反動以後,陳鏡三和其它同志一起,按照黨組織的要求,撤回冀南三專署9在黨領導下,積極地投入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

陳鏡三一生熱愛馬列著作,勤奮好學,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惡劣的戰爭年代,每天在遊擊環境裡奔波,仍堅持讀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等著作。

他在三專署任職期間,深入實際,作了大量調査研究,寫了許多調査報告,對當時社會上少數人散佈的“亡國論”、“投降論”以及“抗戰速勝論”,給予了有力的批駁;對廣大群眾的抗戰熱情,給予有力的支持。

陳鏡三立場堅定,愛憎分明。1941年他在元城縣抗日政府任祕書期間,寺莊村一戶地主和一個佃戶因一頭牛發生糾紛,開始有人判斷不公,偏祖地主,而佃戶不服,向陳鏡三告狀。他經過調查,鬧清事實真象以後,嚴厲訓斥那戶地主,糾正了原判,為佃戶伸張了正義。

陳鏡三在抗日期間,經常教育家屬掩護抗日工作人員和人民子弟兵,作抗戰的模範家庭。抗日工作人員解蘊山、李大磊、張新亭、劉建農等同志,多次住到他的家裡,搞抗日工作。他的二伯父陳濂,弟弟陳鑫明因他參加抗日,被日偽憲兵隊及漢奸以“共黨家屬”之名抓到縣城及廉山莊炮樓坐牢。他對家屬說:“為抗日救國,家裡作點犧牲,值得!”

陳鏡三犧牲後,專署祕書主任王玉修曾作了以下輓聯悼念他:

壯志未遂身先卒,留得血債再年銷。

(轉自新《大名縣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