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衣著要領

初秋切勿過度禦寒,否則身體抗病能力會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凍”不僅侷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初秋的天氣變化無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吏應及時增減衣服。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衣著要領

初秋切勿過度禦寒,否則身體抗病能力會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凍”不僅侷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初秋的天氣變化無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吏應及時增減衣服。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起居須知

處暑時節,炎熱的氣候已接近尾聲,早晚溫度低,白天氣溫高。此時節的顯著氣候特徵為乾燥,天氣少雨,空氣中溼度小。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口脣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大便乾結。這都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

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秋燥。此時節的秋燥屬溫燥,發展病症為咳嗽少痰、咽乾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復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因此,在此時節,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00—4:00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00~13:00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睡眠的同時,除了應該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時之間午休。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認為老年人官“遇有睡意則就枕”。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寢、夜不寐的少寐現象。另外,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衣著要領

初秋切勿過度禦寒,否則身體抗病能力會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凍”不僅侷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初秋的天氣變化無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吏應及時增減衣服。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起居須知

處暑時節,炎熱的氣候已接近尾聲,早晚溫度低,白天氣溫高。此時節的顯著氣候特徵為乾燥,天氣少雨,空氣中溼度小。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口脣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大便乾結。這都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

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秋燥。此時節的秋燥屬溫燥,發展病症為咳嗽少痰、咽乾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復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因此,在此時節,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00—4:00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00~13:00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睡眠的同時,除了應該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時之間午休。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認為老年人官“遇有睡意則就枕”。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寢、夜不寐的少寐現象。另外,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食譜

處暑時節養生要順應“秋老虎”的氣候特點,其飲食方案如下。

木耳粥

製作原料:黑木耳30克,粳米1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溫水浸泡半El,洗淨後待用。粳米與大棗同煮,煮沸

適宜人群:適用於痰中帶血、慢性便血、虛勞咳喘、痔瘡出血及眼底出血者等。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木耳可涼血止血,治療各類出血病。木耳中所含的同醇類成分具有維生素D的作用,有利於鈣的吸收,可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木耳含有多糖類和磷脂等營養成分,可補腦強心,義可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病等。此粥有益氣養胃、滋陰生津、潤肺止血、補腦強心的功效。

製作原料:玉米鬚100克,甲魚1只,蔥、鹽、黃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去頭、爪和內臟;玉米鬚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將甲魚、藥袋放入沙鍋內,加姜、蔥、食鹽、黃酒、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熬至熟,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口渴神倦,高血壓、糖尿病者。

玉米鬚味甘,性平,人肝、腎經。《滇南本草》說:“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疼體困。'’據現代醫學研究,玉米鬚有利尿作用,對腎臟病、浮腫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對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性黃疸等有一定療效。玉米鬚與龜烹製而成的藥膳,具有養陰補血、消渴降壓之功效,適合中老年人。

雞蓉鵪鶉蛋

製作原料:鵪鶉蛋20只,雞胸肉150克,火腿10克,雞蛋3只,雞湯500毫升,料酒30克,味精1克,精鹽2克,溼澱粉50克,食用油80克。

製作方法:鵪鶉蛋煮熟剝去殼,雞蛋去黃留清,雞胸肉洗淨剝去筋打成蓉泥,放入碗中,用料酒、精鹽1克、溼澱粉15克、蛋清和30毫升清水攪勻調成雞蓉。淨鍋置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鵪鶉蛋、精鹽、味精1克燒開,用35克溼澱粉勾芡;把雞蓉徐徐倒入攪勻,待雞蓉受熱稠濃時放入油滲進雞蓉,盛入大平盆,撒上火腿末,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虛勞贏瘦、中虛少食、消渴者。中老年人常食,能抵抗衰

老。可用於營養不良、貧血、結核病及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鵪鶉蛋性甘,味平,能補益氣血,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所含蛋白質、維生素Bt、維生素Bz、卯磷脂、鐵等均高於雞蛋,並含蘆丁等有益物質。

蓮子牛肚

製作原料:蓮子40粒,牛肚1個,香油、食鹽、蔥、生薑、蒜、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牛肚洗淨,然後把去心的蓮子裝在牛肚內,用線縫合,放鍋中加水清燉至熟。熟後待冷,將牛肚切成絲,與蓮子共置盤中,蔥、姜、蒜洗淨切成粒,加醬油、香油拌勻,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病後體虛、小兒疳積、尿頻、虛煩不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虛勞消瘦者。

禁忌:腹滿痞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蓮子味甘澀,性平,能補脾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牛肚,即牛胃,呀甘,性平,能補虛益脾胃。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衣著要領

初秋切勿過度禦寒,否則身體抗病能力會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凍”不僅侷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初秋的天氣變化無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吏應及時增減衣服。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起居須知

處暑時節,炎熱的氣候已接近尾聲,早晚溫度低,白天氣溫高。此時節的顯著氣候特徵為乾燥,天氣少雨,空氣中溼度小。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口脣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大便乾結。這都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

