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地域自商代起立國、設郡、置府、布縣,歷史已逾三千年,有治必有城,有城必有廓,一段建置史就是一部城建史。史上大大小小、先先後後存在的若干城廓裡,尤以建於明嘉靖年間的大荔龜形縣城最為傳神。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神龜形制謂稱奇

大荔縣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所築的馮翊古城,此時左馮翊、臨晉縣治所同設一城。晉武帝末年(290),改臨晉縣為大荔縣,縣城一直延續著方方正正的規整形制,無論郡、州、縣制的多番變換。大荔東臨黃河,據有蒲關(蒲津渡)要衝,處在守衛京畿長安的險要位置,故有“三輔重鎮”之稱,東漢以後多次農民起義、封建王朝爭奪,加上各種自然災害侵蝕,城垣屢遭毀壞,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孝明帝正光五年(524)以及西魏大統元年(535)3次修築,共歷時26年。《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唐宋都曾對其進行修葺。直至遭遇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關中大地震,方形城廓毀於一旦。後來為防禦外族南侵,全國各府、州、縣城均按等級地位建造城垣以憑防守,大荔便削掉縣城北部(今東長城村南)餘地,縮小城廓規模九里三,建成了精巧別緻的龜形城垣。

鳥瞰大荔縣城,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龜為上古四靈(麟、鳳、龜、龍)之一,是長壽、異靈的象徵。6座城門象徵神龜的肢體,其中南門為龜頭,城樓上面南有兩個圓洞是龜的兩隻眼睛;北門是龜尾,城樓上面北有一個圓洞是龜肛門,城外的文殊寶塔是龜尾巴;東南門(大安門)是左前爪,由於龜爪彎曲,所以修了兩個門洞,中間有個小甕城,角樓為魁星樓;西南門(普濟門)是右前爪,也是兩個門洞,一個甕城;左後爪伸出去是東北門(長寧門),兩個門洞,一個甕城;右後爪蜷縮回來是西門(永安門),爪尖伸向正西方,兩個門洞端東端西,一個甕城,角樓為文昌閣。由於後爪蜷縮,所以城牆西北角彎了回來。城牆之內,呈曲線網狀佈局。以現在的同州廣場所在地為龜殼頂點,地勢中間高而四周漸低,一條條大街小巷、一座座廟宇祠堂、一戶戶深庭大院似通非通,似連非連,建築佈局遵從八卦玄武的方位,曲折玄妙,恰似龜背網紋狀,更顯神龜活靈活現之勢,蘊含天地靈氣。

大荔龜形縣城為夯土城垣,全圍包磚,牆外築護城河,深、寬一丈有餘,6座城門均設置吊橋。城垣周長4788米,高12.28米,基寬9.8米,頂寬6.3米。城牆之上,設炮臺48座,建重簷歇山頂式城樓12座,築牆垛(女兒牆)3160個,有上城的馬坡道6條。清代中晚期各地民眾起義不斷,為防止起義軍入城,先後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宣統三年(1911)和民國十一年(1921)、民國十六年(1927)、民國十九年(1930)對城垣作過修補。民國三十七年(1948),國民黨政府妄圖阻滯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荔縣城,大量徵集民夫重整城垣,加固城牆,疏通加深拓寬外壕,這是史載對城垣的最後一次修葺。1949年3月,解放軍發起凌厲攻勢,大荔縣城一攻即破。新中國成立後,城垣防禦守護的功能頓失,聽任存廢,日漸蠶食,淪為群眾修建莊基的土源,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夷為平地。現今,城牆殘跡尚留少許,但龜形的縣城輪廓已蕩然無存。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龜城來歷好似謎

龜形縣城在國內並不多,遺存下來的就更少,目前僅知有山西平遙古城、江西贛州古城等,與平遙古城神龜負息壤和贛州古城烏龜水上浮的說法一樣,大荔龜形縣城也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大荔匯聚黃河、渭河與洛河靈秀,三河流走的是水,留下的是歷史,積澱的是文化。遠古時期,在秦嶺與渭北高原之間,西起寶雞,東至同州(今大荔),綿延八百里的關中地區整個是由渭河地塹形成的汪洋澤國(古三門湖)。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裡,看到崇山峻嶺連在一起擋住了黃河的去路,一時一籌莫展。後來,在伏羲的幫助下,首先趕走了興風作浪的水神共工,又有神龜從洛河中爬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鑿龍門,推華山導河,讓黃河切穿三門峽東流入海,八百里秦川滄海變桑田。神龜乘風駕霧遊歷四方,見大荔地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遂流連忘返、樂不思歸,就此落戶安家。先民以為天意,據此有了仿神龜之形建造縣城之舉。中華文明素有圖騰崇拜,古曰:“麟體信厚,鳳知治亂,龜兆吉凶,龍解變化”,先民從龜具有的中庸平和、堅韌頑強、智慧長壽、避難消災等習性中得到啟示和靈感,一定程度上把長壽的烏龜當成神的代言人、人與神溝通的橋樑,在龜身上寄託了人神共治洪水,追求人類自身健康長壽、幸福吉祥的嚮往,希冀神龜之力,使大荔古城固若磐石、永世長存,使大荔人民福壽久遠、祥瑞永恆。

