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趙括

  趙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餘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趙括

  “紙上談兵”源自明朝人根據長平之戰寫的詩句“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後來被用來比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但這只是明朝詩人的看法,戰國時的中國人,卻把趙括看得非常高。趙括喜談兵學,自己也著書立說,軍中門徒眾多,他的軍事思想深受時人推崇,他本人也有一定威望。所以當趙王考慮讓誰去上黨迎擊秦軍時,重臣就舉薦了曾協助父親趙奢大破秦軍的趙括。只不過這個提議被藺相如拒絕了,因為趙括雖有戰功,也有實際作戰經驗,但由於君臣政治鬥爭的影響,並沒有過親自統兵的機會。

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趙括

  趙括全軍覆沒,雖然損失慘重,但消耗的秦軍數量更多。樂毅評價長平之戰,趙括的“部署可謂得當”,趙括雖死而趙軍未敗。此時秦趙兩強對峙的格局並沒有改變,秦軍雖然暫時佔領河東,但趙括的戰法已消耗掉了秦國的大部分兵力,因此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秦國只好灰溜溜地退兵而去。連白起都對秦昭王說,自己以50萬之眾圍趙括20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趙軍,這是趙括的功勞。而秦軍精銳損失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實際是秦軍未勝,趙軍未敗。

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趙括

  可見,或許趙括的軍事才華不如其父趙奢,與當時最傑出的軍事統帥白起也不是一個檔次,但否認他有能力則是不客觀的,只能說他有優秀的參謀能力,卻缺少統兵實踐。而且,因為強秦最終統一了天下,後人自然就覺得趙國敗了。長平之戰中,趙括就這樣成了罪魁禍首。

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趙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