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正如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所描述地那樣:“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正如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所描述地那樣:“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開漁節

對於漁民來說,處暑後是漁業收穫的時節,在浙江沿海一帶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正如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所描述地那樣:“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開漁節

對於漁民來說,處暑後是漁業收穫的時節,在浙江沿海一帶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吃鴨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正如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所描述地那樣:“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開漁節

對於漁民來說,處暑後是漁業收穫的時節,在浙江沿海一帶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吃鴨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吃龍眼

“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後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後泡稀飯吃。

處暑過後要進入秋天,中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少喝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並沒有規定這個節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150°時即為處暑。曆書雲:“鬥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氣溫將逐漸下降。處暑是一年當中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北方氣溫下降

處暑時分,在冷高壓的影響下,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雨季宣告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當冷空氣來臨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溼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風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南方“秋老虎”

在南方地區,剛剛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後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習俗

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祭祖

處暑前後民間有俗稱“七月半”或“中元節”的祭祖活動。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正如蕭紅在《呼蘭河傳》中所描述地那樣:“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開漁節

對於漁民來說,處暑後是漁業收穫的時節,在浙江沿海一帶會舉行一年一度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吃鴨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吃龍眼

“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後不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後泡稀飯吃。

處暑過後要進入秋天,中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少喝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並沒有規定這個節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

處暑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處暑養生

處暑節氣,天氣乾燥雨水稀少,天氣由炎熱轉涼爽,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的起居作息也要相應的調整,建議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儘量少食辛辣,多食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

秋凍

春捂秋凍是古人總結出的生活諺語。處暑後要使身體有一些涼意,不要天一冷就馬上全副武裝,穿很厚的衣服。初秋是“冷”,但並沒有感覺到“寒”,採取“秋凍”對於適應與抗禦後來冬天的嚴寒都有很大的好處,從機體適應能力上看,也可以說符合季節之間的“慣新原理”。

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表現為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防治。專家建議: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補水外,也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溼度。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便於生津潤燥、消熱通便。多吃一些蘋果、梨、葡萄之類滋蔭的水果,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

少辛多酸

吃過於辛辣的食物會導致人體發汗,專家建議處暑之後不應多吃辣椒、花椒、生薑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狀。多酸則是強調應多吃酸新食物,如葡萄、石榴、橘子、山楂等,以此來達到保肝護肺的效用。

潤肺

初秋的氣候逐漸乾燥,最容易對肺蔭造成損傷,引起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所以,加強對肺蔭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在食物的分類上,甘潤的食品對肺是最有益的,例如梨、荸 薺、枇杷、甘蔗、柚子等,還有眾多的粥品,更是養肺的首選,例如銀耳冰糖粥、百合蓮子粥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