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秋燥。此時節的秋燥屬溫燥,發展病症為咳嗽少痰、咽乾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復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因此,在此時節,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00—4:00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00~13:00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睡眠的同時,除了應該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時之間午休。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認為老年人官“遇有睡意則就枕”。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寢、夜不寐的少寐現象。另外,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食譜

處暑時節養生要順應“秋老虎”的氣候特點,其飲食方案如下。

木耳粥

製作原料:黑木耳30克,粳米1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溫水浸泡半El,洗淨後待用。粳米與大棗同煮,煮沸

適宜人群:適用於痰中帶血、慢性便血、虛勞咳喘、痔瘡出血及眼底出血者等。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木耳可涼血止血,治療各類出血病。木耳中所含的同醇類成分具有維生素D的作用,有利於鈣的吸收,可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木耳含有多糖類和磷脂等營養成分,可補腦強心,義可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病等。此粥有益氣養胃、滋陰生津、潤肺止血、補腦強心的功效。

製作原料:玉米鬚100克,甲魚1只,蔥、鹽、黃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去頭、爪和內臟;玉米鬚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將甲魚、藥袋放入沙鍋內,加姜、蔥、食鹽、黃酒、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熬至熟,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口渴神倦,高血壓、糖尿病者。

玉米鬚味甘,性平,人肝、腎經。《滇南本草》說:“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疼體困。'’據現代醫學研究,玉米鬚有利尿作用,對腎臟病、浮腫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對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性黃疸等有一定療效。玉米鬚與龜烹製而成的藥膳,具有養陰補血、消渴降壓之功效,適合中老年人。

雞蓉鵪鶉蛋

製作原料:鵪鶉蛋20只,雞胸肉150克,火腿10克,雞蛋3只,雞湯500毫升,料酒30克,味精1克,精鹽2克,溼澱粉50克,食用油80克。

製作方法:鵪鶉蛋煮熟剝去殼,雞蛋去黃留清,雞胸肉洗淨剝去筋打成蓉泥,放入碗中,用料酒、精鹽1克、溼澱粉15克、蛋清和30毫升清水攪勻調成雞蓉。淨鍋置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鵪鶉蛋、精鹽、味精1克燒開,用35克溼澱粉勾芡;把雞蓉徐徐倒入攪勻,待雞蓉受熱稠濃時放入油滲進雞蓉,盛入大平盆,撒上火腿末,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虛勞贏瘦、中虛少食、消渴者。中老年人常食,能抵抗衰

老。可用於營養不良、貧血、結核病及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鵪鶉蛋性甘,味平,能補益氣血,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所含蛋白質、維生素Bt、維生素Bz、卯磷脂、鐵等均高於雞蛋,並含蘆丁等有益物質。

蓮子牛肚

製作原料:蓮子40粒,牛肚1個,香油、食鹽、蔥、生薑、蒜、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牛肚洗淨,然後把去心的蓮子裝在牛肚內,用線縫合,放鍋中加水清燉至熟。熟後待冷,將牛肚切成絲,與蓮子共置盤中,蔥、姜、蒜洗淨切成粒,加醬油、香油拌勻,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病後體虛、小兒疳積、尿頻、虛煩不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虛勞消瘦者。

禁忌:腹滿痞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蓮子味甘澀,性平,能補脾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牛肚,即牛胃,呀甘,性平,能補虛益脾胃。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滋補原則

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耗損大,而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調補一下身體頗有必要。因此秋季一到,氣溫逐漸下降,人們便習慣地想到要補養。但那科不管肌體情況,把許多補藥、補品,如人蔘、鹿茸、雞肉、羊肉等等集中突擊食用,是很不科學的,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浪費財力、物力,甚至還會損害身體。

因此。秋季六節氣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換季是人們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如果體質不佳就非常容易得病。這時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對於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其實,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時令特點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形容處暑:“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炎熱天氣。

處暑節氣在每年8月23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

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要領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而發生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馬王堆出土的《十問》醫書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蛇檀(鱔)、魚鱉、耍(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可見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四期:入睡期、淺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前兩個時期時是在朦朧狀態,易被喚醒,後兩個時期則處於熟睡狀態。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

處暑時節不宜急於增加衣服。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盪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溼濁之氣。

可吃溫補食物。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兒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麵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酸味主收斂,因此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衣著要領

初秋切勿過度禦寒,否則身體抗病能力會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凍”不僅侷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只是不宜添得過多,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初秋的天氣變化無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特別是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吏應及時增減衣服。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起居須知

處暑時節,炎熱的氣候已接近尾聲,早晚溫度低,白天氣溫高。此時節的顯著氣候特徵為乾燥,天氣少雨,空氣中溼度小。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口脣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大便乾結。這都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

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秋燥。此時節的秋燥屬溫燥,發展病症為咳嗽少痰、咽乾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復發或加重.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因此,在此時節,自我保健防秋燥就顯得十分重要。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00—4:00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00~13:00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即每天於子時、午時入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睡眠的同時,除了應該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時之間午休。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認為老年人官“遇有睡意則就枕”。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寢、夜不寐的少寐現象。另外,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食譜

