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管仲不薦鮑叔牙接替相位原因:太清白廉正

春秋戰國 管仲 鮑叔牙 孔子 人間正道 2017-03-28

孔子與子貢說“往之賢者”,稱“齊有鮑叔,鄭有子皮”而不言“齊有管仲,鄭有子產”,這使子貢大惑不解。孔子反問子貢:是“進賢為賢”還是“用力為賢”?子貢給出的答案在孔門中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叫做“進賢為賢”,於是孔子說:“對呀,我就聽說鮑叔薦過管仲,子皮薦過子產,未曾聽說管仲、子產薦過什麼人。”這件事,見之於劉向的《說苑》。

子產有沒有薦過人,暫且不論,讀《管子·小匡》,可知管仲是薦過人的。管仲為相三月之後,便提出要與齊桓公一起評論百官,就在這一次,他一下舉薦了五個人。一是隰朋。管仲認為隰朋“進退熟悉禮節,說詞剛柔有度”,推薦他當“大行”(管外交)。二是甯戚。管仲認為甯戚能“盡土地之利”,使齊國“增產糧食,增加人口”,推薦他當“大司田”(管農業)。三是王子城父。管仲認為王子城父能“在平原廣郊之上,使戰車不亂,戰士不退,鼓聲一起而三軍視死如歸”,推薦他為“大司馬”(管軍事)。四是賓胥無。管仲認為賓胥無善於“審判案件,調節紛爭”,不殺無辜的人,不搞冤假錯案,推薦他當“大司理”(管司法)。五是鮑叔。管仲認為鮑叔不計生死,不圖富貴,敢於犯顏直諫,推薦他當“大諫”。

在孔子看來,這或許只是身為宰相的管仲與齊桓公一起研究幹部問題,不算進賢。然而,管仲病重之時,齊桓公要管仲推薦一個可以接替他任宰相之職的人,管仲是推薦了的,只不過他推薦的不是鮑叔,而是隰朋。據此而論,孔子說鮑叔進賢而未曾聽說管仲進賢,很有可能說的是管仲不薦鮑叔。

管仲於齊桓公有一箭之仇,卻能在齊桓公時出任齊國的宰相,本是鮑叔鼎力舉薦的結果。管仲也曾說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然而,管仲重病之時,卻未推薦鮑叔接替他的相位,連齊桓公都問他“鮑叔牙可乎”了,他只要點頭認可,鮑叔即可由“大諫”而升任宰相,但他沒有這樣做。管仲對鮑叔太瞭解了,知道鮑叔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他對齊桓公說:鮑叔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與之為伍,偶一聞知別人的過失,便終生不忘,這樣的人不適合擔任宰相職務。他推薦隰朋,因為隰朋既能效法上世賢人,又能不恥下問,並憐惜不如自己的人,寬容別人的缺陷與過失;因為隰朋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不會去管也不會去過問不該由他去管、不必由他過問的事,所以管仲認為,不得已的話,那麼隰朋還行。這件事,在《呂氏春秋》中有詳細記載。

管仲不薦鮑叔,即使對於今天的幹部推薦與使用,至少也有兩點可取:其一,管仲公私分明,不以國事報私恩。鮑叔對他有恩,因為鮑叔的舉薦,他的經國濟世之才得以充分施展,但他沒有在如此重大問題上“投挑報李”;其二,管仲知人善任。當宰相要總攬全局,對人對事,都得從大處著眼,不可管得太細,從這個角度去考察,他覺得隰朋比鮑叔合適。可見,管仲薦人,考慮的不是所薦之人與自己的親疏恩怨,而是能否勝任,不像現在某些人那樣在薦人、用人之時有數不清的彎彎繞和小旮旯。

順便說說孔子,他老人家提出“進賢為賢”還是“用力為賢”,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鮑叔進賢之所以千古流傳,乃是因為管仲足以為“賢”,並且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倘若管仲也像隰朋那樣在被舉薦之後不久就命歸九泉,史上還會流傳鮑叔進賢的佳話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