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大豆 蘿蔔 烙餅 韭菜 高密發佈 高密發佈 2017-09-20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莫言先生打油詩一首“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麵烙餅卷大蔥,再加一碟豆瓣醬,想不快樂都不中”,足見高密大醬的魅力。

有一種味道,時刻在記憶的深處,總是讓你想念,那就是家鄉的味道,母親的味道。小時候物質匱乏,勤勞的母親總會在臘月初八這天煮些豆子與地瓜幹,做成我們高密當地獨具特色的高密大醬。一直很喜歡吃母親做的這種美食,它味道鮮美,豉香濃郁,總是讓我回味無窮,魂牽夢繞。

白駒過隙,我已過不惑之年,飄在北京,閒暇之餘,經常想起老家大醬的味道。便萌發自己動手做高密大醬的衝動。既然是老家流傳下來的美食,一定要學會做,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

去年冬季時節,我在北京宋莊畫家村工作室成功的製作了十斤黃豆的高密大醬。 現將我製作高密大醬的流程分享如下:

  1. 冬季,去菜市場挑選非轉基因黃豆十斤,洗淨後,泡製3小時,入鍋後,容易煮熟煮爛,趁熱用擀麵杖搗碎備用。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2.搗碎的黃豆粒團起,團成結結實實窩窩頭的模樣。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3.把做好的黃豆窩窩頭晾乾,就可以放在廚房有空的地方,讓它們自然發酵。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4.過幾天就去看一看,翻一翻,讓菌絲生的均勻一些。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5.冬去春來,二月二前後,把黃豆大醬窩窩頭拿出來,把表面菌絲掃除,把大醬窩窩頭切成片狀,放在太陽下涼晒,晾乾,晒透。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6.把晒乾的醬片,敲碎。以前母親都是放到村裡碾上,去碾碎的,現在我手頭沒這個東西,還自己想辦法吧。實在不行,用手掰掰也可以啊。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7.然後放到盆裡,按照七碗醬片,一碗鹽的比例,加入食鹽。母親的配方,這樣做出的鮮醬鹹淡正合適。鹽放少了醬會酸。“省了鹽,酸了醬”這句高密俗語就由此而來。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8.加花椒葉或花椒種,薑片適量,熬一鍋水,水熬好後,用濾網把花椒撈出,涼透後倒入大醬料盆中,用蓋墊封盆,讓其再次發酵。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9.十天過後,會在醬的表面出現一層厚厚的菌絲。不要扔掉,撈出來燉雞蛋,鮮美無敵。我製作的鮮醬成功了,蘸蔥、蒜苗、苦菜等食之,或卷在高密拤餅中(高密另一種美食,後一篇介紹製作工藝),仰或是調入雞蛋、蔥花、花生油蒸制,都是老家的味道,人間的美味。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家鄉味道——高密大醬

10.盛出一些鮮醬放入冰箱保鮮,剩餘部分繼續放在盆中在陽光下暴晒,每天攪動幾次。醬就會越來越厚,最後可以製成老醬團。放在罈子或保鮮盒裡,蒸煮燉肉、魚或茄子時,掰一塊放入調味,也是絕美的。當然包裹上食鹽醃漬後的蘿蔔或芥菜頭,半年後又會製成高密另一道美味,醬醃鹹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