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成親當日,白晶晶走了,所有為了白晶晶而做的一切都成了一場空。但至尊寶平靜地接受了,沒有絲毫波瀾。白晶晶的離去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解脫,理智與內心的緊張消除了。但他得面對更殘酷的現實,如果說結果不重要,意義在於過程,可是,如果他愛的根本不是白晶晶,那麼過程的意義又何在呢?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至尊寶成了一隻洩氣的皮球。隨著理智和內心的緊張消失,二者對立存在的結構性關係也崩塌了,也就是說,人生的構成崩塌了。他放棄了認識自己的努力,他不得不承認,生,原是不可知的東西,也就成了不值得貪戀的東西。他終於明白了唐僧絮絮叨叨地跟他講的那個道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終於,面對劍鋒,那個貪生怕死為了保命可以隨時跪倒的至尊寶坦然地敞開了胸膛。他拜託蜘蛛精下手快點,把心挖出來給他看看。

只有通過死去,他才能認清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否定人生,才能認識人生。

彼岸的起點

說影片沒有解構愛情,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尊寶臨死之際還記掛著紫霞留在他心裡的東西;戴上金箍之前,孫悟空遺憾錯過了紫霞的愛;他也為紫霞的死痛苦萬分。影片沒有否定愛情的美好,可是它解構了人生,解構了塵世生活,那麼,愛情向何處附著呢?這是釜底抽薪之舉。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成親當日,白晶晶走了,所有為了白晶晶而做的一切都成了一場空。但至尊寶平靜地接受了,沒有絲毫波瀾。白晶晶的離去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解脫,理智與內心的緊張消除了。但他得面對更殘酷的現實,如果說結果不重要,意義在於過程,可是,如果他愛的根本不是白晶晶,那麼過程的意義又何在呢?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至尊寶成了一隻洩氣的皮球。隨著理智和內心的緊張消失,二者對立存在的結構性關係也崩塌了,也就是說,人生的構成崩塌了。他放棄了認識自己的努力,他不得不承認,生,原是不可知的東西,也就成了不值得貪戀的東西。他終於明白了唐僧絮絮叨叨地跟他講的那個道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終於,面對劍鋒,那個貪生怕死為了保命可以隨時跪倒的至尊寶坦然地敞開了胸膛。他拜託蜘蛛精下手快點,把心挖出來給他看看。

只有通過死去,他才能認清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否定人生,才能認識人生。

彼岸的起點

說影片沒有解構愛情,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尊寶臨死之際還記掛著紫霞留在他心裡的東西;戴上金箍之前,孫悟空遺憾錯過了紫霞的愛;他也為紫霞的死痛苦萬分。影片沒有否定愛情的美好,可是它解構了人生,解構了塵世生活,那麼,愛情向何處附著呢?這是釜底抽薪之舉。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們都談論《大話西遊》的解構,卻忽視了它建構的一面。至尊寶為什麼無法認清自己呢?因為他一直用肉眼看世界。至尊寶死後對觀音說,在死去的一剎那,他開始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了,原來一切都可以看得那麼清楚。影片建構的就是“心眼”這個視野,也就是佛法的視野。

佛法認為,人是因緣際會緣起緣滅的產物,人的本質是空。空無的人生當然是不可認識的。佛法還認為,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是人的情慾。愛可以是美好的,但註定是短暫的,快樂之後仍是無窮無盡的苦。紫霞對孫悟空說:“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痛苦。”

至尊寶認識到了人生的不可認識性,便是認識到了人的空的本質,也就超越了人生,獲得了佛法的視野。他否定了生,選擇了死,但死只是塵世生活的終點,並不是終極的終點。恰恰相反,對塵世生活的否定是一個新的起點,通向擺脫了輪迴之苦、代表著終極意義的彼岸的起點。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成親當日,白晶晶走了,所有為了白晶晶而做的一切都成了一場空。但至尊寶平靜地接受了,沒有絲毫波瀾。白晶晶的離去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解脫,理智與內心的緊張消除了。但他得面對更殘酷的現實,如果說結果不重要,意義在於過程,可是,如果他愛的根本不是白晶晶,那麼過程的意義又何在呢?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至尊寶成了一隻洩氣的皮球。隨著理智和內心的緊張消失,二者對立存在的結構性關係也崩塌了,也就是說,人生的構成崩塌了。他放棄了認識自己的努力,他不得不承認,生,原是不可知的東西,也就成了不值得貪戀的東西。他終於明白了唐僧絮絮叨叨地跟他講的那個道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終於,面對劍鋒,那個貪生怕死為了保命可以隨時跪倒的至尊寶坦然地敞開了胸膛。他拜託蜘蛛精下手快點,把心挖出來給他看看。