處暑時節養生要順應“秋老虎”的氣候特點,其飲食方案如下。

木耳粥

製作原料:黑木耳30克,粳米1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黑木耳溫水浸泡半El,洗淨後待用。粳米與大棗同煮,煮沸

適宜人群:適用於痰中帶血、慢性便血、虛勞咳喘、痔瘡出血及眼底出血者等。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禁忌:腹瀉之人少食用。

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木耳可涼血止血,治療各類出血病。木耳中所含的同醇類成分具有維生素D的作用,有利於鈣的吸收,可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木耳含有多糖類和磷脂等營養成分,可補腦強心,義可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病等。此粥有益氣養胃、滋陰生津、潤肺止血、補腦強心的功效。

製作原料:玉米鬚100克,甲魚1只,蔥、鹽、黃酒適量。

製作方法:將甲魚去頭、爪和內臟;玉米鬚洗淨,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將甲魚、藥袋放入沙鍋內,加姜、蔥、食鹽、黃酒、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熬至熟,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口渴神倦,高血壓、糖尿病者。

玉米鬚味甘,性平,人肝、腎經。《滇南本草》說:“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疼體困。'’據現代醫學研究,玉米鬚有利尿作用,對腎臟病、浮腫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對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性黃疸等有一定療效。玉米鬚與龜烹製而成的藥膳,具有養陰補血、消渴降壓之功效,適合中老年人。

雞蓉鵪鶉蛋

製作原料:鵪鶉蛋20只,雞胸肉150克,火腿10克,雞蛋3只,雞湯500毫升,料酒30克,味精1克,精鹽2克,溼澱粉50克,食用油80克。

製作方法:鵪鶉蛋煮熟剝去殼,雞蛋去黃留清,雞胸肉洗淨剝去筋打成蓉泥,放入碗中,用料酒、精鹽1克、溼澱粉15克、蛋清和30毫升清水攪勻調成雞蓉。淨鍋置火上,注入雞湯,放入鵪鶉蛋、精鹽、味精1克燒開,用35克溼澱粉勾芡;把雞蓉徐徐倒入攪勻,待雞蓉受熱稠濃時放入油滲進雞蓉,盛入大平盆,撒上火腿末,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虛勞贏瘦、中虛少食、消渴者。中老年人常食,能抵抗衰

老。可用於營養不良、貧血、結核病及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鵪鶉蛋性甘,味平,能補益氣血,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所含蛋白質、維生素Bt、維生素Bz、卯磷脂、鐵等均高於雞蛋,並含蘆丁等有益物質。

蓮子牛肚

製作原料:蓮子40粒,牛肚1個,香油、食鹽、蔥、生薑、蒜、醬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牛肚洗淨,然後把去心的蓮子裝在牛肚內,用線縫合,放鍋中加水清燉至熟。熟後待冷,將牛肚切成絲,與蓮子共置盤中,蔥、姜、蒜洗淨切成粒,加醬油、香油拌勻,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於病後體虛、小兒疳積、尿頻、虛煩不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虛勞消瘦者。

禁忌:腹滿痞脹或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蓮子味甘澀,性平,能補脾益胃,澀腸固精,養心安神。牛肚,即牛胃,呀甘,性平,能補虛益脾胃。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滋補原則

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耗損大,而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調補一下身體頗有必要。因此秋季一到,氣溫逐漸下降,人們便習慣地想到要補養。但那科不管肌體情況,把許多補藥、補品,如人蔘、鹿茸、雞肉、羊肉等等集中突擊食用,是很不科學的,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浪費財力、物力,甚至還會損害身體。

因此。秋季六節氣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換季是人們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如果體質不佳就非常容易得病。這時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對於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處暑時節天漸涼 養生要領請收藏

處暑養生運動——慢跑

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變化,體內的陰陽、氣血亦應隨之產生“收”的改變。秋季是由“盛長”轉向“閉藏”的收斂過程,故此時要特別注意動與靜的科學安排。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洩,傷耗陰津,削弱肌體的抵抗力,慢跑節奏和緩,而且運動量適中,因此就成了處暑時節理想的運動項目。

慢跑之前,先原地站立,或緩慢行走,放鬆形體,調勻呼吸,集中注意力:有了心理準備後,再邁開兩腿,緩慢小跑。

跑時頭正頸直,上身微向前傾,雙目平視,兩手自然握成空心拳,前臂彎曲90度。自然呼吸,呼吸宜均勻、深長。全身放鬆,保持樂觀心情,面帶微笑.意守丹田,排除一切雜念,只想跑步是強身堅志的有效手段。慢跑過程中,步子可邁得大一些,但每一步都要踏得穩。兩臂隨前後擺動,儘量用腳尖著地,以增證腦細胞的氧供應,防止腦動脈硬化。慢跑還能增加能量消耗,刺激新陳代謝。

初練慢跑,宜短距離,以後逐漸加長。體弱多病者,可用慢跑——快步——慢跑的辦法,跑幾步,走幾步,隨體力的增強,再逐漸減少步行量,增加慢跑運動量。慢跑結束後,要做做深呼吸,讓全身徹底放鬆,並繼續行走一段距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