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01 前言

2017年的時候,索尼正式推出全新的RX0黑卡數碼相機,此款相機以小巧的機身搭配1英寸傳感器,再加上強悍的三防功能(防水、防摔和防撞)及超慢動作1000fps動態影像,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而在2019年3月,歷經一年多的等候,索尼正式推出其繼任者——RX0 Ⅱ。作為二代產品,RX0 Ⅱ在硬件和設計上都比一代要成熟不少,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一塊可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的屏幕,以及終於支持內錄4K視頻。

此外,從未涉足過運動相機領域的大疆,也在2019年5月發佈其Osmo Action靈眸,支持拍攝4K UHD 60fps或HD 240fps視頻,並在機身正面額外增加一塊高亮度屏幕,方便VLOG用戶。

從左到右依次為大疆Osmo Action、索尼RX0 Ⅱ、索尼RX0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為方便各位橫向比較三者的差別,我們整理出一個參數對照表,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自官網宣傳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可以看出,索尼在如此小的機身裡塞下1英寸芯片,以及24蔡司鏡頭,真是電子工程的傑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2 外觀對比


三者的按鍵都不多,由於RX0以及RX0Ⅱ不具備觸屏功能,要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實現菜單瀏覽以及參數調整,的確需要比Action更多的按鍵。

從左往右分別為Action、RX0 Ⅱ、RX0(下同)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一英寸的大CMOS及超緊湊的機身,給RX0系列增加了不少散熱壓力,兩者表面的凹凸紋理就是為增加機身與空氣接觸面積而設,目的在於儘快把機器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影像狗剛挖了個格力的工程師,是他告訴我們的。我們聽完又把他炒掉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系列均配備1/4螺絲,市面上的攝影配件可以直接安裝到機身上,而Action則需通過GO PRO的擴展配件,進行擴展。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RX0的掛繩孔在RX0 Ⅱ上被移到了另外一側,事實上,這樣應該更方便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三者都支持TF卡,索尼RX0系列還額外支持自家的MemoryStick Micro記憶棒(索尼真是頑固不化啊),同時RX0系列配備micro HDMI接口以及3.5mm麥克風輸入接口。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RX0的TF卡槽退卡時,可能會由於卡槽彈簧彈力過大,導致TF卡在稍不注意的情況下直接飛出機身外,根據機身以及高度不同甚至會有0.8-1m的距離,該情況也一直延續至RX0 Ⅱ。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大熱天或冬天辛辛苦苦拍攝,TF卡里滿滿的素材,就是因為換卡的時候一不注意,卡飛進池塘......所以一定要小心呀。

可能是索尼考慮到需要兼容自家MemoryStick Micro的原因,RX0以及RX0 Ⅱ插TF時並不提供防呆功能,TF卡無論正反面都能插到機器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外觀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可翻轉屏幕,並且該翻轉屏在打開的情況下依舊支持防水功能,對於一臺參數如此強勁的機器來說,簡直如虎添翼。

RX0 Ⅱ上新增的翻轉屏支持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如果想要自拍的話,面對RX0 Ⅱ的向上180度翻折屏以及Action的自拍副屏,RX0顯得手無寸鐵。所以前二者,都可謂VLOG利器。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3 屏幕效果對比


RX0 Ⅱ與RX0均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缺點顯而易見——熄屏時廣為大眾吐槽“大灰屏”以及相較全貼合屏幕更高的環境光反射率。這點對RX0系列來說可謂雙刃劍,雖說在戶外可視性有所降低,但換來的是比全貼合屏更強的耐摔性,讓其顯示層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護。

而Action的全貼合屏減少環境光對屏幕顯示效果的影響,使得Action的戶外顯示壓力有所降低。當然,這和索尼采用了更大尺寸芯片,能耗更大,需要更好的控制屏幕耗能也有關。

可以看到採用非全貼合屏幕的RX0以及RX0 Ⅱ對環境光抑制一般,而Action表現優秀,基本看不出反射的痕跡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顯然還是考慮到非全貼合屏幕在戶外可視性低的問題,因此在RX0及RX0 Ⅱ的菜單深處藏了一個“晴朗天氣”的亮度設置模式,可自行開啟以獲得比手動設置更高的亮度。

這種做法確實獲得比平時更高的亮度,但對電池會有一定壓力,所以在使用中最好用充電寶等補充電量。需要注意的是,RX0 Ⅱ在錄製XAVC S 4K時無法開啟“晴朗天氣”亮度模式,內錄僅支持1080P視頻錄製的RX0不受此限制(可見這小機器的設計真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啊,對能耗的要求特別高)。

因為拍攝角度的原因,三者對比起來可能Action的亮度看起來稍暗,實際上Action的觀感比RX0系列要亮些,且此時RX0以及RX0 Ⅱ兩者均已開啟“晴朗天氣”模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若光線強烈的話,索尼戶外可視性比大疆要弱(Action的自拍副屏跟RX0系列一樣也是非全貼合屏幕,但其高亮度把屏幕反射的環境光硬生生壓下去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4 交互界面對比


各種瞬間稍縱即逝,有時可能因為沒及時開機或操作不及,導致功虧一簣。那麼這三臺機子開機速度以及操作交互邏輯到底啥情況?