只有通過死去,他才能認清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否定人生,才能認識人生。

彼岸的起點

說影片沒有解構愛情,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尊寶臨死之際還記掛著紫霞留在他心裡的東西;戴上金箍之前,孫悟空遺憾錯過了紫霞的愛;他也為紫霞的死痛苦萬分。影片沒有否定愛情的美好,可是它解構了人生,解構了塵世生活,那麼,愛情向何處附著呢?這是釜底抽薪之舉。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們都談論《大話西遊》的解構,卻忽視了它建構的一面。至尊寶為什麼無法認清自己呢?因為他一直用肉眼看世界。至尊寶死後對觀音說,在死去的一剎那,他開始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了,原來一切都可以看得那麼清楚。影片建構的就是“心眼”這個視野,也就是佛法的視野。

佛法認為,人是因緣際會緣起緣滅的產物,人的本質是空。空無的人生當然是不可認識的。佛法還認為,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是人的情慾。愛可以是美好的,但註定是短暫的,快樂之後仍是無窮無盡的苦。紫霞對孫悟空說:“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痛苦。”

至尊寶認識到了人生的不可認識性,便是認識到了人的空的本質,也就超越了人生,獲得了佛法的視野。他否定了生,選擇了死,但死只是塵世生活的終點,並不是終極的終點。恰恰相反,對塵世生活的否定是一個新的起點,通向擺脫了輪迴之苦、代表著終極意義的彼岸的起點。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佛在彼岸。

影片結尾,孫悟空促成了夕陽武士和他的愛人走到了一起,借另一世輪迴的自己和紫霞的相愛彌補了一點遺憾。然後,他隨著唐僧,向遠方走了,直到消失在沙漠中。他不是不留戀愛,但他必須超越愛,他只能超越愛,他得前往彼岸,去取真經,度化在虛妄中沉浮的眾生。這是他的天命。

再見,愛情!再見,塵世間的一切情慾!

孫悟空搖搖晃晃的背影,是一個碩大的問號,它迫使觀眾直面漂浮不定的人生的荒謬感,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無盡的荒涼感和深深的絕望,在對塵世生活意義的質疑中悄然生髮。

文章本天成

按照戲劇規律,紫霞之死和孫悟空大戰牛魔王是影片的高潮。從劇情上看,的確如此。但高潮後的最後10分鐘,影片對主題做了進一步昇華。

打死牛魔王之後,孫悟空用月光寶盒穿梭時空,離開險境。從衝擊中清醒過來後,孫悟空發現又回到了熟悉的水簾洞。他是怎麼到這裡來的?豬八戒說:“你都忘記啦?昨天晚上遇到一場大風沙,是你帶我們到這裡來的啦。”然後,一切都變了樣,蒼蠅一樣的唐僧變得言簡意賅,沒完沒了互掐的豬八戒和沙僧變得互敬互愛。

這是怎麼了?因為討厭師父而要殺師父,因為要殺師父而被佛祖懲罰,轉世為人經歷愛恨情仇,500年穿梭時空歷經艱難……這一切到底發生過沒有?一切都是一場夢嗎?

