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春秋戰國 趙盾 趙衰 晉文公 晉成公 古今縱橫談 2018-12-13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趙盾是晉獻公,晉靈公,晉成公三朝元老,其父是晉文公重耳的重臣趙衰。

趙衰的家族趙氏在晉國是一個大家族,並享有封地和爵位。趙衰的父親趙公明死後,趙氏到了各個趙夙手中。趙夙死後,又到了趙夙的兒子趙共孟手裡。到趙共孟早逝膝下無子,趙氏家族才被趙衰繼承。

當時晉獻公征戰四方,初現霸主地位,當他征戰驪戎回來時,帶回兩個美女:驪姬和少姬,但晉獻公更寵愛驪姬,為此還殘害了自己的兒子申生,重耳和夷吾。趙衰便是此時跟著重耳外逃。

趙衰是個能人,危難時刻能生死相隨,晉文公很是感動。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晉文公與他作了連襟,娶一家姐妹二人叔隗與季隗,並讓趙衰作了姐夫,娶了姐姐叔隗。這個叔隗給趙衰生了個兒子,就是趙盾。

後來,為了躲避追殺、謀求歸國,趙衰又跟隨文公離開了翟國,要周遊列國,就把趙盾和他的母親留在了翟國。文公繼位後,為了表示對趙衰的嘉獎,又讓他作了自己的女婿,將女兒,後被稱為趙姬者嫁給了他。雖說趙衰是小了一輩,但此一時、彼一時,重耳當年是落魄公子,如今是掌權國君,能娶到公主那是莫大的恩寵啊。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當時,趙盾和母親還在翟國,可駙馬趙衰怕公主不高興就自動遺忘了他們。不過,趙姬這位公主卻是大人有大量,主動提出接趙盾和他的母親回晉國。又因見趙盾出類拔萃,她乾脆好事做到底,向文公請求立叔隗為正妻、立趙盾為嫡子,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同、括、嬰,以兄長事之。這樣,趙盾就成了趙氏宗族的合法繼承人。

到趙衰去世時,趙氏一族在晉國已頗有勢力。所以說,趙盾這爹拼得可有實力。他一接班,就被晉襄公委任為中軍佐,相當於軍隊二把手,在軍中僅次於中軍元帥——狐射姑。僅能拼爹,那極限也就是僅次於。可趙盾卻不止一能,他是複合型人才,不但能拼爹還有才能,註定要天下無敵。

他的父親趙衰是一個溫和的人,他的母親叔隗也賢惠持家。在翟國這樣一個戎族長大,趙盾有著豁達而又強悍的性格,同時,他從父母身上繼承了善良和溫柔,這兩種差異極大的性格在他身上奇異的融合了。不到一年,他就登上了中軍元帥之位。

這事說起來,趙盾要感謝大夫陽處父。陽處父是極得晉襄公信任的高參,但在晉襄公任命三軍統帥時,他正出使衛國,沒能參與決策。他原是趙衰的部下,本來就念舊情,又拜倒在趙盾的卓越才能下。

所以,陽處父歸來後見到這樣的人事任命,就一直在想辦法變更。於是,他就逮了個機會向襄公進諫:“狐射姑剛而犯上,絕非將才。趙盾,賢而有能,才是上將之選。使用賢能,才對國家有利!”襄公很是贊同,狐射姑的犯上他也有所感受,別的還可將就,這可是思想上的大毛病,不能姑息。

於是,就採納了陽處父的建議,將狐射姑與趙盾的位置對調。趙盾就成了中軍元帥,而狐射姑卻成了中軍佐。

自此,狐射姑與陽處父、趙盾結下了樑子。但也是自此,趙盾開始執掌國政,他整肅綱紀、舉任賢能,使晉國大治,國人悅服。並在晉國國內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維持了晉國的霸主地位。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就在任命趙盾為中軍元帥的同年秋天,晉襄公病逝了,並立夷皋為君。

可夷皋不過七歲幼童,晉國大臣們大多都不贊同,他們希望迎立一位年長的國君,才能穩定晉國國政,不至於權臣獨掌大權。趙盾認為晉文公之子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故好也。”同時,趙盾也認為“立善則固,事長則順,奉愛則孝,結舊好則安。”趙盾的想法,我們也都能理解,就是他覺得只有立一個好的國君,國家才能被治理得很好,大家才會信服。

