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文明輝煌的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文明的高度輝煌來源於高度競爭的國際格局。在不到現在中國這麼大的範圍內,分佈著幾十或上百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幾乎都有完全的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自治權利,這帶來全方面的國際競爭格局。這幾十個或上百個諸侯國主要分佈在華北地區這個大約100多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內,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相對距離並不大,這方便了諸侯國之間的交往,也加劇了諸侯國的競爭程度。

諸侯國林立帶來的競爭格局的好處在於,可以促使各國諸侯得到較大的外來壓力,避免這些諸侯有恃無恐,過度專制。這些外部壓力還可以促使諸侯擁有改革的動力。諸侯國的林立狀態,還可以實現政治或經濟的因地制宜,促使各個諸侯國因地制宜的獲得最佳制度。

當時的政治體制以及國際競爭壓力帶來的高度自由的言論或思想對輝煌文明的到來幫助很大。春秋戰國時期是言論高度自由,思想高度活躍的時期,各諸侯國人員與信息交流也比較方便,有利於知識的大爆發。

生產力前進帶來人口數量的持續增加,人口密度的持續增大,這對加速文明發展意義很大。當時,鐵器開始廣泛使用,牛耕也逐漸普及,這是生產力前進的重要標誌。大量荒地逐漸被開墾,這是人口增長、人口密度增大的顯示。在其他條件一定時,社會的發展速度與人口數量成正比。在其他條件一定時,人口密度越大,社會的發展速度也越大。

春秋前期華夏地區人口數量在1000萬附近,到戰國後期,華夏人口數量已經保持在2500萬附近,人口數量或人口密度都在增大。僅僅人口數量的增大就可以使文明的發展速度提高2倍多,人口密度的增大也可以適度提高文明的發展速度。那時各個諸侯國都在積極鼓勵自己國民生育,人就是國力,人越多,國力越大。

聽網友說,那時的知識普及率較高,不但有私人開辦的學校,更多的是官辦學校。官辦學校主要是讓國民學習軍事技術,提高軍隊戰鬥力,這客觀上普及了識字水平,有利於知識的傳播。戰國時期,國際競爭如此激烈,促使諸侯想法提高國民素質,官辦學校成為競爭策略。

戰國時期華夏成年男性的軍事素養很高,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忙時忙農,閒時練兵(不是練武,而是組團練習佈陣、射箭等軍事技巧),能迅速轉換角色,這帶來軍隊高超的戰鬥力。

長期持續穩定的社會發展。從西周建立開始,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一直處於穩定發展狀態。雖然期間有許多戰爭,但是這些戰爭都是處於諸侯國的控制之下,社會並沒有處於戰亂狀態,沒有發生類似後來的由於戰亂導致的社會大倒退現象。給予文明持續發展的客觀條件,對於文明的積澱意義重大,而偉大的春秋戰國時代符合這個條件。比如在華夏核心區域,周朝以來,至戰國結束,沒有出現過千里無雞鳴的荒涼景象。以後的漢族歷史,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類似的同樣長度的沒有文明大倒退情況的歷史階段。

春秋戰國的輝煌還得助於當時較為溫暖溼潤的氣候。那是一個小的間冰期,比較溫暖,這帶來較多的降水,對華北地區的農業生產很有好處,可以增大氣候對農業生產的適宜程度,提高單產,進而提高人口密度或人口總量,促使社會發展速度或社會繁榮程度提高。

周朝的被迫遷都深刻影響著東周局勢發展,不僅使諸侯國的獨立性大為增強,而且促使東周都城更接近當時華夏的核心區域,有利於東周都城官方掌握的知識向華夏核心區域傳播,有利於東周前期的文化發展。

春秋戰國文明輝煌的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