這迫使觀眾自我審視:我的人生是真實的嗎?抑或是處於一個未醒的夢中?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成親當日,白晶晶走了,所有為了白晶晶而做的一切都成了一場空。但至尊寶平靜地接受了,沒有絲毫波瀾。白晶晶的離去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解脫,理智與內心的緊張消除了。但他得面對更殘酷的現實,如果說結果不重要,意義在於過程,可是,如果他愛的根本不是白晶晶,那麼過程的意義又何在呢?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至尊寶成了一隻洩氣的皮球。隨著理智和內心的緊張消失,二者對立存在的結構性關係也崩塌了,也就是說,人生的構成崩塌了。他放棄了認識自己的努力,他不得不承認,生,原是不可知的東西,也就成了不值得貪戀的東西。他終於明白了唐僧絮絮叨叨地跟他講的那個道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終於,面對劍鋒,那個貪生怕死為了保命可以隨時跪倒的至尊寶坦然地敞開了胸膛。他拜託蜘蛛精下手快點,把心挖出來給他看看。

只有通過死去,他才能認清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否定人生,才能認識人生。

彼岸的起點

說影片沒有解構愛情,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尊寶臨死之際還記掛著紫霞留在他心裡的東西;戴上金箍之前,孫悟空遺憾錯過了紫霞的愛;他也為紫霞的死痛苦萬分。影片沒有否定愛情的美好,可是它解構了人生,解構了塵世生活,那麼,愛情向何處附著呢?這是釜底抽薪之舉。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們都談論《大話西遊》的解構,卻忽視了它建構的一面。至尊寶為什麼無法認清自己呢?因為他一直用肉眼看世界。至尊寶死後對觀音說,在死去的一剎那,他開始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了,原來一切都可以看得那麼清楚。影片建構的就是“心眼”這個視野,也就是佛法的視野。

佛法認為,人是因緣際會緣起緣滅的產物,人的本質是空。空無的人生當然是不可認識的。佛法還認為,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是人的情慾。愛可以是美好的,但註定是短暫的,快樂之後仍是無窮無盡的苦。紫霞對孫悟空說:“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痛苦。”

至尊寶認識到了人生的不可認識性,便是認識到了人的空的本質,也就超越了人生,獲得了佛法的視野。他否定了生,選擇了死,但死只是塵世生活的終點,並不是終極的終點。恰恰相反,對塵世生活的否定是一個新的起點,通向擺脫了輪迴之苦、代表著終極意義的彼岸的起點。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佛在彼岸。

影片結尾,孫悟空促成了夕陽武士和他的愛人走到了一起,借另一世輪迴的自己和紫霞的相愛彌補了一點遺憾。然後,他隨著唐僧,向遠方走了,直到消失在沙漠中。他不是不留戀愛,但他必須超越愛,他只能超越愛,他得前往彼岸,去取真經,度化在虛妄中沉浮的眾生。這是他的天命。

再見,愛情!再見,塵世間的一切情慾!

孫悟空搖搖晃晃的背影,是一個碩大的問號,它迫使觀眾直面漂浮不定的人生的荒謬感,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無盡的荒涼感和深深的絕望,在對塵世生活意義的質疑中悄然生髮。

文章本天成

按照戲劇規律,紫霞之死和孫悟空大戰牛魔王是影片的高潮。從劇情上看,的確如此。但高潮後的最後10分鐘,影片對主題做了進一步昇華。

打死牛魔王之後,孫悟空用月光寶盒穿梭時空,離開險境。從衝擊中清醒過來後,孫悟空發現又回到了熟悉的水簾洞。他是怎麼到這裡來的?豬八戒說:“你都忘記啦?昨天晚上遇到一場大風沙,是你帶我們到這裡來的啦。”然後,一切都變了樣,蒼蠅一樣的唐僧變得言簡意賅,沒完沒了互掐的豬八戒和沙僧變得互敬互愛。

這是怎麼了?因為討厭師父而要殺師父,因為要殺師父而被佛祖懲罰,轉世為人經歷愛恨情仇,500年穿梭時空歷經艱難……這一切到底發生過沒有?一切都是一場夢嗎?