開機速度方面,我們同時按下三者的開機鍵然後觀察,可以看到RX0系列亮屏速度更快,但縱觀全程,三者的整體冷啟動速度沒什麼區別。

由圖可見,在三臺機器完全關機後,三臺機子的開機速度相差無幾(從左到右分別為Action、RX0、RX0 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值得注意的是Action這邊是支持熱啟動的,機器啟動之後短按電源開關即可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等長一段時間沒有操作才切斷電源,由此有效縮短再開機時間。此外打開Action相機的“Snapshot”快拍功能後,可從待機狀態直接開始錄像,所以在設計上,大疆更注重運動快拍。索尼更在意正常操作邏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的菜單以及交互界面繼承前代RX0,兩者跟索尼自家的α微單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把自家α微單的菜單及操作邏輯塞進RX0系列的方寸之軀,所以該機定位黑卡,而不是酷拍系列運動攝像機。

從左往右分別為索尼α7R Ⅱ、索尼RX0、索尼RX0 Ⅱ,設計風格乃至菜單內容都看不出什麼區別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菜單大致與RX0相同,但在一些小方面做了改進:整體風格更像第三代索尼α微單相機;錄製視頻選用自動ISO時可查看當前曝光下的ISO值,而RX0僅顯示ISO AUTO;可分別對拍照模式以及錄像模式的按鍵進行自定義,而RX0僅支持拍照模式的按鍵自定義等等。

請看紅框框住的內容,RX0 Ⅱ可以實時顯示當前ISO數值,而RX0則僅顯示“AUTO”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前面提到RX0系列的菜單以及界面跟索尼自家α微單相機基礎相同,可選項目非常多,針對高階用途的功能如峰值對焦、斑馬紋、安全框、引導框等也沒少。

但同時也意味著RX0系列一定程度上也繼承α微單的一些“特點”,某些選項如“PF中的NEAR模式”、“HFR設置”等,個人覺得最繁瑣的就是刪除文件,由於無法放置更多快捷鍵,如果想刪除不滿意的片段,在這小機器上按上好幾步,確實很累。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而Action操作邏輯跟手機類似,大部分操作由通過點與划來完成;操作界面採用各類圖形icon來取代文字標識……上手難度相較索尼更低,但代價就是一些高階功能的缺失,對於一些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更專業的用戶來說,會成為喉嚨裡的一根刺。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整體看起來宛如飛機儀表盤,拍攝界面的參數非常多,在狹窄的顯示器上塞下這麼多參數,顯得格外“熱鬧”;相比之下Action則非常簡潔,簡潔操作界面及跟手機相機APP相似的操作邏輯,換來了更低的用戶學習成本。

綜上所述,索尼更講究操作的嚴謹,在設計上更多考慮作為專業攝影師的備機,或者影視拍攝的特殊機位。而大疆目標客戶更多的是普通人。兩者在VLOG人群中,估計也會吸引到氣質完全不同的用戶。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05 靜態畫質測試


話不多說,先來看一張圖。我們儘量把橋墩置於畫面中間,然後將RX0、RX0 Ⅱ以及Action的照片疊在一起,讓大家更直觀體驗RX0系列與Action的視角差距。

此時的Action開啟了畸變校正,但視角還是比RX0系列廣非常多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關閉畸變校正之後視角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視角上RX0以及RX0 II跟Action差了非常多相對更長的焦距的確可換來更高的靜態解析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此對比也是夜景拍攝。感光芯片更小的Action,即便用上最低原生ISO,整體畫面仍有顆粒感。

不過,畢竟Action的定位是緊湊型運動照相機運動相機最重要的並不是拍好,而是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礎上再去講究畫質或其他東西。如果為其添加一些高級算法如多幀降噪、自動HDR合成等等,增加運算壓力降低續航不說,還會增加快門時滯。在某些快速運動情況下,甚至會直接影響拍攝成功率

RX0Ⅱ表面上看起來比RX0要銳不少,實際上銳化痕跡比RX0要略重。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在RX0上最高非拓展ISO可達12800,而在RX0 II上就變成了6400,顯然,索尼意識到了參數沒有保持好畫質重要。