趙盾的想法沒錯,可是有兩個人都反對他,一個是趙盾的政敵狐射姑,一個則是晉襄公的妻子穆贏。狐射姑想要迎立公子樂,即晉文公和文贏之子;穆贏則要立自己的兒子夷皋。

趙盾的口才明顯更勝一籌,狐射姑嘴上說不過,心裡更憤恨,不肯善罷甘休。所以,當趙盾派出先蔑、士會赴秦迎立公子雍時,狐射姑也派人赴陳迎立公子樂。但此時的趙盾,在晉國已經可以膽大妄為了。

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立即派人在半路結果了公子樂。狐射姑出離憤怒了,但在實力上明顯無法與趙盾抗衡,索性就將一腔怨氣都對準了陽處父。因為,他認為,讓他失勢、讓趙盾得勢的人正是陽處父,而且陽處父一族在晉國沒什麼勢力。

於是,他就派狐鞫居暗殺了陽處父。可這一報仇之舉,自己沒能痛快成,倒給仇人趙盾提供了打擊報復的機會。趙盾以此為藉口,殺了狐鞫居,削弱了狐射姑的勢力。狐射姑見大勢已去,為了保住性命,逃奔翟國。

再說,晉襄公留下的寡婦穆贏自知趙盾等人慾廢太子後,就日日懷抱太子夷皋到朝堂上號泣,並對眾大臣說:“先君有何罪?太子又有何罪?你們想廢了太子,別立他君,將置太子於何地?”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每每散朝之後,穆贏又會抱著太子跑到趙盾家對他哭訴:“先君臨終之時,將太子託付於你,曾說‘此子若成材,是受卿之賜;若不成材,也要歸罪於卿’。君雖已去,但言猶在耳,你為何要違背君命呢?”

自從除了狐射姑後,在晉國趙盾已經不畏懼誰了,穆贏也不在話下。而穆贏這一哭倒提了醒:不立小太子,也不能殺,只能留著他日後與自己為敵。所以,眼下的形勢,這個小太子倒是不二人選。當機立斷,趙盾改變了原計劃,決定扶立太子夷皋繼位,是為晉靈公。

而此時,先蔑、士會保著公子雍,在秦國大軍的護送下,正奔晉國而來。眾臣都慌了神,紛紛向趙盾請示:“失信於秦,如何謝罪呀?”趙盾不愧是趙盾,很平靜地說:“如果立公子雍,那秦國就是上賓;如果不立,那秦國就是敵國。我們已經決定不立了,如果派人去謝罪,那就是承認錯在我們,秦倒有理由打晉國了。所以,為今之計,應當以兵拒之。”

對於晉國的反覆,秦國必不肯善罷甘休,戰爭勢必爆發。既然終歸要打,那就要佔據主動,打得理直氣壯。所以,趙盾理所當然地將秦國認定為敵國,主動出擊,帶領部隊,連夜出襲,大勝秦軍於令狐。令狐之戰,是趙盾扶立晉靈公之後取得的第一次勝利。

這次勝利,不但讓晉國再次揚威天下,也讓趙盾徹底揚威於晉國。而秦國,卻自此一蹶不振,開始了沉淪歲月。所以說,世上本沒有對與錯,贏得勝利了才分得出對與錯。這一點,趙盾看得尤為透徹!

令狐之戰後,晉與齊、宋、衛、鄭、曹、許在扈結盟,晉仍為盟主。在此次會盟中,各國君主拜會的皆是趙盾,而並非晉靈公。可見,在當時的晉國,國君已成了擺設,趙盾已成了掌權者。

有人曾這樣問趙盾的政敵狐射姑:“趙盾與趙衰相比,二人孰賢?”狐射姑答道:“趙衰乃冬日之陽,趙盾乃夏日之陽。冬日之陽賴其溫,夏日之陽畏其烈。”

關於趙盾之父趙衰的生平與個人傳記,有興趣的可回看往期的這篇:晉國大夫趙衰:敦厚處世也能建功立業 誰說敦厚不能建功立業稱王稱霸?晉國此人就是

狐射姑對趙盾的評價,很精闢。趙盾,執政風格強硬,說一不二,對不順從自己的人,常給予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在他執政時期,晉國上下無不感受到“夏日之陽”的強烈!