這迫使觀眾自我審視:我的人生是真實的嗎?抑或是處於一個未醒的夢中?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這像極了《蘇菲的世界》一書結尾處的情節設計。如果說沒讀結尾,就等於沒讀《蘇菲的世界》,沒看懂最後10分鐘,也就等於沒有完整地理解《大話西遊》。

必須說,《大話西遊》的情節之複雜,人物之豐滿,敘事之巧妙,製作之精良,都令人驚歎,經得住時間的檢驗。那麼,這樣的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

2001年春,周星馳被請到了北大百年紀念講堂,當時我也去了現場。面對熱情的北大學生,星爺對大家如此喜愛《大話西遊》表示驚訝,對各種各樣的理論闡釋更難理解。在他看來,《大話西遊》只是他的一部票房失敗的作品而已。影片的編劇兼導演劉鎮偉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周劉二人後來都拍攝過類似題材的電影,但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完全無法與《大話西遊》相比,讓人難以相信,水平高下如此之懸殊的作品竟是出自相同的作者。

於我而言,最令人費解之處正在這裡。《大話西遊》是怎麼產生的?那是創作者的夢一場嗎,又或者,我的這番解讀也不過是夢中囈語?

我只能轉向陸游的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最近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重新上映,勾起了許多人懷舊的思緒。極少有一部電影能像《大話西遊》一樣創造了一個文化現象。19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之初的高校學生群體中,它已成經典,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典,它與主流表達方式的區隔讓它難以獲得正統的認可,也將一部分人排斥在門外。

年輕人喜歡《大話西遊》,首先是因為它是一部卓越的喜劇,顛倒了一切能夠顛倒的東西,調侃一切能夠調侃的東西;其次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這種愛情發生在不受階級、家庭、正邪陣營等條條框框羈絆的自由的個體之間,排除了社會性的因素,顯得更純粹,其悲劇性也就顯得更純粹。

有的研究者這樣解讀《大話西遊》:它解構了一切,唯獨沒有解構愛情。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是這樣的嗎?

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很多“大話迷”會套用《大話西遊》裡的句式反問。

的確不是這樣的。這種解讀只看到了電影的前兩層:作為無厘頭喜劇的第一層,和作為愛情悲劇的第二層。在這兩層之外,影片還表達了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對愛情的超越,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塵世生活的意義的超越。

很少有人指出影片所表達的這一層意味,這不僅僅由於它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太複雜了,而且它表達的每一層次的內容都充當著更深一層內容的“保護色”,需要仔細分析才能剝離出更多含義。

每個初看《大話西遊》的人都是從笑開始的,情緒會被一個又一個的“包袱”帶著走,從頭笑到尾,而忽略了愛情故事的悲劇性。只有多次觀看,對笑料產生一定的“免疫”後,故事的悲劇性才會凸顯出來。所以,對有些人而言,《大話西遊》始終只是個鬧哄哄的喜劇片。

再次,它的精神指向超出一般文藝作品的高度,它以佛教精神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它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恨的故事,但在思想上超越了愛與恨;它討論的是人生意義這一根本的哲學命題,卻否定了人生的價值。這一層是需要在對其悲劇性的一面也產生“免疫”之後才能看到的。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能否認識自己?

《大話西遊》的主人公“至尊寶”是孫悟空轉世到人間的化身,上天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為了讓孫悟空在這一世能有機會體驗人間百味,以求大徹大悟。這一點,“觀音姐姐”做了明確的交代。所以,影片表面上講的是愛情故事,實際上是借對愛情的認識討論人生的終極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生是有意義的嗎?這是根本性的哲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關乎人生存在於世上的根基是否牢固。對人生意義的把握有賴於人的認知能力,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能力。那麼人能否認識自己呢?很多哲學家都對這個問題持懷疑態度。因為對人的理智能力有懷疑,才需要藉助超驗性的力量來構築人生的意義。對佛教而言,這個力量當然來自佛法。

在我看來,《大話西遊》的深層主旨是借佛教的觀點來探討人能否認識自己,並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於是,按照影片的故事邏輯,人生的意義就鬆動了,或者說,人生的意義就變成了對人生的超越,去尋找更堅實的彼岸。這就是孫悟空為什麼會自願戴上金箍,“一心皈依我佛”。

這個道理,影片是通過至尊寶與兩個女人的愛情糾葛闡釋的,一個是白晶晶,一個是紫霞。遇到白晶晶時,至尊寶在五嶽山當山賊,他對白晶晶可謂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其實是可疑的,影片借一個嘍囉的口埋下了伏筆:“幫主,品味太差了吧?”