《說文解字》註釋:洛,水,出左馮翊(今大荔)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有著北洛河、漆沮之稱的洛河從陝北黃土高原一路蜿蜒680公里,迂迴曲流十多個州縣至大荔,形成一個大大的“S”形,緊貼縣城由西向東進而南下,於三河口流入渭河、匯入黃河,在此河段一直流傳著洛河神龜的故事。《陝西日報•週末版》1991年起先後三次以《洛河發現奇異發光體》《目擊:洛河巨怪》《奇異發光體再現》為題報道了這一反覆出沒的奇異現象。1993年報道大荔縣卿避村直社碼頭出現一隻龜形巨怪,其前爪有20多釐米粗細,頭有35釐米左右的直徑,龜板足有1.5米以上的直徑,成鐵灰色,裙邊呈肉紅色,肚邊為淡黃色,併發出強烈的淡黃色光華。1995年報道中陳述了發光體時而像星星、時而像滿月、時而像橫倒著的掃帚、時而像立體光柱,使人難解其意。1997年三次“神龜顯靈”:4月12日(農曆三月初六)於洛河彎道8號深潭處發現神龜逆水向上遊,頭部泛有氣泡,一道一道的鐵青色右肩清晰可見;6月3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於7號深潭北側發現神龜伏著蓬草,有時伸頭,有時翻身,全面亮出乳白色腹部,呈顯有四方塊型;6月22日(農曆五月十八)於7號深潭北面發現長約2米,寬約1.5米,頭頸有50釐米的龜體。這一奇異現象長期以來在洛河沿岸群眾中廣為流傳,並把它與幾千年前的“河出圖、洛出書”神話聯繫起來。傳說歸傳說,我們沒有親眼見過不敢輕信,但在這一河段分佈著“伏羲畫卦臺”“八卦龜城”“龜峰寺”“太極天球”等與神龜有關的天象地貌倒是事實。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小民看大荔:大荔龜形縣城

神龜護佑大荔千載

大荔龜城,好似一隻伏在平坦沃野之上的神龜,望著橫在面前的洛河,搖頭擺尾,活靈活現。在中國古代,法力無邊、最令妖邪膽戰心驚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山海經》記載,大荔縣城北面有一座山,就是遠古天下名山獨蘇山(鐵鐮山),此山的形狀好像一個烏龜頭。由此可以想見,一定是得到了靈龜之神的庇佑,古人才建成大荔龜形縣城。

縣城承載了先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祥和長壽的良好祁願,這與大荔居黃、洛之地,河洛文化堆積內涵豐富,而且相互疊壓、相互沿襲的文化史相契合。從距今20萬年前到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一直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勞的雙手改造世界、創造世界,一步步走向文明。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智人大荔人,中石器時代的沙苑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樑家坡遺址、同堤和埝頭遺址以及商代早期的趙家和白村文化遺址,所代表的正是中華文明逐步形成的歷史。因此,以大荔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實際上就是中華先民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居重要地位。

大荔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平川、沙洲與臺原相間,山川形勝、阡陌縱橫,水草豐茂,遍地黃花,自古就是皇家牧馬地、河西米糧川。明、清及民國的20多部大荔史書記載,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至明嘉靖年間(龜形縣城修築前)的1300多年裡,洛河流域共暴發大洪水5次,其中兩次造成大荔縣城垣坍塌進水;在其後至今的450多年裡,洛河流域暴發大洪水17次,尤以民國七年(1918)和1984年為甚,洪水一度漲到城南崖下,但縣城(區)卻安然無恙,由此也便增添了大荔城是龜形,城下有隻巨大的烏龜馱著臥在三水之間,隨著洪水的漲落而浮沉的新傳說。朝代更迭變換,而神龜蟄伏依然,保佑大荔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即使是在抗戰期間的民國二十七年(1938),大荔縣城多次受到日本鬼子空襲,城市建築遭到極大破壞,但以老十字街為龜背的地勢卻沒有任何改變。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古舊的大荔城牆雖已蕩然無存,但千年壽龜卻在一直魔幻般的變粗、變長、變大,城區西擴北進,範圍幾經變大,較之歷代任何一次拓展都不能比擬,這樣也便牢牢地確立了大荔作為秦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次中心的長盛不衰地位。

(王小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