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詩》、《書》、《禮》、《易》、《春秋》這五部書是中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被合稱為五經。此套《五經》鈔本共分:易經三卷、詩經四卷、書經二卷、禮記六卷、春秋二卷,皆以白文為主,間有小字註釋或音釋以便閱讀。此套大致為清道光年間內府朱絲欄精寫本,其中詩經首葉上方鈐有朱文大方印“文源閣寶”,應為圓明園劫餘流出。

全套無序跋及總題名,書根有後人題名“五經精本”。

鈐印:徐信符印 “南州書樓”朱文方印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卜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爻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末周初,《傳》作於春秋戰國,非一人一時之作。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祕,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詩經”首葉上方鈐有“文源閣寶”朱文大方印。案此乃清內府朱絲欄精寫本,文源閣之劫餘,至可寶也。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彙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認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學者認為是由魯國樂官所編。《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書經》/《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餘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燬,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最初為西漢的戴聖所纂,但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戴聖本是今文《儀禮》博士,《儀禮》僅17篇,所記大多為士禮,故漢朝的儒家學者雜採當時能見到的各種文獻以為己用。其內容較為駁雜,大致有記述禮節、記述政令、解釋《儀禮》、記孔子言論、記述孔門及時人事、禮節考證、通論禮意或學術、記述制度、記述掌故、雜記等十種。東漢時鄭玄為之作注,其文字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唐朝時取代《儀禮》的地位。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春秋》本是記事史書的通稱,但流傳下來的只有魯國的《春秋》。其編者一般認為是孔子,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西狩獲麟,於是孔子有感於自己的主張不行於天下,於是取魯國《春秋》進行加工編撰。全書紀事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共242年。後人因此稱東周前期為春秋時期。其書用魯國紀元兼記各諸侯國事,是現存最早的編年史。記事的目的是提倡道義和“禮”。而春秋本身的文字極為精簡,所以後世流傳有《公羊傳》《穀樑傳》《左傳》三傳來解釋原文。

五經精本《詩》、《書》、《禮》、《易》、《春秋》

文源閣是清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於乾隆三十九年(1744)在圓明園內原有建築四達亭的基礎上略為增葺,於次年繼文津閣之後告成的,為七閣中建成的第二座。位置在全園的西北,南接水木明瑟,西臨柳浪聞鶯。公元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遺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