趙盾不知道,立夷皋為君這件事,為自己後來的命運,以及晉國的命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夷皋繼位後,是為晉靈公,晉靈公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他昏庸無道,淫靡奢侈。趙盾曾多次直諫,遭到了晉靈公的厭惡,而惹來殺身之禍。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

晉靈公早就厭煩了趙盾對他的處處制約,也擔心總有一天趙盾會對他不利,就決定先下手為強,派出了力士鉏麑去暗殺趙盾。

要趁早下手哇,鉏麑一大早就潛入了趙盾的府第,內室之門已大開。雖為時尚早,趙盾卻裝束已畢,正襟危坐。鉏麑能夠擔當此任,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忠君,但其實,他也愛國,敬愛那些能為國辦事的人。

趙盾早就把晉國當成了自己家的,每天都從早忙到晚呢。鉏麑見趙盾如此勤政,跟晉靈公說那個阻礙社會發展的舊惡勢力也不太相符,愛國主義情操油然而生,不忍下手,但不下手又違背了忠君的信條。糾結來糾結去,他決定糾結死自己,一頭撞到樹上死了。

晉靈公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宴請趙盾,卻暗伏甲士,準備襲擊他。趙盾的車右提彌明跟隨赴宴,察覺不對,就走上前對靈公施禮:“臣侍君宴,酒過三巡而不告退,非禮也!”言罷,就扶著趙盾走下殿來。靈公要將殺害進行到底,怕人力不濟,又喚出猛犬追咬趙盾。提彌明攔住猛犬,徒手將其打死。

看來,關鍵時刻還得用人,趙盾不由感嘆:“棄人用犬,雖猛何為?”

但他想錯了,靈公也沒忘了用人,很快又派出甲士追擊趙盾。提彌明保護著趙盾,與追兵展開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力盡而亡。

就趙盾認為已在劫難逃時,戲劇性的一幕卻上演了。追兵中的一人,突然對其他人倒戈相向。這個倒戈的人掩護著趙盾,殺出了重圍。之後,趙盾問他:“何故如此?”他答道:“我乃桑林中俄倒之人!”趙盾又問其姓名、住處,他卻不願再說,就逃亡他鄉了。原來這個人曾經餓了三天,恰巧遇到狩獵的趙盾,趙盾給他吃飽了,還滿足他的要求也給了他家中的老母飯吃。

此處也是各種戲曲影視劇“趙氏孤兒”的出處。

趙盾脫險後,匆忙出逃。不久,趙盾之弟趙穿就在桃園殺了晉靈公。趙盾未及出境,就被迎接回來了。國君沒了可以再立,反正晉文公兒子多,只要自己安然無恙就行。返朝後,他派趙穿赴周迎回了晉文公的小兒子黑臀,扶立他繼承君位,就是晉成公。趙盾依然是正卿,重掌國政。

穩定內政之後,趙盾開始傾力爭霸。當時,能對晉國構成威脅的國家主要是楚國,和它那位也堪稱豪傑的執政者——楚莊王。晉楚兩國,在趙盾、楚莊王這兩位豪傑人物的領導下,展開了多年的戮力角逐。值得趙盾欣慰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晉國始終未落下風。

不難看出,趙盾雖身為臣子,但其平生所為卻非臣下能為。可以說,他是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故而,他的一生也頗受非議,而最大的非議,就是“弒君”之罪。

關於晉靈公被殺,晉太史董狐記載道:趙盾弒其君,並將此記載公示在朝堂之上。趙盾當然不悅,畢竟他沒有親自動手。

可董狐卻說:“你官居正卿,逃亡而不越境,返朝又不討賊,弒君之人舍你其誰?”趙盾無語相對,只能惋惜自己因為不捨得離開家而招來了罵名。但他雖大權在握,但除了這一點惋惜,最終還是選擇了尊重董狐的職業操守。

所以,孔子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趙盾諡宣),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境乃免。”

晉國權臣趙盾:自管生前功與利,哪管死後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