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騙了,勾踐真的臥薪嚐膽?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受困於會稽山,幾近滅國。勾踐選擇投降,為夫差當馬伕做奴僕三年,回國後不忘恥辱,時刻提醒自己,終於歷經十年富國強民厲兵秣馬,一鼓作氣攻入吳國都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簡單到我們看到越王勾踐,就想到臥薪嚐膽;看到勾踐在吳國受到的屈辱,就感同身受積聚一腔憤怒,憤怒氣吞山河,期待接下來勾踐滅掉吳國。然而勾踐隱忍十年攻陷吳都之後,選擇的卻是與吳國談和。甚至,公元前494年那場帶來恥辱的戰敗,勾踐也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而是他自己“先發制人”主動挑起的。

歷史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

就連這個故事衍生的“臥薪嚐膽”這個成語本身,我們也不禁要問,勾踐真的臥過薪嘗過膽嗎?

別被騙了,勾踐真的臥薪嚐膽?

“臥薪嚐膽”,最早出自蘇軾的文章《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是蘇軾假託孫權寫給曹操的信,其中以“臥薪嚐膽”形容自己發奮進取,不負父兄所託。

而臥薪嚐膽的用典,從史實角度來講,最早出自《史記》,“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司馬遷只記述了勾踐“嘗膽”,並沒有睡在柴草上的“臥薪”之說。可見“嘗膽”是用典,而“臥薪”則是蘇軾發揮想象力,為了文學形象進行的藝術創作。

那有沒有可能是蘇軾引用了其他史書的記載呢?畢竟時間的長河沖洗,有很多書籍失傳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無數的先秦典籍遺失。可一考慮年代,秦始皇焚了的書,我們看不到,蘇軾也沒法看到,也只有司馬遷或許能根據耄耋老人的口述知道一些。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嘗膽”有之,“臥薪”沒有。

別被騙了,勾踐真的臥薪嚐膽?

而仔細考究的話,其實“嘗膽”也是值得商榷的。司馬遷寫《史記》,本身是想“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目的是效仿諸子百家著書立說,也用了很多文學手法。除卻這些,在大格局準確的情況下,歷史的細節在被記載之前總是口口相傳,每一次傳播都會被再加工,在沒法闢謠的年代,最終往往是故事性強、感染力強的版本贏得更多觀眾,並流傳下來。查證《左傳》和《國語》,這兩部比《史記》更早的史書中,沒有“嘗膽”之說,記載的只是吳越兩國的鬥爭,以及勾踐兵敗之後隱忍處理國事的情況。

別被騙了,勾踐真的臥薪嚐膽?

再考慮到司馬遷距離勾踐的時代也有400年,所以“嘗膽”這類細節,大概率上是司馬遷的文學創作了,之後蘇軾又加之以“臥薪”的想象,終於形成成語“臥薪嚐膽”。而真實的歷史上,勾踐是沒有臥薪嚐膽的。

儘管如此,“臥薪嚐膽”這四個字,卻極其形象的描繪出勾踐不忘恥辱,時刻鞭策自己,終於成功崛起的故事。短短四個字,在我們身陷困頓之時,給我們力量,在我們暫時脫離危難之時,不忘過去的苦楚。

而勾踐,雖然沒有十年隱忍之後立滅吳國的快意恩仇,但再有十年的波折,他,終於滅掉吳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