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至少,我們還有基努·李維斯呢(圖/小羅)

一年一度的E3又來了。

缺了索尼這個巨頭,今年的E3卻也沒有太大的波瀾。關於PS5的推測和預言鋪天蓋地,微軟卻率先公開了新主機的發售時間。這個場景看著有點眼熟,但微軟如今的技術能力早已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如無意外,足以搶下一片先機。新世代的主機戰爭,已經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新世代主機就要來了

對於玩家而言,E3最大的看點還是直面會。大多數時候,這的確是名副其實的“看”。和東京電玩展自開辦以來就設置“一般開放日”的做法不同,E3直到2017年才開放給公眾參與,此前只有遊戲業內人士和媒體可以參加。也就是說,哪怕是洛杉磯本地玩家,面對E3也只能望洋興嘆,在閒暇或摸魚時間看看直播罷了。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E3直到2017年才對一般玩家開放

國內玩家想看E3直面會也不困難。如果想看原汁原味,各大廠商都有自己的直播頻道,早在數週之前(有些廠商還會更久一點兒)就開始倒計時,像扭不緊的水龍頭一樣每隔幾小時就放出一點兒新消息,還要和時不時出現的曝料人鬥智鬥勇;如果想看一手分析,以IGN為代表的新老遊戲媒體駐紮在E3現場,換人不換地,即使錯過直播,也有24小時輪播加評論供人補課。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設置提醒”還是很貼心的

當然,無論是廠商還是外媒,他們直播大都是在不存在的網站。但不論你是否能看到,還是對自己的英語沒有信心,也都沒有關係,國內直播平臺上也有主播和媒體——其中包括我的很多同行——實時轉播。

相比之下,國內直播平臺上的觀看體驗可能還更好一些,你不用關注每一個廠商的賬號,也不用額外採取什麼手段。更重要的是,那些為你解說、陪你聊天的人們用的都是中文。說句實話,我在熬夜看E3直面會時,也經常一邊開著廠商頻道,一邊開著同行的直播間。在北京的凌晨,幾小時的中文聊天和彈幕總能抵消一部分孤獨感。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把E3直面會比作世界盃——我們都很喜歡看,但世界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一陣子也許和我們關係不太大。鑑於她既看世界盃,也看E3,“和我們關係不太大”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更像是一種毒奶或者Flag:正向理解,情況基本屬實;反向理解,一旦被打臉也皆大歡喜。

這個比喻唯一的缺點就在於,世界盃總給人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感,畢竟冠軍只有一個。一支隊伍只要沒有奪冠,不論在哪個階段被淘汰,選手和粉絲即使不會痛不欲生,至少也是個意難平——這當然不可能和遊戲廠商一一對應,雖然核心粉絲之間的關係確實有點兒像。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2018年世界盃法國隊奪得冠軍,遊戲玩家提到法國,第一反應很可能是育碧

對我而言,一年一度的E3直面會更像是春晚:臺上的明星每年都差不多,當然觀眾看的也是他們,偶爾有新面孔出現,想要脫穎而出也不容易;表演的節目每年也差不多,無非是播片、播片和播片,一開始讓人眼前一亮的D社,一旦知道它每年都要“嚇你一跳”,期待值似乎也有所回落。

更重要的是,連節目內容也很可能和前幾年差不多,新作、大作固然吸睛,然而每年E3之前都會有人統計“去年畫的餅今年實現了多少”,這個數字一般不會太低,卻也很少有廠商敢打包票承認“一定準時發售”。今年也不例外,具體可以看看熊宇老師今天發佈的文章。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像素風賽博朋克題材遊戲《最後的夜晚》(The Last Night)在2017年E3直面會上引起熱議,至今仍未發售

不過,雖然有著種種槽點,每年的E3直面會仍是要看的,正如不論怎樣吐槽,每個除夕夜還是要伴著家人的麻將聲和社交平臺上的段子一起看春晚一樣。可能一件事情做多了,總會積累起一種儀式感。不論你喜不喜歡,它就在那裡,總會在特定的時間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

已有25年曆史的E3,確實可以讓人感慨一聲“難忘今宵”了。

觸樂夜話:6月份的春晚

沒有李谷一老師和《難忘今宵》,就總感覺缺了點什麼,E3或許也是這樣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