由於RX0 Ⅱ上擁有比RX0更快的圖像處理器,應該會有更好的JPG直出控噪性能,索尼這波操作還是很剋制的,這也說明索尼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更自信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下圖為200%放大結果,實際效果如我們所想——RX0 Ⅱ直出JPG細節更紮實,控噪更優秀;Action這邊苦於傳感器大小問題,吃了大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 Ⅱ鏡頭配備T*鍍膜,按理來說應有非常不錯的抗炫光、抗鬼影性能,但由於兩者的鏡頭外面還有一層保護玻璃,所以最終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三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鬼影,可見為了加強對機器的保護,三者都做出了犧牲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聊到虛化,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遍配備小底傳感器加超廣鏡頭的運動相機,其虛化表現在RX0系列面前可以說基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RX0 Ⅱ的對焦距離從前代的0.5m提升到0.2m ,能獲得比RX0更淺的景深。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的景深很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得益於RX0系列的1英寸“巨大”傳感器,RX0系列無論是色彩還原還是畫質表現都十分優秀,相比之下視角更廣、傳感器更小的Action顯得沒有還手之力。

當然淺景深再加上戶外可見性較低的取景器,在某些大晴天不開“晴朗天氣”的情況下,狗崽把RX0系列稱為“薛定諤相機”——在不使用外接監視器或不把照片、視頻傳到手機、電腦上前,我們無法確認RX0系列所拍的視頻或畫面是否合上焦。

雖說如此,RX0 Ⅱ在拍照模式選擇廣域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不僅支持臉部識別,甚至還有廣受好評的眼控對焦,絕大多數情況下可安心按下快門而不用擔心跑焦問題,這都得歸功於全新的處理器,好評(當然視頻拍攝裡面依舊還是不支持~)。

06 視頻性能對比


用過Premiere或者Final Cut的朋友都知道,基於算法的電子防抖如果最終效果越穩,損失的視角就越大——這對於視角不太廣的RX0系列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防抖效果對比也證實我們的猜想,除開不支持電子防抖的RX0,RX0 Ⅱ上的電子防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和它拍攝4K有關,已經沒有多少可裁切的空間),而Action這邊肆意發揮其超廣優勢,防抖可謂是又穩又狠。

RX0並不具備電子防抖功能,手怎麼抖視頻就怎麼抖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 Ⅱ有電子防抖,效果相對好一些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Action因為有更大的富餘,所以很穩妥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等等,索尼官網好像提到過有一款APP叫Movie Edit add-on,支持4K視頻傳輸以及4K視頻編輯與剪輯,能通過算法在後期給RX0 Ⅱ提供更穩的防抖效果。

蘋果國區App Store僅有4個評價的Movie Edit add-on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我們將RX0 Ⅱ拍攝的視頻導入Movie Edit add-on,APP二話不說就先將視頻默認進行防抖處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輸出僅支持Full HD以及HD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這樣的話我們再拿經過APP處理的RX0 Ⅱ視頻出來遛一遛。處理完成後的RX0 Ⅱ視頻文件大小畫質跟RX0沒有區別,但是視角被裁了一圈。

穩確實是更穩了,但本來就很窄的視角會再挨一刀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RX0及RX0Ⅱ均支持S-Log2曲線,在正確曝光情況下能更好地保留高光細節,而Action這邊並沒到log曲線的眷顧,僅有一個名為D-Cinelike的圖片風格,根據官方的意思是,不是log,但期望在當前硬件性能和編碼性能下,能提供比正常模式更高的動態範圍以及後期空間。

圖片來源RX0 II 4K內錄視頻截圖,普通模式下若想保證地面曝光正常,處在高光位置的天空必然過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使用S-Log2後,天空以及地面的細節都得以保留,整體畫面非常灰,後期空間巨大。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其實在普通模式下,Action的寬容度還是挺高的,高光以及暗部細節都得以保留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切換到D-Cinelike模式之後,畫面整體飽和降低,高光細節比普通模式更多,畢竟不屬於log曲線的範疇,整體畫面不會過灰,因此留給後期的空間比RX0系列小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S-Log2的視頻調色看似困難,但由於用戶基數多,且歷史相對D-Cinelike來說更加悠久,因此目前網絡及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Lut供大家下載,對於一些剛入門沒多久、又想體驗S-Log2魅力的用戶來說是件好事。

而D-Cinelike這邊網絡上成熟的Lut不多,不過好在D-Cinelike的調色門檻不高,稍加調整即可成片。

總的來說,在拍攝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索尼RX0和大疆相比,定位的明確不同。一個攻專業性,一個打娛樂牌。


07 綜述

RX0 Ⅱ繼承了RX0優秀的參數及索尼“大法”品質,新加入的翻轉屏配合三防特性使得它能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拍攝角度;在如此輕巧的機身內做到最高1000fps超慢動作、眼控對焦、4K視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小鋼炮”。

而Action高亮前後雙屏,4K 60fps視頻拍攝,穩當的防抖及友好的菜單設計,實在能博得廣大Vlogger及運動攝影愛好者的歡心。

所以,選機器,一定要找合適自己的,而不是某些參數或外觀!

以下樣片由RX0 Ⅱ拍攝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索尼大疆這場比拼,誰贏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