但無論如何,至尊寶展開了對白晶晶的追求。兩人的愛情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斷崖頂上“感情爆發”的時刻,雙向的愛情才得以確立。因為緣起的可疑,也因為一起經歷了太多波折,至尊寶對白晶晶的愛更多變成了一種責任的體現,也就是存在於理智層面的愛。在白晶晶因為一次誤會憤而自殺之後,至尊寶拼盡全力要救白晶晶,結果“月光寶盒發生故障,啾地一聲回到了500年前”。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後,至尊寶遇到了紫霞。紫霞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青寶劍而愛上了他,但少有人注意到,至尊寶對紫霞的愛發生得更早,當時二人相遇不久,紫霞為了安慰至尊寶,提議把兩個人的手綁在一起,並笑著對至尊寶眨了一下眼。正是這一笑一眨眼,擊中了至尊寶的心,他瞪大了眼睛,神色呆滯地別過頭去。

在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方面,《大話西遊》構建了頭腦和心的對立,也就是頭腦中的理性一面和內心非理性的、情感的一面的對立,而且假定了心才是人的最真實的自我。這才有了紫霞和白晶晶分別進入至尊寶的身體,直接拷問他的長得像個椰子又“永遠不會說謊”的心。在理智與內心情感的二元對立關係中,人能否自我認識的命題就切換為了理智能否認識內心;人是否認識了自己,就表現為二者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

至尊寶自稱是個“有理性的人”,他對理智有自信,也依據理智行事。表現在對愛情的態度上,他一直堅信對白晶晶的愛,努力想要回去找她,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白晶晶,包括欺騙紫霞的感情,也是想借助紫霞拿回月光寶盒。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心與理智是保持一致的。當紫霞直接問至尊寶的心“他跟他娘子是不是很恩愛”時,他在心裡還是愛白晶晶的。這一點影片沒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根據情節判斷出來。

但是愛的種子一旦在內心種下,對紫霞的愛便自發地生長,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正如大腦不能控制心臟的跳動。至尊寶的頭腦對此並無察覺,他依舊為尋找白晶晶而努力,也在口頭上不斷地宣示對白晶晶的愛。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然而,內心變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與理智的分裂就出現了。等到白晶晶問至尊寶的心“他最愛的人是不是我”的時候,心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對內心的變化,至尊寶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有所意識,但只當是瞬間閃現的念頭,沒有在意。當菩提告訴他,他在昏睡中喊了紫霞的名字784次時,至尊寶的表情是錯愕的。他的心竟變成了這樣,他不認識自己了!可是他仍然遵從理智,提出要跟白晶晶成親。然而,在他又在另一個晚上喊了紫霞的名字785次後,他不得不認真面對理智與內心的分裂,陷入茫然。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和菩提進行那個著名的辯論: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需要嗎?……這是至尊寶最後的掙扎,他無法面對竟不能自我認識的事實。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成親當日,白晶晶走了,所有為了白晶晶而做的一切都成了一場空。但至尊寶平靜地接受了,沒有絲毫波瀾。白晶晶的離去與其說是打擊,不如說是解脫,理智與內心的緊張消除了。但他得面對更殘酷的現實,如果說結果不重要,意義在於過程,可是,如果他愛的根本不是白晶晶,那麼過程的意義又何在呢?人生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

至尊寶成了一隻洩氣的皮球。隨著理智和內心的緊張消失,二者對立存在的結構性關係也崩塌了,也就是說,人生的構成崩塌了。他放棄了認識自己的努力,他不得不承認,生,原是不可知的東西,也就成了不值得貪戀的東西。他終於明白了唐僧絮絮叨叨地跟他講的那個道理: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終於,面對劍鋒,那個貪生怕死為了保命可以隨時跪倒的至尊寶坦然地敞開了胸膛。他拜託蜘蛛精下手快點,把心挖出來給他看看。

