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鰲足立四極,鐘山一蟠龍。皇帝稱為真龍天子,撫掌四海稱為龍御天下。龍,象徵至高無上。建築舟車、錦繡衣袍、御用寶座,一概以“龍”相飾。御用瓷器是皇家最為重要的典禮、生活、裝飾用器之一,因此在瓷器器型、紋飾、釉色等方面,時常受到帝王直接影響。

明宣德青花海水龍紋缽

高12釐米,口徑26.5釐米,足徑12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缽(音bō)口微斂,弧腹,平底。通體青花裝飾。外壁從上至下依次繪海水紋、雲龍紋、蓮瓣紋。內底青花雙線圈內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底素胎無釉。

此器造型敦實,紋飾生動,青龍矯健,頗有氣勢,為宣德官窯瓷器之精品。

缽形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經出現。但“缽”字是佛門盛貯器的音譯,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時,皇家崇信佛教,特別是藏傳佛教。大批藏地僧侶紛紛入京朝貢。宣德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燒製的瓷缽,斂圓口,弧形深壁,底有兩種,一為細砂平底,一為無釉淺圈足環底。品種有白釉、灑藍釉和青花器。灑藍釉器的外壁飾有暗刻雲龍紋。青花器的外壁繪有云龍、纏枝蓮等。清代有仿製品。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

高45.3釐米,口徑7.8釐米,足徑14.5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宣德時期,有“諸料悉備,青花為貴”之說。此壺的裝飾過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狀工具勾劃龍紋輪廓及龍之雙目、冠發、厚脣、牙齒、爪趾、鱗等細部,然後在龍身周圍用青花料滿繪波濤洶湧的海水並施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

史載,宣德時青花多用鄭和從西洋帶回的“蘇泥勃青”鈷料,呈色深豔明亮,如藍寶石一般,線條間往往有暈散現象,有如水墨畫的墨暈,加上錯落有致的黑色斑點,使畫面產生了非同凡響的藝術效果。

清康熙黃地紅彩二龍趕珠紋碗

高7.4釐米,口徑15釐米,足徑6.4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碗撇口,弧壁,圈足。內施白釉,外壁黃地紅彩雙龍紋裝飾。紅彩呈棗皮紅色。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黃彩與礬紅彩雖都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但是它們所含PbO(氧化鉛)和Fe2O3(三氧化二鐵)的量卻不相同。黃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Fe2O3的含量為3%,因此Fe2O3能全部溶於釉中並以三價鐵的形態使釉呈黃色。而紅彩中PbO的含量不高,Fe2O3的含量卻高達30%-50%,大部分氧化鐵不熔於釉中,而是以超細顆粒狀態懸浮於鉛釉表面而使釉呈紅色。

元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

高28釐米,口徑22.3釐米,足徑18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內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飾青花紋樣,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5個紋樣帶。頸部繪纏枝梔子花紋,肩部繪卷草紋,上腹部繪雙雲龍紋,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仰蓮瓣紋。

此器形制渾厚飽滿,紋飾繁密而有氣勢,所繪龍紋頭小,頸細,身體細長,三爪動感較強,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龍紋式樣。

清康熙綠地紅彩雲龍紋盤

高4.7釐米,口徑21.7釐米,足徑14.2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盤敞口,弧壁,圈足。通體內外綠地紅彩雲龍紋裝飾,紅綠兩種色彩對比強烈。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明清時期景德鎮官窯曾大量燒造單一色地、單一色彩瓷器,如白地綠彩、白地紅彩、黃地綠彩、黃地紫彩、黃地紅彩、綠地黃彩等,但綠地紅彩卻很少見,故這件綠地紅彩龍紋盤就顯得彌足珍貴。

清乾隆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

高47釐米,口徑10.7釐米,足徑15.5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瓶直口,長頸,腹渾圓似球,圈足。內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裡紅繪雲龍出海。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球瓶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的創新器形。多以青花裝飾。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又燒造青花釉裡紅、鬥彩、粉彩等品種。此瓶造型穩重端莊,是乾隆時期官窯瓷器中比較常見的器形。圖案畫法借鑑了清代順治時期經常使用的“龍身在雲中三現”的表現形式,龍身只露出三段,其它部分被浮雲遮掩,故稱“一身三現”,確有“雲從龍”之感。此種斑片雲紋,順治時最為流行。康熙時亦常用,到乾隆時期畫面更加寫實。

