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大別山 佛教 長江 僧璨 地理文化雜談 2017-06-24

大別山名稱來源於我國第一部地理著作《尚書·禹貢》,《禹貢》中兩次提及大別(大別山),如: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譯文:開通嶓冢山到達荊山。開通內方山到達大別山。)......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 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譯文:從嶓冢山開始疏導漾水,向東流成為漢水;又向東流,成為滄浪水;經過三澨水,到達大別山,向南流進長江。)另外,大別山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文化淵源,大別山脈連綿數百里,是中國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山南麓的水流入長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別山南北的氣候環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異也很大。相傳西漢漢武帝祭祀古南嶽天柱山時經過大別山,當他登上了大別山主峰後,觀賞了南北二側的景色不禁感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之大果別於他山也!”隨行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公元前145—公元前87)記錄之,於是大別山由此名聲大振。相傳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劉莊為銘記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國傳播佛教,在黃河流域的洛陽興建了白馬寺,為了在長江淮河流域也宏揚佛法,又命名長江淮河分嶺的大別山主峰為白馬尖,此後就有了“北有白馬寺,南有白馬尖”一說。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大別山地區名寺林立,佛法盛行,二祖寺、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迎江寺、靈山寺等在中國佛教禪宗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寺院分佈於此。

二祖寺又名無相寺,位於大別山腹地,被稱為中華禪宗第一山的司空山上,它是中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傳衣法予三祖僧璨的道場,是千古禪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二祖慧可道場,位於安徽省嶽西縣司空山,司空山方圓約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鎮,安慶形勝,稱之“司空扼蘄黃,天柱蔽英霍”。上有平坦之地數裡,世稱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禪宗祖庭三祖禪寺又名山谷寺、乾元禪寺,始建於公元505年。位於安徽天柱山南面環境清幽,景色怡人的鳳形山上,為南朝國師寶誌禪師開創,梁武帝賜名山谷寺。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來此弘法教學,並傳衣缽給四祖道信,於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稱三祖寺。後,唐肅宗賜三祖寺名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唐代宗又諡三祖僧璨號鑑智禪師,賜其舍利塔名為覺寂塔。宋太宗諡開山寶誌禪師名為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三祖寺的輝煌地位,使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遊寺題詩,有的還居寺讀書,修身修性,潛心學佛。有詩云“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1983年三祖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唐武德七年(624)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創建,為中國禪宗叢林之始。位於湖北黃梅縣雙峰山下,距縣城15公里,佔地110多畝,與東山五祖寺相隔20公里。西山,又名破額山、雙峰山,海拔599.8米。風景秀美,名勝眾多。其中三塔(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兩橋(靈潤橋、明月橋)、一石刻(靈潤橋摩崖古石刻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黃梅五祖寺,原名東山寺,或東禪寺,後世改稱五祖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東12公里的五祖鎮東山之上,地處大別山主脈東端南沿,與九江隔江而望。建於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的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大師得法受衣缽之聖地,被御賜為“天下祖庭”。中國化佛教,始於禪宗。禪宗又名佛心宗。禪宗在第五代分為南、北兩宗,其祖庭都在黃梅五祖寺。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迎江寺位於安慶市樅陽門外的長江邊上,佔地3萬餘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振風塔、毗廬殿、藏經樓、大士閣、法堂、廣嗣殿等建築組成。整座寺院建築在長江岸邊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從十里開外即能見其雄姿。安慶乃歷史文化名城,迎江寺即在該城之東南,它上接九華,下臨匡廬,北攘天柱,南臨長江,可謂得天地之靈氣,占人文之輝光。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信陽靈山寺:始建於北魏孝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千年古剎靈山寺旁依少華山,唐朝起寺院改為“靈山”。該寺地處豫鄂兩省之間,是官營建的寺院之一。美麗的大別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