只有通過死去,他才能認清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通過否定人生,才能認識人生。

彼岸的起點

說影片沒有解構愛情,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尊寶臨死之際還記掛著紫霞留在他心裡的東西;戴上金箍之前,孫悟空遺憾錯過了紫霞的愛;他也為紫霞的死痛苦萬分。影片沒有否定愛情的美好,可是它解構了人生,解構了塵世生活,那麼,愛情向何處附著呢?這是釜底抽薪之舉。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人們都談論《大話西遊》的解構,卻忽視了它建構的一面。至尊寶為什麼無法認清自己呢?因為他一直用肉眼看世界。至尊寶死後對觀音說,在死去的一剎那,他開始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了,原來一切都可以看得那麼清楚。影片建構的就是“心眼”這個視野,也就是佛法的視野。

佛法認為,人是因緣際會緣起緣滅的產物,人的本質是空。空無的人生當然是不可認識的。佛法還認為,人生是苦的,苦的根源是人的情慾。愛可以是美好的,但註定是短暫的,快樂之後仍是無窮無盡的苦。紫霞對孫悟空說:“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痛苦。”

至尊寶認識到了人生的不可認識性,便是認識到了人的空的本質,也就超越了人生,獲得了佛法的視野。他否定了生,選擇了死,但死只是塵世生活的終點,並不是終極的終點。恰恰相反,對塵世生活的否定是一個新的起點,通向擺脫了輪迴之苦、代表著終極意義的彼岸的起點。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佛在彼岸。

影片結尾,孫悟空促成了夕陽武士和他的愛人走到了一起,借另一世輪迴的自己和紫霞的相愛彌補了一點遺憾。然後,他隨著唐僧,向遠方走了,直到消失在沙漠中。他不是不留戀愛,但他必須超越愛,他只能超越愛,他得前往彼岸,去取真經,度化在虛妄中沉浮的眾生。這是他的天命。

再見,愛情!再見,塵世間的一切情慾!

孫悟空搖搖晃晃的背影,是一個碩大的問號,它迫使觀眾直面漂浮不定的人生的荒謬感,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無盡的荒涼感和深深的絕望,在對塵世生活意義的質疑中悄然生髮。

文章本天成

按照戲劇規律,紫霞之死和孫悟空大戰牛魔王是影片的高潮。從劇情上看,的確如此。但高潮後的最後10分鐘,影片對主題做了進一步昇華。

打死牛魔王之後,孫悟空用月光寶盒穿梭時空,離開險境。從衝擊中清醒過來後,孫悟空發現又回到了熟悉的水簾洞。他是怎麼到這裡來的?豬八戒說:“你都忘記啦?昨天晚上遇到一場大風沙,是你帶我們到這裡來的啦。”然後,一切都變了樣,蒼蠅一樣的唐僧變得言簡意賅,沒完沒了互掐的豬八戒和沙僧變得互敬互愛。

這是怎麼了?因為討厭師父而要殺師父,因為要殺師父而被佛祖懲罰,轉世為人經歷愛恨情仇,500年穿梭時空歷經艱難……這一切到底發生過沒有?一切都是一場夢嗎?

這迫使觀眾自我審視:我的人生是真實的嗎?抑或是處於一個未醒的夢中?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這像極了《蘇菲的世界》一書結尾處的情節設計。如果說沒讀結尾,就等於沒讀《蘇菲的世界》,沒看懂最後10分鐘,也就等於沒有完整地理解《大話西遊》。

必須說,《大話西遊》的情節之複雜,人物之豐滿,敘事之巧妙,製作之精良,都令人驚歎,經得住時間的檢驗。那麼,這樣的作品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

2001年春,周星馳被請到了北大百年紀念講堂,當時我也去了現場。面對熱情的北大學生,星爺對大家如此喜愛《大話西遊》表示驚訝,對各種各樣的理論闡釋更難理解。在他看來,《大話西遊》只是他的一部票房失敗的作品而已。影片的編劇兼導演劉鎮偉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周劉二人後來都拍攝過類似題材的電影,但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完全無法與《大話西遊》相比,讓人難以相信,水平高下如此之懸殊的作品竟是出自相同的作者。

於我而言,最令人費解之處正在這裡。《大話西遊》是怎麼產生的?那是創作者的夢一場嗎,又或者,我的這番解讀也不過是夢中囈語?

我只能轉向陸游的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