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學瑰寶——《孫子兵法》

春秋戰國 孫子兵法 孫武 夫差 毅飛沖天 2017-04-25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下面給大家列舉各篇的簡介!

兵學瑰寶——《孫子兵法》

第一篇《始計篇》

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始計篇》也簡稱《計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一篇,“計”本義是計算、估計,在這裡指戰前的戰略謀劃。

第二篇《作戰篇》

講的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及取用於敵,勝敵益強。“作”是“製造”“興起”之意。“作戰”這裡不是指戰爭,而是指戰爭前的準備和籌劃,屬於“未戰而廟算”的範疇。

第三篇《謀攻篇》

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第四篇《軍形篇》

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

第五篇《兵勢篇》

講的是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第六篇《虛實篇》

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以多勝少。

第七篇《軍爭篇》

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

第八篇《九變篇》

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

第九篇《行軍篇》

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

第十篇《地形篇》

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第十二篇《火攻篇》

講的是以火助攻與“慎戰”思想。

第十三篇《用間篇》

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兵學瑰寶——《孫子兵法》

孫武

其人簡介

孫武,字長卿,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生於春秋末期,具體生卒年不可考。有說法說其生卒年為(公園前545-公園前470),著有《孫子兵法》,曾以該書十三篇去見吳王闔閭,闔閭命孫武以宮女列隊演練之,看到其確實有軍事才能後隨即被吳王任命為大將,領兵打仗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一生最為經典的戰例是以三萬之眾滅了楚國二十萬軍隊,五戰五捷,攻入了楚國都城郢都,一度曾滅亡楚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伐越失利被越國大將靈姑浮射殺,太子夫差隨之即位。養精蓄銳三年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從水路攻吳,在伍子胥、孫武的謀劃下,吳軍夜裡佈置了許多詐兵,舉著火把兵分兩路,在夜幕的掩護下吳軍對越軍發動了進攻,一舉大敗勾踐,勾踐帶著5000殘兵跑到了叫會稽山的地方,面對吳軍的圍困,勾踐只能去向吳國求和,夫差不顧孫武、伍子胥的勸阻竟然答應,為以後留下了禍患。在隨後的爭霸中,夫差率領軍隊向北打敗了齊國,與晉國、魯國等國君在黃池會盟,倚仗強大的軍力,夫差終於當上了霸主!吳國軍隊、軍事方面的強大優勢與孫武是分不開的,可謂是勞苦功高。但夫差取得霸主地位後逐漸變得驕奢淫逸起來,對孫武、伍子胥這些忠臣不在那麼言聽計從了,反而寵信小人伯嚭,這給勾踐創造了機會;獻美女西施、鄭旦以消磨夫差鬥志,使其大興土木,這些都損耗了國力。自己又親自侍奉夫差,臥薪嚐膽;由於伍子胥的一再苦諫,夫差終於將其賜死。好友伍子胥的死使孫武意識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看透了夫差的自以為是和剛愎自用,於是便悄然歸隱在山林之間了,根據自己指揮作戰的經驗對其兵法做了修訂,使其更加完善。

《孫子兵法》被後世推崇為兵學聖典,《武經七書》之首,誕生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曾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它的光芒依然耀眼!《孫子兵法》早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美國西點軍校把它列為必讀之書,日韓、東南亞等其它國家的企業家、各領域的名人也在學習這部書,《孫子兵法》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對此,我們應該感謝孫武,他的智慧也將為我們後人所繼承和創新。

今天給各位歷史迷和軍迷推薦《孫子兵法》這部兵書,經典當常看常讀,每一次讀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讀書日已過,但我們應該養成經常讀書的習慣,常讀書、讀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