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之美,舉世無雙。數千年來,中國一直是這個星球上瓷器燒造的中心。那些精美的白瓷青瓷,通過海路走到了世界每個角落。多少個西方的宮殿中、博物館中都陳列著來自中國的瓷器,那些明淨、素雅、溫潤的瓷器,成為這個文明古國的象徵。

中國古代的瓷器製造業遍及各省,瓷器生產極多,相對其他文物來說比較容易獲得,幾乎每個省級博物館中都陳列著成系列的瓷器(不管是不是本省的瓷窯燒製的),就連比較寒磣、瓷窯多為民窯的廣西,省博物館中明清顏色釉的精美展品都很不少。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博物館建立一個專門的瓷器展廳也是應有之義。如果要說陳列的展品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似乎湖北省博物館要略遜於首都博物館。不過國內能和首都博物館一拼的瓷器陳列又有多少呢?

湖北省博物館的瓷器展廳在二樓,即“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展”。在前言中說:“湖北地區早在商周時期已出現原始瓷器,六朝至隋唐,青瓷一統天下。宋代主要為青白瓷,元明清彩瓷逐漸興盛。”這其實不只是湖北地區的陶瓷發展狀貌,全中國古代的瓷器發展都是這樣。一般認為商代最早出現的原始瓷器就是青瓷,數量少,也不夠精美。唐宋期間出現了白瓷,但是白度不是特別高,到了明代才出現甜白釉。竊以為中國的瓷器要到了宋代的五大名窯時期才算形成了豐富而燦爛的燒造藝術,真正可以稱之為發展成熟。宋代的名窯集中在陝西、河南或浙江,湖北地區的瓷窯即使有也是民窯,其質量似乎不大突出。元代時期全國的瓷器業出現了大倒退,但是在青花瓷的燒製上卻有進步,景德鎮瓷器終於成為了瓷器之都。明清時期顏色釉席捲天下,霽藍釉、祭紅釉、胭脂紅等各種美麗的釉色都出現了。

根據湖北省博物館介紹,在商代的盤龍城遺址中已經發現了原始青瓷。在館中展出了湖北唯一的西周時期原始青瓷,黃梅縣焦墩遺址出土的原始瓷豆,也展出了戰國楚墓中唯一的原始瓷直線紋罐。其實這些早期的原始瓷器(包括一部分上釉的陶器)原本的顏色應該是一種令人喜愛的青色,但是燒造技藝尚比較粗糙,釉色往往不夠均勻不說,胎釉結合還不夠緊密,漫長的時間和較差的保存環境使釉面都脫落了。在這個原始瓷直線紋罐體上似乎可見星星點點的釉斑殘存。

東漢及三國時期,青瓷流行,但燒造技藝還在摸索之中。如今流傳下來的這一時期瓷器多為民間生活用器(甚至是作為明器而燒造的),工藝比較簡陋,處理比較隨意,似乎生動有餘,細膩不足。下圖為1956年鄂州市朱家堖15號墓所出土的三國時期青瓷虎形插座,雖然釉面已經脫落,不過器型已經比較規整,虎頭雕刻不夠精細,卻活潑而別具情態。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三國時期青瓷虎形插座

又如在鄂州市百子畈旅遊局工地2號墓出土的三國時期青瓷鎮墓獸(見下圖),這件作為明器的鎮墓獸體型不大,四肢與身體都比較肥壯,鎮墓獸面部的刻線和雙眼、舌、耳等都比較簡約,平面性的獸臉甚至顯得有些天真可愛,並沒有鎮墓獸本來那絢爛的顏色和威猛猙獰的造型。這是民用器物中與生俱來的生活氣息。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三國時期青瓷鎮墓獸

在晉代,佛教初興。雖然此時佛教進入中國未久,為了借道教之勢來更方便地傳播,教義尚與本土的道教時有牽連,士人們也常常以為佛、儒、釋三教可以合一,反映在瓷器上,就是鄂州市西山20號墓出土的佛像紋青瓷三足洗(見下圖)。這件洗為洗筆之用,參照了青銅器的造型,上下有弦紋,在缽盂形的主體下還加了三隻較矮的蹄足。器腹上堆貼了四個乘龍佛像,佛像頂有肉髻,腦後有圓形頭光,身著通肩袈裟,紋路非常清晰,乘坐在龍之上。這個造型中,佛像有很濃重的外來宗教色彩,但所騎乘的龍卻是中國傳統信仰中的常見形式。因此這件青瓷洗多多少少體現了魏晉時期佛教文化在中國的滲透。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佛像紋青瓷三足洗

魏晉時期是中國古代最動盪的年代之一,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甚至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侵擾,也使南北方文化出現了頻繁的交流與融合,具有明顯北方特徵的人物像頻頻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湖北出土瓷器中,意味著衣著等生活習慣與南方漢民族迥異的北方民族已經為社會所普遍認識。出於對這些給南方諸民族造成巨大傷害的北方民族的恐懼,胡人往往被塑造成騎獅等驍勇的形象。比如湖北省博物館中展出的鄂州市出土西晉青瓷人騎獅紋唾壺,以及武昌缽盂山出土的西晉青瓷人騎獅燭臺。中國千多年來獅文化的發展,或與魏晉時期北方民族帶來的民族記憶有關。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西晉青瓷人騎獅燭臺

隋唐時期,中國的瓷器製造繼續發展。由於地理便利,湖北唐代墓葬經常出土長沙窯瓷器。長沙窯是南方名窯,中晚唐時最興盛,湖南省博物館曾經送長沙窯的雙系壺上過《國家寶藏》,從湖南省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的藏品來看,長沙窯的雙系壺(也有的叫雙系罐)往往器型比較規整,顏色多為棗皮黃,常飾以釉下褐彩。這個釉下褐彩是比較魔性的,感覺就是隨意那麼一塗……大了小了圓了方了正了側了濃了淡了都全無規律(反正我沒看出來規律)。長沙窯還常常給雙系壺貼花,湖南博物館展的兩件貼花雙系瓷壺,一件是貼花草,一件貼舞女,看起來都很精緻可愛。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黃釉褐斑貼花瓷壺,貼的也是花草。至於湖北省博物館的這件長沙窯瓷壺就比較磕磣了,展示的位置剛好看不見它貼了什麼花……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湖南博物館展的兩件貼花雙系瓷壺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湖北省博物館的長沙窯瓷壺

唐代還出現了白瓷。這種白瓷的白度已經較高,雖然趕不上後來的甜白釉,但是已經接近純白。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了河南陝縣出土的唐代白瓷長頸瓶,色澤瑩白,光澤溫潤,已經臻於至美。湖北省博物館中展出了多件白瓷鏤空圈足硯,這種硯型在魏晉時期就開始流行,在唐代也做了很不少。一般把這種硯叫做“辟雍硯”(辟雍即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之後歷代皆有辟雍,清代乾隆所造辟雍在國子監裡)。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河南陝縣出土唐代白瓷長頸瓶

湖北省博物館有一件白瓷辟雍硯,發掘自鄖縣李徽墓。李徽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孫,李泰之子。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湖北省博物館白瓷辟雍硯

不過唐代最著名、最美的瓷器怕還不是上述兩種,而是祕色瓷。祕色瓷,祕色瓷,乍一聽似乎讓人覺得是某種絢爛的顏色,其實,祕色瓷是越窯出產的青瓷精品。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一件祕色葵口瓷盤,顏色之瑩潤有如碧玉,美得令人心醉。這件瓷盤現存國家博物館。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觀看千年瓷器文化

國家博物館藏祕色葵口瓷盤

熱忱求贊求關注……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