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楚莊王 晉文公 歷史 楚莊 鑑往知今 2019-04-20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相較於晉文公重耳這個大器晚成的君主,楚莊王熊旅則是一位少年君王。楚國原本是一個小國家,但經過歷代國君勤政治理,逐漸吞併周邊許多小國,漸漸地發展為一個大國,位列戰國七雄之一。楚國傳至熊旅這一代正處於晉文公稱霸之後,晉國國力正在走下坡路的一個階段。楚國作為一個尚未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暫時還沒有引起過多關注。以當時的格局來看,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被晉國取代霸主地位的齊國以及仍處於霸主地位的晉國吧。可是誰也沒發現,楚國已經逐漸成長起來,足以威懾海內。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熊旅當上國君時不足二十歲,作為一位少年君主,他表現出玩世不恭的樣子,沉迷於聲色犬馬,不務正業,荒廢朝政長達三年之久,縱使內憂外患不斷,熊旅卻並無所作為,後來是他的幾位賢臣伍舉、申叔和蘇從相繼勸勉,這才把他從險些成為亡國之君的深淵中拉回來。洗心革面的楚莊王熊旅之後從此開始了他的楚國霸主征程。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在這以前,楚國在不斷地受到周邊國家的騷擾,有的國家原本根本不足為提,國力也遠遠不及楚國強盛,可是聽說楚莊王不問朝政,楚國內庭混亂,因此趁火打劫。在三年的時間裡,楚莊王看清了周邊形勢,劍拔弩張,開始拔出鋒利的寶劍,將這些小國一一吞併,繼而在強國中尋找聯盟的盟友,開啟了楚國更大的格局。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楚莊王從一個貪玩的孩子變成熱血的青年,真正實現了成長的蛻變,這一路上離不開一些忠臣良將的勸慰和幫助和提醒,比如申叔、蘇從和伍舉。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申叔是楚國的大夫,作為一個臣子,他有盡忠職守的責任,面對君王的荒唐行徑,他動之以情,感動楚莊王,面對楚莊王的不義不妥之舉,他敢於直言,幫助和啟發君王去儘自己的責任,打開自己的格局。雖然申叔在歷史上不是一位很有名的人,但他對於楚莊王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陳國內亂的時候,楚莊王派兵去幫助陳國平亂,將亂臣誅滅。之後他卻反戈一擊將陳滅國吞併,吞併他國原本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只是楚莊王此舉兩面三刀,在古代人看來,實為大不義之舉,不義則無信,會失民心,同時也在諸國列強面前失了大國的風範。申叔得知楚莊王吞併陳國的消息後沒有像別人那樣歡喜道賀,一番恭維,反而對楚莊王說了這樣一番話:“俗語有說,牽牛過人田地,田地的主人就把牛牽走了。踐踏別人的莊稼固然不對,但為了懲罰卻把別人的牛牽走,這是不是太過分了?大王因為陳國內亂而率領諸侯討伐,以道義為名卻貪圖別人土地,以後要如何去號令天下呢?”楚莊王覺得申叔說得有道理,就恢復了陳國。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無論是一個人、一家公司還是一個國家,都需要講究信義,在那個“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正在萌芽發展的時期,上至君主,下至臣民,已經進入了這樣一種社會契約中,大家需要自覺遵守規則,潔身自好,方能服眾。

楚莊王既是有問鼎中原的雄心壯志,對於申叔所言就更會有所顧慮,對於自身名譽和國家形象都會倍加愛惜,恢復陳國後,楚莊王仍然會發動吞併戰爭,只是作為一個霸主大國,他再也不會因為小利而失大義,把目標對準了更大的鄭國。三個月攻下鄭國都城後,鄭國國君投降,請求不要滅掉鄭國並向莊王保證一定忠於楚國,眾人勸楚莊王不要相信其言,可是楚莊王卻說:“鄭國國君寧願自己委屈,他的請求是為了鄭國百姓,我怎麼能滅亡他呢?”於是下令退兵三十里,與鄭國結盟。一次歸還,一次退讓,楚莊王強而不暴,令諸國信服,這才終成一代霸主。楚莊王雖然年少不羈,卻有著一顆嚮往君子之心,在戰爭紛亂的殘忍年代,既強了自身又適可而止,以威信取代吞併,為楚國結交了許多盟友。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莊王“順手牽牛”,被指:“太過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