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中,宋國的傻子特別多

聰明人講道理,喜歡用寓言故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典籍,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寓言。其中的主角,很多都是宋人。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狗猛酒酸等等,宋國人被刻畫成呆頭呆腦、刻板守舊的模樣。是什麼原因,讓宋國人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大家眼裡的呆瓜呢?

一、宋國的來由

武王伐商王紂,滅了商殷,殺了紂王。本著“滅國不絕祀”的原則,封紂王的兒子武庚在商殷的故都,統治殷的遺民。同時也防他一手,派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駐軍附近,監督殷人的舉動,叫做“三監”。

武王死的早,成王繼位還是小孩。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管叔他們以為周公有壞心,聯合不安分的武庚起兵造反,史稱“三監之亂”。周公旦反應快速,親自東征,殺了管叔,放逐蔡叔,也殺了武庚。


為什麼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中,宋國的傻子特別多

宋國_圖

這樣再派了商紂王的一個哥哥微子啟繼承殷人的血脈,在商丘建國,史稱宋國,屬於周王朝公爵。允許宋國人用天子禮樂祭祀,待遇極高,是貴族中的貴族。春秋時周人封虞、夏、商之後於陳、杞、宋,稱為三恪。這是敬重前代人的一種禮儀。

所以宋國人一開始就和春秋時的那些周王朝的封國不一樣。許多封國是姬姓自己人,如晉國、鄭國、燕國、魯國等,或者是周室的大功臣的封國,如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宋國人是被滅的商殷人的後裔,是異類。他們特別講究禮節,號稱禮儀之邦。(儒家的開創者孔子,就說自己是殷人的後代)處處過分地講文明有禮貌,就給其他諸侯國呆板的印象。

二、宋襄公

宋人守規矩,講平等,有時到了迂腐的程度。最典型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

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和齊相管仲把太子託付給宋襄公這個守義之人。襄公不負所托,率幾個小國部隊,送太子回齊國,打敗了其他爭位的公子們,立為齊君,稱齊孝公。


為什麼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中,宋國的傻子特別多

宋襄公_圖

宋襄公這一露臉,有點忘記了自己的地位,雖然宋國是個小國,也想弄個霸主噹噹。但晉、齊、楚這些大國根本不賣帳。宋襄公和楚成王在盂地會面,宋襄公遵守規矩,不帶軍隊。楚成王早就有預謀,帶了大批軍隊,突然把宋襄公扣押回楚國。後經其他大國斡旋,宋襄公才回國。

這被重重地打臉,宋襄公還是沒省悟。仍舊和楚軍開戰,雙方在泓水擺開陣勢,準備開打。

楚軍亂哄哄地渡河,宋將建議宋軍人少,要趁楚人渡河之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宋襄公不同意:“我們宋軍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偷襲別人呢?”楚軍過河列陣,宋將說快點進攻啊!襄公不肯,等楚軍擺好陣列,這才開戰。楚軍勢大,打得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傷了大腿,狼狽而逃。

將軍們埋怨襄公貽誤戰機。襄公生氣地說:“你們懂什麼?古代仁義的君子,打仗時不殺受傷的人,不殺老年人。從來不靠陰謀詭計取勝。即使宋國滅亡了,我也不搶先打沒準備的敵人!”把大家氣得乾瞪眼,成為貽笑千年的話柄。——不過這的確極具貴族精神。


為什麼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中,宋國的傻子特別多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_圖

三、鄭昭宋聾

春秋主流是中原以晉國齊國為首的“正統”與南方“蠻夷”楚國的爭霸。宋、鄭、曹等這些小國夾在在兩個大國之間,要謀個生存,十分不容易。相對來說,鄭國人就靈活多變,善於外交;宋國人就固執已見,墨守成規。

晉、楚兩國開戰在即,為探視宋、鄭兩國的態度。楚莊王派兩個使者:公子馮出使晉國,路過鄭國;申舟出使齊國,路過宋國。特別交待,故意不要向鄭宋兩國借道,大赤赤地經過他們的地盤,看看他們的反應。

申舟說:“鄭國人明智,宋國人糊塗。公子馮沒事,我那是死定了!”楚莊王說,宋國人如果幹蠢事,我立即出兵討伐他們!申舟把兒子託付給楚莊王,出發。

果然外交車隊經過宋國被扣住了,宋國的重臣華元臉臭臭地說:“路過宋國,不通知我們,眼裡根本沒有宋國嘛!你們當我們已滅國了!殺了申舟,楚國人肯定要滅宋國。一樣的滅國,還怕什麼!”斷然殺了老申。而公子馮如其所料,經過鄭國毫髮未損。


為什麼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中,宋國的傻子特別多

楚莊王_圖

楚國人因此大怒,發兵猛攻宋國。宋國一邊硬扛,一邊向晉國求救。晉國人忽悠宋國人,援軍馬上就到啦!你們頂住!

不知變通的宋國人打死也不投降。被包圍久了,城裡缺糧,“易子而食”!楚國人也打得煩了,這些又臭又硬的宋國人!打算建起房子來圍到底。宋國的華元想了個辦法,半夜化妝成楚兵,混進楚國元帥公子側的帳篷。拿刀抵住他,逼其答應退兵講和。楚人答應了,宋國也倒向楚國這邊。

宋國人成為國際上死板僵化的代表。有個人撞大運,撿到一隻碰死在大樹邊的兔子,就天天在大樹下等下一隻兔子的,是哪兒人啊?宋國人!那個等秧苗長不大,突然想到個“好辦法”,跑去把秧苗撥高的是哪國人啊?還是宋國人嘛!

文:米七六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史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