明嘉靖五彩龍穿蓮池紋繡墩

高36.9釐米,面徑24.0釐米,底徑24.0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繡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隆起。內素胎,外青花五彩裝飾。墩面繪一正面龍騰躍於蓮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間主題紋飾為二龍穿行於蓮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釘紋一週,鼓釘與墩面之間和底足之間均繪回紋。

繡墩又稱坐墩、涼墩,盛行於明清兩代,見有木質、石質、瓷質等材質。品種有青花、素三彩、鬥彩、粉彩等。

明宣德鮮紅釉金彩雲龍紋盤

高4.5釐米,口徑19.7釐米,足徑12.3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盤撇口,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外壁及盤心以金彩繪雲龍紋,金彩雖已剝落,紋飾仍依稀可辨。口沿為燈草邊。圈足內施青白釉,無款。

瓷器上的“描金”裝飾技法為北宋時定窯首創,有白釉描金、黑釉描金、醬釉描金三種。元代景德鎮窯繼承此技法並生產出藍釉描金器。紅釉描金器則始於明宣德朝。宣德紅釉描金器除盤外還有撇口碗等,均描繪雲龍紋。

清嘉慶青花雲龍紋螭耳瓶

高25釐米,口徑6.5釐米,足徑7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瓶撇口,直頸,溜肩,長圓腹,圈足。頸的兩側對稱置螭耳。內施白釉,外壁繪青花雲龍紋,輔以如意雲頭紋、海水紋、圈點紋等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三行六字款。

瓶上的蛟龍體態矯健,穿行在海水上面的火雲之中,給人以凶猛剽悍的視覺感受。嘉慶青花的紋飾題材豐富,受乾隆青花的影響甚為明顯。繪畫技巧上,隨形變化,筆法纖細流暢,構圖由繁縟逐漸變為疏朗,工筆多於寫意。此瓶上龍的形態體現了乾隆朝向嘉慶朝轉變時期的裝飾風格。

元代藍釉白龍紋盤

高1.1釐米,口徑16釐米,足徑14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盤折沿,淺壁,平底。通體內外施藍釉,外底無釉。盤心坦平,在藍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貼一條矯健的白龍。龍細頸,三爪,作昂首翻騰狀。

此盤屬於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

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裝飾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貼龍、飛鳳、海馬紋等。飾有白龍紋的藍釉器僅見於梅瓶和盤。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高41.5釐米,口徑9.3釐米,足徑15.5釐米。清宮舊藏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此器體大端正,圓口,直頸,口與頸大小相若,腹渾圓,肩與底相若,俗稱“天球瓶”。通體青花紋飾,自上而下分為兩層。外口飾忍冬紋,以枝葉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連續邊飾,頸飾6雲朵紋。整個腹部繪雲龍紋,龍體較大,張口怒目,鬃發上衝,作回首狀,四肢前伸,三爪矯健有力。龍身間隙處飾各種形狀的雲紋,襯托出巨龍行空之勢。平底白釉無款。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鎮窯的創新之器。此器造型飽滿,青花龍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飛揚,刻畫細膩,頗有氣勢。使用進口青料描繪花紋,燒製過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鐵結晶斑,更顯出龍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樂時期龍紋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龍紋碗

高7釐米,口徑16釐米,足徑6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碗撇口,口下漸收,圈足。裡口繪青花海水紋一週,碗心繪蓮池游龍紋。外壁繪兩條龍在蓮池中穿行,隨著龍的遊動,蓮花、水草亦呈翻舞狀。足底青花雙圈內雙行楷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蓮池紋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經出現,明初永樂、宣德時將蓮池紋與龍紋相結合,弘治時承繼,併成為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紋飾題材之一。此碗釉白質潤,紋飾線條纖細柔和,青花呈色藍中微帶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

清康熙釉裡紅雲龍紋缽缸

高36釐米,口徑40.5釐米,足徑40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缽缸圓口內斂,鼓腹,圈足。內外施白釉。外壁釉裡紅裝飾。以釉裡紅描繪海水江崖雙龍戲珠圖案,龍睛以青花點飾,雙龍從海水中騰起,威武矯健,作戲珠狀。近口沿處繪青花絃線兩道。此缽缸造型古樸端莊,胎體堅硬,釉色瑩潤,釉裡紅的髮色純正。

清康熙朝由於掌握了銅紅的呈色技術,因此釉裡紅瓷燒造得相當成功,不論小品還是大器,均造型古樸,胎體堅緻,釉色濃淡分明,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清康熙礬紅彩描金雲龍紋直頸瓶

