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23)

原無/文

(公元前656年)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大力發展經濟,齊國國力日漸強盛。發展二十年後,齊國已經擁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力。但是,南方的大國楚國對此並不買賬,齊桓公每想起來心裡就不舒服。

這個時候,已經做了楚國小兄弟的蔡國惹惱了桓公。他就糾合各諸侯國組成八國聯軍以周王名義向蔡國開去。弱小的蔡國豈是他的對手?蔡國軍隊不戰而敗,還沒等到兵臨城下就宣佈繳械投降,獻禮納供,簽訂投降條約。

蔡國潰敗後,八國聯軍接著就雄赳赳氣昂昂地開向楚國。當時的楚成王一看這陣勢心裡也相當驚慌,是戰是和舉棋不定。於是派大夫屈完為使者,先前去穩住氣勢洶洶的聯合國軍。屈完來到齊軍陣地,委屈地質問齊桓公說:“你們居住在大老遠的北方,我們楚國在遙遠的南方,相距這麼遠,即使是像馬和牛與同類發生相誘而互相追逐的事,也跑不到對方的境內去,你們卻竟然千里迢迢進入我們楚國的領地,這是為什麼?”

齊桓公找不到合適的解釋理由,管仲卻馬上能給出N條理由:“第一,從前召公早授權我們先君姜太公說,為了共同輔佐好周王室,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召公還給我們先君明確了征討的範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第二,你們應當進貢王室的包茅一直不送去,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了用來濾酒渣的東西,我們特來徵收貢物。第三,周昭王南巡到你們這裡卻失蹤了,再也沒有能夠返回。我們特來查問這件事,我們要對此追究責任。”

屈完回答說:“貢品沒有交納,我們承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又怎麼敢不供給呢?不過是還沒有來得及。至於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大家都知道是他不幸掉進了江裡。如果要問責,你只能去找江水了吧!”

屈完雖然軟中帶硬但還是給了齊桓公臺階,齊桓公也只想討個面子,希望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楚國瞭解到齊桓公的真正意圖後,就和齊國握手言和了。

風馬牛不相及——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23)

孟雲飛書法《風牛馬不相及》

典故來源:

①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dì)。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選自《左傳 僖公四年》)

②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桓公聞而怒,興師往伐。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齊師進次於陘(xíng)。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捍齊,齊師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眾。屈完曰:“君以道則可;若不,則楚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君安能進乎?”乃與屈完盟而去。(選自《史記 齊太公世家》)

附:作者簡介

原無,本名吳志民。遠祖籍貫春秋虞國,可憐的國君因為貪點小財,把江山就拱手交給了晉國。此後便成了晉地山西的子民。據說在明代,祖先從大槐樹下遷移到河南上蔡,從此成了蔡民。1995年碩士畢業,落蹄中原某市,倒進媒體,成為躬耕的”臥槽馬‘’,一晃二十餘年,即將駢死於槽櫪之間。曾以吳工平之名連綴一本《非禮春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