高42.2釐米,口徑4.2釐米,足徑12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瓶小口,細頸,垂肩,球形腹,圈足。內外施白釉。外壁紅彩描金裝飾。口部繪六週龜背錦紋和一週蕉葉紋。腹部的主題圖案為雲龍趕珠紋。近足處繪蓮瓣紋,與口沿的邊飾上下呼應,烘托出龍紋的矯健凶猛。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以紅彩描金裝飾作瓷器裝飾在清代康熙時期頗為盛行。這件器物上的裝飾繁縟細膩,尤其是龍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元 青花雲龍紋帶蓋梅瓶

通高 47.1cm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小口,寬脣平折,馬蹄形頸,豐肩,圓鼓腹下收,淺圈足稍外揚,修胎規整,配覆杯形蓋。蓋呈盔狀,花苞寶珠鈕,內壁素胎,蓋內子口呈錐管狀,內壁素胎,一側墨書楷體“數”字。瓶底由於年代久遠,土壤侵蝕等諸多因素墨書字體無存。

明弘治白釉刻花海水綠彩雲龍紋碗

高8.2釐米,口徑18.7釐米 足徑7.6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碗內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內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綠彩雲龍紋裝飾。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體上刻劃海水紋飾,施透明釉後,在暗刻花紋以外的空白處畫出龍的輪廓,將龍身上的釉層剔掉,並在露出的胎上刻劃龍嘴、發、鱗等細部,入窯經高溫焙燒後,再在露胎處填綠彩,然後入彩爐經低溫焙燒而成。內底、口沿及足牆均畫綠彩絃線。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白釉綠彩瓷器始燒於明代永樂時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萬曆時期均有燒造。

元代青花雲龍紋梅瓶

高41.6釐米,口徑6釐米,足徑14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足底無釉,泛火石紅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雙絃線把紋樣分成5層。肩部繪卷草紋和下垂雲肩紋,雲肩內繪纏枝菊紋,雲肩紋間飾卷草紋。腹部繪雲龍紋。脛(jìng音徑)部繪卷草紋和仰蓮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細膩,雲龍紋描繪得形象鮮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元代青花的裝飾借鑑了一些元代絲織品圖案,大量使用的垂雲紋和如意雲頭紋便是由披肩演變而成。

清同治青花雲龍紋賞瓶

高39釐米,口徑10釐米,足徑13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以青花繪雙龍戲珠紋,輔以海水江崖與回紋做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同治年制”雙行六字款。

賞瓶是為皇帝賞賜需要而專門燒造的,始見於清代雍正年間,歷朝多見纏枝蓮紋,繪雲龍紋者極為少見。

清雍正黑釉描金雲龍紋高足杯

高9釐米,口徑7釐米,足徑5.9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黑釉是一種光潤透明、色黑如漆的高溫釉,因釉料主要取自景德鎮附近所產的烏金土,故又名“烏金釉” ,以三氧化二鐵(Fe2O3)為呈色劑,配合適量的二氧化錳(MnO2)和氧化鈷(CoO),生坯掛釉,以高溫燒成。康熙、雍正時期盛行。清雍正時景德鎮窯督陶官唐英所著《陶成紀事》中提到:“新制仿烏金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二種。”

這件高足杯即“黑地描金”的品種,為當時仿古創新的品種。雍正四年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三月十三日員外郎海望持出拱花白洋磁靶杯一件,黑釉金龍洋磁靶杯一件。奉旨:將此靶杯照都盛盤式做西洋欄杆。將靶杯或十二隻一盤,或十八隻一盤,足子俱要下穩。盤子或做漆的或做棕木的亦可。欽此。於五月初七日做得高麗木欄杆紫枟木都盛盤二件並磁靶杯二件,員外郎海望呈進訖。” 可知此杯為雍正四年(1726年)所制,同時說明清宮對此品種十分重視和欣賞。

清雍正青花龍穿花紋撇口尊

高68.8釐米,口徑23.7釐米,足徑23釐米

龍紋瓷器收藏指南,史上最貴的20大龍紋瓷器

尊撇口,粗長頸,圓腹下收,近底處外撇,圈足。內施白釉。外壁青花裝飾。瓶頸與腹部分別繪通景龍穿四季花卉圖案,以海水紋、回紋、如意雲紋相隔。近足處襯以海水江崖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形體高大挺拔。青花顏色濃郁豔麗,紋飾畫工精細,具備清代前期陶瓷大器的偉岸風格。這種器形源自康熙朝的瓷尊,但口沿和足底撇度比那時的器物明顯見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